脾胃虚弱是补脾还是健脾?

脾胃虚弱是补脾还是健脾?

脾胃虚弱,为中医名词术语。脾胃虚弱含义比较广泛,包含了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脾不统血、中气下陷、胃阳虚、胃气虚、胃阴虚及脾胃虚寒等中医证候。其中脾气虚是脾胃虚弱的基本类型,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耗伤脾气所致。“脾气虚”一词出于《内经》 ,如《灵枢·天年》篇中有“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的论述。其后历代医家对脾气虚证进行深入研究及发挥,指出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若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或后天失于调养,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忧思日久,损伤脾胃,或年老体衰,或大病,久病之后,元气未复,失于调养,均可使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生化乏源,形成脾气虚证。

脾胃虚弱是补脾还是健脾?

补脾和健脾是有很大区别的。 孙立明主任告诉我们健脾是针对功能,补脾是针对能量。脾需要足够的能量才能运化,举个不恰当的比喻:脾是仓库,气是货,仓库里的货少了,当然要补货了。气足了,脾有足够的能量才能健康地运化。而健脾是帮助脾的健康运作,也就是助脾运化。以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补脾的情况比健脾严重,因为气已经虚到连累形质的不足的地步了。 补脾是补形质的,所以用的是黄芪、党参、大枣等容易碍气运化的药;而健脾是针对功能的,往往兼有水湿蕴脾,所以用白术、苍术这类药扶正祛邪。

如果是脾气虚为主,补脾、健脾的第一中药应该选择是黄芪,黄芪甘温,具有非常良好的补益脾气作用;如果是以脾阴虚为主的脾不足,应该选择的是山药,山药不光具有补脾气的作用,其更偏重于补脾阴,也是一种甘温中药。因为在临床中很多患者的脾胃不足更多的偏于脾气虚或偏于脾阴虚,还有患者是脾气、脾阴二者相互交杂在一起的不足,所以黄芪和山药也可以共同配合使用,如可以用黄芪山药粥或者是黄芪山药进行煮汤。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光补益脾气是不够的,还需要根据引起脾阴虚不足的原因,有针对性治疗。

其实补脾离不开健运脾胃的,因为当脾胃虚到需要用补法的时候,功能肯定也低弱了,而且补药都偏滞,所以多数一起用,你看补中益气丸虽说补,还不是用了行气药吗?至于调理脾胃,就得视病人的情况而制定用什么法则。久病了不一定要大补,不要随便对号入座,还是要视病人情况选择治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脾胃   虚弱   补益   黄芪   山药   气血   能量   脾气   情况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