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平里一战,邓华与韩先楚分歧的焦点


砥平里一战,是抗美援朝中议论较多的一场战斗,它曾被美、韩、日称为朝鲜战争的“第二个转折点”(仁川登陆被称为第一个转折点)。

本文就邓华与韩先楚就砥平里一战产生分歧的由来、分歧的焦点以及砥平里一战的来龙去脉,做一个梳理,与军史爱好者们一起探讨。

01.李奇微窥破天机和第四次战役的爆发

1951年1月中旬的一天。

接替沃克担任第八集团军司令的李奇微,因刚上任不久,就在我志愿军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被上了一课,显得闷闷不乐。

砥平里一战,邓华与韩先楚分歧的焦点

经过志愿军第一次、第二次战役的打击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就与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国防部部长马歇尔等人密切磋商,并给麦克阿瑟发出指示:

本电文现有的一切估计表明,中共如打算采取行动,是有能力将联合国军赶出朝鲜的。……

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后的1951年1月12日,在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给麦克阿瑟下达的指示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目前条件下,包括在共产党中国持续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情况下,我们要在朝鲜持久坚守住阵地是不现实的。

麦克阿瑟不行,似乎李奇微也不行。失败主义的阴云笼罩着美国政府高层,处于战场前线的美军更是士气低落。

这天,李奇微打电话给第5航空队司令官帕特里奇:“帕特,愿意和我一起上天兜兜风吗?去看看中国军队在干吗。”

于是帕特里奇少将亲自开着飞机,两人在一架AH-6老式教练机上用望远镜仔细侦察搜索中朝军队的阵地。两个将军整整飞行了一个下午,两个人眼睛都看花了,却连个人影也没发现。

实地观察一无所获,李奇微回到骊山第8集团军指挥所,再次取出同中国军队交战的机密战斗记录,细致地翻看、思索。李奇微还不甘心,还想寻找翻盘的机会。

突然,一组数字使李奇微如遭雷击:

美军第一次遭到中国军队的大规模攻击是1950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美军第二次攻击鸭绿江,11月25日至12月2日忽遭中国军队再次攻击;12月31日至1月8日,中国军队开始了第三次大规模攻击。每次战斗历时8天!

李奇微激动得站起身来:中国军队的后勤供应只够部队维持8天攻势!

这就是“礼拜攻势”!

“只要顶住中国军队7天的进攻,就可以趁其粮弹皆尽时发起反攻。”李奇微大声地告诉自己得出的推导。

激动不已的李奇微通过翻看日历,还得出了第二个结论:中国军队因为有强大的美国空军的存在,白天基本不能活动,只能靠夜战;而要进行大规模夜战必须要靠月光照明,所以中国人总是选择月圆期攻击!而且是选在月圆期前几天发动攻击,因为这时的月亮会越打越圆越亮!

李奇微为窥破天机而激动得浑身战栗,他此时心想,美国人肯定在朝鲜站得住脚了!不但如此,我还要向北进攻!进攻!

李奇微的分析报告传到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后来回忆说:“那天,当消息在上层的圈子传开时,你几乎可以听见人们如释重负般的叹息声”。华盛顿当局把这个报告看作是“标志着……对朝鲜战争看法的转折点”。

1951年1月25日,自认为看破天机的“联合国军”依靠现代化技术手段,在迅速完成了部署调整和补给之后,全线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号称“霹雳行动”。

联合国军的进攻发生在中国军队最不适于进行战斗的时候。

彭德怀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发生了。

志愿军自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实际上已经是“强弩之末”,当时的情况是:前线的几个军经历三个不间断的战役后,兵力严重减员,士兵疲劳,后勤供应十分短缺,而原准备在下个战役使用的第二批入朝作战部队第三兵团和第十九兵团还没有赶到,连为前线补充的几万新兵也没有到达。更为危险的是,部队没有应战的思想准备,从目前各军的位置上看,如果应对敌人开始的全面进攻,就需立即重新部署调动,而这就需要时间。

但轻易后退等同于认输。只有守住前三次战役的胜利果实,才能占据主动,并为今后在谈判桌上准备分量足够的筹码。

1月27日,中朝联军被迫停止休整,立即转入防御作战。

时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的杜平,在晚年的回忆录中写到,“前三次战役我军处于主动地位,这次比较被动。首先从我们总部来说,认为敌人经我第三次战役的打击,不会很快发动大的进攻,我可乘机休整两个月。现在,敌在我第三次战役结束后才两周,就发动全线进攻,出乎我们的意料。只好立即命令部队停止休整,转入作战准备。这反映了我们对敌人拥有现代化运输手段,可以迅速进行整补;拥有高度机械化装备,可迅速由进攻转入退却,又可迅速由退却转入进攻的有利条件,缺乏足够的估计。”

朝鲜战场上最严峻的第四次战役,就这样开始了。

02.双方的战略方针和军事部署

李奇微为了这次进攻,集中了5个军16个师又3个旅、1个空降团及其全部的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地面部队共23万余人。

“联合国军”这次进攻的特点是:

---美军与南朝鲜军混合编队由美军担任主攻;

---美军主要在西线,南朝鲜军主要在东线;

---西线(南汉江以南)向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东线(南汉江以东)实施辅助突击;

---为防被我分割包围,一反过去分兵冒进的做法,而改取互相靠拢、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的战法,力求东西呼应,保持一条连续的战线;

---针对我装备劣势和供应困难的情况,对我运输线实施猛烈的轰炸,企图断绝我之后勤供应。

从李奇微的排兵布阵看,他对志愿军擅长的穿插、分割、包围,我军后勤上的短板,都做了充分的考虑和防范。

针对敌人的进攻特点,1月29日,正是中朝联军高干会议结束的那天下午,彭德怀在做大会总结时,向与会干部传达了毛泽东要求立即发起第四次战役的指示,并宣布了“西顶东放”的作战方针。

所谓“西顶东放”,就是在目前困难重重的情况下,通过西线的硬“顶”东线的“放”,让本来与西线一线推进的东线南朝鲜军及美军一部突出出来,待东线之敌形成孤军深入的态势后,先拿相对较弱的东线敌人开刀,以求通过吃掉一股敌人以赢得整个战局的主动权。

先打以南朝鲜军队为主的弱敌,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这是我军战胜敌人的传统法宝。

敌人是以西线为主,而志愿军的应对则是以东线为主。

为此,志愿军作如下部署:

西线,由韩先楚副司令员指挥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简称韩集团),在金浦、仁川及野牧里至骊州以北68公里地段上组织防御,坚决抗击敌人向汉城方向的进攻;

东线,由邓华副司令员指挥志愿军第39,第40,第42,第66军(简称邓集团),于龙头里、阳德院里、洪川及横城以北地区集结,准备向原州,横城方向实施反击。人民军第2、第3、第5军团,掩护邓集团集结,并准备向横城东南方向实施反击。

我军把西线称作“铁砧”,把东线称作“铁锤”。

但志愿军要想实现“西顶东放”的战略方针,困难不小。

首先,西线能否守得住,能守多久?是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西线有联合国军最精锐的、兵力强大的攻击力量,是联合国军的主攻方向,而中朝军队为了保证东线的反击胜利,大兵团向东线集结,在西线这个方向上只有三个军(军团),这三个军(军团)将要出现的巨大伤亡且不说,一旦阻击不住,将会导致中朝军队防线的全面崩溃。

其次,东线部队能否按时到位,发起反击;攻坚的力量是否足够?

将在东线作战的几个军(军团)目前都在距离攻击地域上百公里之外的地方休整,不要说白天敌人飞机的轰炸,所有部队还要仓促准备,连续行军,即使各部队按时到达集结地域,但都是不满员的,如志愿军第39军第116师第347团“入朝是一个满员的大团,共有三千九百多人,现在剩下两千零五十人了。”

“西顶东放”的作战计划,虽然还没有实施,但看上去已经险象环生。

而这是彭德怀所能做到的最大限度地反击了。

砥平里一战,邓华与韩先楚分歧的焦点

03.东线反击时机的出现和韩先楚与邓华分歧的发生

1951年2月7日。这时西线的阻击战已进行了近半个月了。

有利的一面是,就在西线的中国第38军、第50军用血肉之躯与钢铁拼搏,阻击联合国军向北反攻的时候,东线向横城和砥平里地区北进的联合国军以快于西线的速度一路推进,他们最终从整个战线上突出了出来。志愿军扭转被动局面的机会终于来临。

不利的一面是:

一是“联合国军”已经突破志愿军第50军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原来坚守的防御阵地,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和志愿军第50军主力撤至汉江北岸组织防御。只留下志愿军第38军在汉江南岸,以掩护东线的侧翼安全。志愿军以西线“空间”进退换取东线“时间”的策略正在经受血与火的考验。

二是东线的南朝鲜军急速冒进,从东面直逼志愿军集结地域龙头里。如果不及时发起反击,失掉龙头里,就意味着志愿军东线反击的枢纽将不复存在。

面对“联合国军”日渐增强的进攻,最有效的防御只能是进攻。

正当彭总决定发起反击的时刻,但他犯难了。

在东线,砥平里和横城两处的敌人均已突出,有利于我军歼敌。但是以我军现有之兵力,尚不能同时攻歼,只能先打一处,而先打何处,又各有利弊。

2月7日。

彭德怀致电邓华、韩先楚并有关各军,就围歼砥平里之敌的作战方案征求意见,希望广纳善见,汇集众智,形成最佳作战方案。

2月8日10时至14时。

第38军、第42军、韩先楚、邓华先后回电,表明了各自的意见,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韩先楚主张先打砥平里,邓华主张先打横城。

砥平里一战,邓华与韩先楚分歧的焦点

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韩先楚之间的分歧,对彭德怀的决策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倘若是一般指挥员的建议、看法,彭德怀或许也不会如此难以抉择。邓华、韩先楚的见解却不能不让彭德怀仔细考虑、反复斟酌。

2月8日当天下午。

彭德怀决定首攻砥平里,致电志愿军第42军、第39军、第40军及第66军:“……,根据目前情况,须集中三个军主力,首先歼灭砥平里附近地区之敌为有利。请邓华同志速与四十二军司令部靠拢,以便与各军取得联系。具体部署请邓速决速告。”

2月8日23时。

思来想去的彭德怀,致电邓华、韩先楚集团并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各军首长,彭德怀改变了首攻砥平里的计划,将横城作为用兵的重点方向。

2月9日。

韩先楚来电再次陈述理由,还是力主先打砥平里。

2月9日21时。

彭德怀再次选择砥平里,并致电邓华、金雄、韩先楚并报中央军委、柴军武转金日成。

彭德怀在砥平里、横城这两个作战目标之间的往复徘徊,确实不多见。

缺乏胆量,不能解释彭德怀的犹豫和纠结。彭德怀素以胆略过人著称,他指挥的诸多战役、战斗,大多是血战、硬仗、攻坚战。可以说,在构成彭德怀指挥风格的诸多要素中,有胆量始终是其重要的特长。

作为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德怀,在考虑作战方案时,不仅要从局部战场权衡利弊得失,还需要站在中国国家安全大局需要上来审视轻重缓急;彭德怀肩上的重任,使他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不可能拿手中的这点儿家底一赌输赢。

2月9日深夜。

在发出电报后,彭德怀又疑虑起来,邓华毕竟是东线指挥官,身处第一线,他对东线敌情是不是更了解些呢?于是,他又致电邓华,指出邓、韩两个方案的利弊,“究竟如何打法,由你最后决定”。

最后,先打砥平里还是横城之敌的抉择权交到了东线指挥员邓华的手里。

04.韩先楚与邓华分歧的焦点

那么,在选择是先打砥平里还是横城这个问题上,为什么如此犯难呢?

这就先得了解这两处的地理位置。

砥平里基本上靠近邓华集团与韩先楚集团的战场分界线,地处中央。

其实,站在相反的方向,砥平里也可以说是敌人东西战线的中间点。所以,有人称砥平里地处“肚脐”的位置。

相比之下,在砥平里东侧近40公里的横城,对西线战事的影响要弱得多。

谁攻占了砥平里,谁就能对进攻之敌(无论东线西线)的侧后方发出威胁;谁攻占了砥平里就能建立起一条东西兼顾的稳定防线。

谁失去了砥平里,则反之。

砥平里一战,邓华与韩先楚分歧的焦点

这样的位置,韩先楚发明了一个军人才有的词语,叫作“打点”。

“打点”,犹如诗歌里的“诗眼”。“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里一个“闹”字,全诗都活了起来。

“打点”,犹如围棋里的“棋筋”。“棋筋”被吃,哪怕只有两三个子,全局几块棋都不得安宁,穷于应付。

既然砥平里如此重要,抉择为何又如此艰难呢?

从彭德怀在电报中的话来看,“砥平里地区据已知敌为美、法军约八九个营。如我攻击该敌,一昼夜不能解决战斗,则利川、原州等地美、英、南朝鲜军均可来援。南朝鲜军第五师、八师与美空降一八七团亦会策应。如我两昼夜还不能解决战斗,则水原方向之美一、九两军亦可能东援。这样如万一吃不下,打成消耗仗,甚至洪川至龟头里公路被敌控制,则我将处于极为不利的情况,这一着必须充分估计到。”

那么打横城的好处是什么呢?

横城以南朝鲜军第八师为主,通过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南朝鲜军队,可以造成“联合国军”防御上出现雪崩式溃退效应。通过先打弱敌(这是有把握的),歼灭“联合国军”的有生力量而迫使对手退却,无疑符合当时的战场态势与抗美援朝战争的一般作战规律。

但横城位置偏东,对解西线之困,影响整个战局的作用较小。

横城和砥平里,一个是局部,一个是全局;一个是获取现实的利益,一个是争取战略的主动;一个有把握,一个没把握。

时任志愿军副司令员的洪学智在其回忆录中,记述了当时的考量:“针对这种情况,彭总、解沛然(即解方)和我三个人紧急研究,并同邓华通过电报商量后,决定立即对东线之敌进行反击。怎么打呢?……,先打砥平里之敌。可以直接震撼西线敌人的主要进攻集团,我东西两线亦可紧相联接。但该地敌人兵力集中,且已构筑了工事,不易迅速分割歼灭,如我不能在一两个昼夜之内歼灭该敌,则利川、骊州、横城等敌均可迅速来援,将使我军处于非常不利的态势。而横城以北敌军虽多,但多系伪军,战斗力弱,又处于运动中,位置突出,翼侧暴露,有利于我迅速围歼。”

是“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还是一招就打中要害,再逐步扩大现实“利益”?这个艰难的选择摆在了指挥员面前。

邓华和韩先楚都是我军最优秀的指挥员。但两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了完全迥异的作战风格。

邓华,属于高级指挥员中少有的战术素养好、“用脑子打仗”的指挥员,细心精微,讲究战术纪律,战场组织协调有序,喜欢慎重稳妥的路数。

韩先楚指挥作战,极具“颠覆性”,极少按常规的路数来办,构思的作战方案,常常是出人意料,充满风险与挑战,喜欢剑走偏锋。

韩先楚坚持先打砥平里之敌,其实还有一个考虑。就是他较早地意识到美国空军的优势对我军传统战法的影响,因此,他更强调一鼓作气,抢占先机,以免日后节外生枝。例如,第三次战役中,我军打美军也打得有点经验了,过去不是大口吃吃不了吗?就改小口吃,都是1个师或两个团包围他1个营,这样就包围了18 -20处美军的营,都是晚上突破时包围的。前面用报话机报给韩先楚以后,但他对作战处副处长杨迪说:“可能也就高兴一会儿吧,等天亮了,还不知怎么样呢。”因为被围的美军都用坦克围成圈,躲在里面。我军由于突破敌人防线后,追得很快很急,炮兵没跟上来,步兵携带轻武器,打坦克就有困难。

多少年后,已进入迟暮岁月的韩先楚,谈起砥平里,仍然是英雄气不改。“一是砥平里是必须打下来的‘打点’,二是先打砥平里是一定能打下来的。”韩先楚对此坚信不疑。

但历史不能假设。如果真选择了打砥平里会是什么结果,我们无法得知。

05.横城反击战后的胜利和关于砥平里抉择的又一次出现

1951年2月11日17时,东线的反击战开始。志愿军四个军开始了向横城地区的大规模反击作战。

按照邓华的部署:

志愿军第39军第117师按照计划实施穿插。117师穿插时,大雪茫茫,遮掩了道路。一群散兵乱哄哄地插进了他们的队伍,这是一群溃退下来的南朝鲜士兵。短暂的交手之后,俘虏说有一条近路可以去夏日,于是就让俘虏带路。但俘虏带的近路,准确地说根本不是路。中国士兵们跟在南朝鲜俘虏的后面,在雪地上跌跌撞撞地前进,下山的时候几乎是滚下来的。但南朝鲜俘虏真的把117师351团带到了夏日,提前半个小时到达穿插目的地,从而卡死了南朝鲜第8师、美第2军第9团的南逃之路。

志愿军第40军负责正面攻击南朝鲜军第8师。邓岳的40军118师,这支打响抗美援朝第一仗的英雄部队,又打出了一个光辉的战例。多年以后,西方的军史学家仍对中国年轻的师长邓岳的战法称赞不已:两个团从正面并肩突破,一个团从中路穿插到后位,一改迂回穿插的传统套路。险棋!新奇!

邓岳指挥所属三个团并肩突破南朝鲜第8师21团的防御阵地;负责穿插的352团从两个团中间渗透进去,直插敌后的一个“丫”字形路口,把正面南朝鲜第8师21团的后路封死。在海南岛战役中作为渡海先锋的352团刚接近那个“丫”字形路口,一队由一百多辆汽车组成的敌人的车队迎面开来。352团没有犹豫就扑了上去。

据后来美军军事学家在讲述这段战斗时,曾这样表示:“当时,美军一个炮兵连在一支护卫队掩护下,正沿着横城西北三英里一条狭窄公路北上,显然没有任何侧翼保护……接着中国人突然向美军炮兵蜂拥而来。五百多人仅三人幸存。”

美军一次性有530人丧命,这是整个朝鲜战争中都是极少出现的一种情况。118师以一个团完成此次歼灭美军的战斗,堪称经典。

砥平里一战,邓华与韩先楚分歧的焦点

但遗憾的是,担任切断东线“联合国军”退路的志愿军第66军第196师、第197师在红桃山、国土峰地区的攻击受阻,没有及时到达横城东南曲桥里、德高山指定地区,致使横城地区的美第2师一部、南朝鲜第8师师部及第3师大部逃脱,撤往原州地区。

横城反击战的胜利进行,迫使南朝鲜第3、第5、第8师以及美第2师一部和空降187团开始后撤,使志愿军西线汉江防线的防御压力得以缓解,暂时扭转了敌我间攻守失衡的不利局面,形成了双方互有攻守的态势。

面对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连日来对形势判断颇为严峻的彭德怀,从黑暗中看到了胜利的光亮,希冀扩张战果,彻底扭转被动的战场局面。

横城溃败,使美军在朝鲜战场中东部并不坚实的防线完全暴露在志愿军打击范围内。这似乎是一张只要用力一扯就会千疮百孔的防御网。而原州已成为美军编织的这张防御网的支撑点。出击原州是志愿军当然的选择,否则,在横城取得的战果就难以转换成扭转形势的杠杆。

按照彭德怀的设想,由于东线敌人开始动摇、撤退,以一部兵力抓住撤退的砥平里之敌,主力应直取原州。

无论是身处战役前线指挥作战的邓华,还是密切关注形势变化的彭德怀,都会很自然地考虑到兵出原州的问题。

但是,从2月12日8时彭德怀发出夺取原州命令后的36小时内,邓华出人意料地没有立即下达具体的作战方案。邓华在以后的实际兵力分配中,恰恰将唯一的预备力量第39军放在砥平里方向,没有按照彭德怀电报要求的那样投入原州战场。显然,邓华对战场形势的判断及战局发展的思考,与彭德怀不尽相同。

为什么?

砥平里之敌没有随着横城之敌的撤退而撤退,原地不动!

这就又回到了韩先楚关于“打点”的问题上来了。

06. 双方将领对砥平里的决策

砥平里之敌不撤,如同卡在咽喉上的鱼刺。

据42军报告,砥平里的敌人有南逃迹象,并且只有一两个营的兵力。因此,邓华想拔掉这根“刺”,夺取砥平里,使我东西防线连成一体。

而由于横城之战的不彻底,66军没有最后封闭合围圈,致使一部分敌人逃往原州,两股敌人合为一处,情势不明。如果以主力攻击砥平里,突破砥平里之后,以志愿军的实力状况,是否可以继续深入南进,是否还能给予原州之敌以重击,都存在不少疑问。

总体上看,敌人是溃败了,但没有出现雪崩式的溃败。这样,是先打原州还是砥平里的问题,又摆在了邓华面前。

同时兵分原州与砥平里,不失为一个折中的方案。

邓华的部署是:

主力向原州发起攻击;

而在砥平里地区先是第40军第119师2个团、第120师1个团,第42军第125师1个团,以及炮兵团2个营共计5个团的兵力,向砥平里发起攻击;(战斗打响后,由于攻击受阻,调整为第39军第115师3个团、第116师3个团,第40军第119师2个团、第120师1个团,第42军第125师1个团、第126师3个团,共计13个团。这样,攻击原州的部队力量又减弱了。)

这是一个攻守皆取的分兵方案。重点是原州,而不是砥平里!但确保后方安全又是出击原州的前提,邓华不愿意把砥平里留作美军揳入志愿军防线的跳板。显然,邓华的基本设想是在稳定既有态势的同时,尽可能获得进攻与防守的最大效益。

在战争的激流中总是充满艰险,尤其是在形势未明、迷雾重重的环境中。

在战场的另一方,美军将领又是如何考虑的呢?

在是否坚守砥平里问题上,美军前线指挥员之间也存在分歧。

美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驻守砥平里的美第2师第23团团长弗里曼,都曾向李奇微建议第23团于2月14日开始后撤。

但是,李奇微认为:放弃砥平里势必使西面的美第9军右翼暴露,面临威胁。如果美第9军遭受攻击,不仅使正在进行的进攻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将难以组织有效的防御,丧失反击的重要据点。其结论是:志愿军为确保这次攻势的成功,攻占砥平里是绝对必要的。因此,“联合国军”无论如何要确保砥平里。随后,李奇微作出了死守砥平里的部署:美第10军以位于文幕里的美第2师第38团增援砥平里的第23团,美第9军将右翼的南朝鲜第6师和英第27旅向砥平里与文幕里之间转移,封闭美第10军前面的间隙。

对李奇微来说,志愿军这么重视攻占砥平里,投入了这么多兵力,反证了砥平里对于美军的重要性。

后来,一部分历史学家、军事专家认为,如果志愿军置砥平里之敌于不顾,全力猛攻原州之敌,则砥平里对李奇微来说,是选择守,还是选择弃,砥平里是否还有决定性意义,也会成为一道难题。

也就是说,只要拳头重重地砸在原州,砥平里之敌的坚守就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夺取原州,横城溃退极有可能演变成“联合国军”雪崩式的灾难,不仅双方攻守之势将完全颠倒,砥平里也会彻底被“红色进攻浪潮完全吞没”。

日本陆战史研究普及会认为,“如果堤川被中国军队夺去,整个(美)第10军就会陷入崩溃的危险。当时第10军的情况是,美第2师的第23团在砥平里陷入了中国军队3个师(原文如此,实际开始只有三个团——引者注)的重围,其主力在原州正面遭到中国军队几个师的猛烈攻击;南朝鲜军队的3个师加在一起也只有1个师不到的兵力,所以剩下的兵力只有尚未重新编成的美第7师。而且,由于砥平里陷入危机,美第2师师长拉富纳按照命令以文幕里正面的第38团增援砥平里,所以在砥平里同原州之间的25公里的正面上,出现了近似无设防的间隙。据估计,如果中国军队不专心致志地进攻砥平里,而将其预备队投入这一间隙,第10军就会崩溃。”(日本陆战史研究普及会:《朝鲜战争》)

但这只能是历史学家事后的评说。

09.砥平里一战

2月14日17时30分,砥平里之战开始。

负责一线指挥的志愿军第40军第119师师长徐国夫后来回忆说:“预定行动时间已到,我只好命令我119师356、357团和120师359团2300多人在没有炮火支援的情况下向砥平里发起攻击。出发前我向3个团的团长交代:炮团已经不能参加行动,375团又失去联系,现在只好由你们3个团来完成这个任务。如果砥平里真的是一两个营又准备逃跑,凭你们3个团截住再歼灭也不成问题。如果像李文清副团长(42军125师375团副团长李文清了解的情况是,砥平里的敌人不是一两个营,仍是美2师23团和法国营,并且构筑了工事,没有发现要逃跑的迹象。)说的那种情况,我们就要慎重啦,但无论如何,在上级没有改变决心前,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稳中求发展。我的指挥所和你们一起行动,大家要随时保持联系,注意配合!”

志愿军最后在砥平里一战中,没能实现预期的目标。这方面的具体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原因是:

砥平里一战,邓华与韩先楚分歧的焦点

1)敌人不是预估的一两个营,砥平里之敌,实际上有美第2师第23团、法国营、1个105毫米榴弹炮兵营、1个坦克中队、1个155毫米榴弹炮兵连、1个高射炮连,共6000余人;配备了6门155毫米榴弹炮、18门105毫米榴弹炮、6辆M16四联高射机枪车、4门M19自行高射炮、14辆坦克和51门追击炮。在防御圈的前沿,绕着坦克挖了壕沟,密集地布置了防步兵地雷和照明弹。在中国士兵可能接近的地方,还泼水制造冰坡。

2)我军严重缺乏攻坚的重武器。志愿军参加砥平里作战的部队除队属山炮和追击炮以外,原计划配属炮兵第42团、第25团、第29团野榴炮支援,但由于时间仓促和美军空中封锁等原因,战斗打响时,加强的3个炮兵营均未讲入阵地。徐国夫后来在回忆录中记述了当时的战场形势:“经过两昼夜激战,砥平里外围高地均为我军占领,敌退缩在不到两平方公里的起伏地带,凭借房屋、据点式工事及强大炮火顽强反抗。这时,如果我有炮兵支援,凭3个团现有兵力也有把握全歼守敌。但无炮兵支援,仅以我战士手中的轻武器攻击,实在力不从心。”而反观美军,在志愿军发起作战行动后,美第23团用全部火炮,沿砥平里环形防御阵地实施弹幕拦阻射击。志愿军进攻当晚,美第23团总计发射各类炮弹2.44万余发,平均每门炮发射250发。美军还按照每5分钟一发的速度发射照明弹,以支援步兵的战斗。我们还没说美国空军的火力支援和空中封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第5装甲集团军司令曼陀菲尔采用钳形攻势包围美军第106师两个团,并迫使美军7000余人投降。面对德军坦克,美军防御圈也失效了。打破防御圈的关键是要有火力,而我军恰恰缺乏一把犀利的尖刀。

砥平里一战,邓华与韩先楚分歧的焦点

3)我军后勤给养远远不足。战斗打响后,美第5航空队自2月14日至16日,用C119运输机37架,给被包围的美第23步兵团和法国营空投弹药、汽油和口粮。按美军37架C119运输机至少可以空投190吨物资计算,美军人均补给量达30公斤。如果按此消耗量,志愿军需要有3166匹驮马昼夜运输才能达到。实际上,在砥平里地区的志愿军部队都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物资补给。例如,志愿军第119师357团第3营第7连在向砥平里的重要制高点凤尾山进攻时,第3营原本有2门追击炮(炮弹84发)、4挺重机枪,直接支援第7连战斗。但是,在第7连发起攻击之前,炮弹就零打碎敲地几乎打完了,到部队发起攻击时仅剩4发炮弹,根本无力支援战斗。4挺重机枪,3挺有故障。同时,由于给养缺乏,战士只能忍饥作战。

4)战斗开始时,总兵力虽有5个团,但分别来自3个师1个军直,相互之间不是很熟悉,指挥联络不够畅通,行动行动起来有先有后,投入战斗时间不一致,作战协同不够好,这样就没有形成打击敌人的合力。

此外,我军在通讯联络、地图等手段上,也存在严重问题。当年志愿军一个军装备的无线通信机和有线电话机,仅分别相当于美军一个师同类装备的5%和34%。连、营间通信联络靠号音、小喇叭、哨音和徒步通信。这就导致各部队之间无法联系,难以协同作战。另外,志愿军没有准确的战场地图,只有一些从国民党、日伪、苏联方面接收的旧地图,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作战部队的需要,最宝贵的作战时机,就在对地点辨识的错误中白白地耽误了。例如,第376团第2营在夺取田谷后,由于误认为已夺取砥平里而停止攻击达3小时之久。

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国夫回忆到,“战斗越发展越艰苦,几乎每个高地敌人都有布防,且筑有较坚固防御工事,加之敌人有炮火支援,轻重武器火力也比较强,所以每攻取一个高地都需付出很大代价。但我们的战士和基层干部们依然英勇顽强,毫无畏惧,充分发挥我善于近战夜战的特长,以机巧灵活的战术,将敌人的碉堡工事一个个摧毁,打得敌人乌哩哇啦乱叫。”

1951年2月15日17时30分,彭德怀认为如果继续组织力量攻击砥平里的美军,即使能够攻克,就整个态势来说,也已慢了一步,不足以各个击破敌人,造成战役的有利形势,故发布命令,各进攻部队停止进攻砥平里,有序撤出战斗。

第四次战役历时87天,敌军虽向北发起猛烈进攻,却只前进了100余公里。敌方损失7.8万余人,我方伤亡4.2万余人,敌我伤亡对比为1 0.67。在装备如此悬殊情况下,志愿军取得这样的歼敌战果,难能可贵。对自以为有了重大发现的李奇微和美国政府,无疑也是一次沉重打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南朝鲜   东线   志愿军   西线   作战   国军   我军   分歧   战役   美军   敌人   焦点   邓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