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孟小冬照片

一生傲骨,半生峥嵘。短短八个字,却写尽了孟小冬跌宕的一生。

“最里面长桌末端,坐了位大概是穿灰色宽松旗袍的圆润老太太。我想看出点‘冬皇’派头,但只记得望去一片影影绰绰,灰扑扑的,实在看不出‘冬皇’的架势。”

这是蔡永康在回忆录中,对孟小冬晚年的描述。

可若回到数十年前,在纸醉金迷的上海滩,光是孟小冬这三个字,便能勾起无数人的旖旎幻想。

民国十一年,正值豆蔻年华的孟小冬便已经先后与张少泉、露兰春等名角同台演出。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孟小冬演出照片

分明是娇俏的少女,可一上台,却立马成了位俊秀少年郎,嗓音宽亮,不见雌音。

这样娴熟的唱功与隐隐展露的大角风范,一时间为她吸引了不少戏迷。

当时的评论界更是赞誉孟小冬,“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

可这样的美誉对于孟小冬而言,却是来之不易。

不同于大部分人只知道玩闹的童年,生于戏曲世家的孟小冬,在诸位长辈的影响下,自幼就开始学唱戏曲。

五岁学唱老生,八岁拜师,九岁登台演出。看似简短的几个字,却承载了一段并不轻松的童年时光。

父辈们在台上咿咿呀呀的唱腔,练功时师父严肃的脸,还有桌上一个叠一个的铜钱,串成了孟小冬心中永不褪色的回忆。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民国戏曲表演

老师手握旧制铜钱,每段新学的戏,唱一遍,放一钱在桌上,一遍遍唱,一个个叠,叠到快倒为止。

这便是孟小冬练功的方法,稍有不慎,一句台词记错,一个步伐行错,她就会受到师父劈头盖脸的责骂。

大约也是因为从小在戏曲上被严格要求,孟小冬也逐渐养成了精益求精的性格。

即便日后“孟小冬”三个字已经在上海滩名噪一时,她却也从不松懈,日日勤学苦练,每一次上台演出前更是一再反复练习,认真备好每一个细节。

皇天不负有心人,努力又具有天赋的孟小冬很快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共舞台的台柱子露兰春突然与人私奔,由她主演的《宏碧缘》也不得不暂时停止演出。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露兰春照片

可《宏碧缘》一直作为共舞台的热销好戏,露兰春这一跑,也就意味着共舞台即将失去这棵上好的摇钱树。

为此,共舞台只好请露兰春的徒弟孟小冬仓促上阵救场。可谁也没想到,这位徒弟年纪不大,本事却不小,她主演的《宏碧缘》居然同样卖座,一时间,共舞台的票竟然被哄抢出了天价。

经此一事,孟小冬“红遍上海滩的名角”头衔也算是彻底实至名归了。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共舞台旧址

京剧行里有一句话,“上海人三百口同声说好,顾不及北边识字者之一字也”,北京在京剧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年少有为的孟小冬同样也将北京视作心中圣地。为此,她毅然离开上海,开始了独自一人的“北漂”之旅。

由此也不难窥见出,孟小冬在京剧上超高的自我要求,但也正是这份执着追求造就了这个独一无二、风光灼灼的孤傲女性。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孟小冬戏照

不同于幼年学戏的时候波折的经历,得益于声名显赫的红角头衔,这次的“北漂”深造之旅就显得顺风多了。

四处虚心学习深造,日日夜夜苦心钻研,孟小冬在舞台上的表演水平可谓是突飞猛进。

往往一场戏刚落幕,便能听得满堂的喝彩声。

自此,“孟小冬”这三个字越唱越响,闻名前来的戏迷络绎不绝,梨园行中的前辈们对于这位年轻有为的后生也是赞叹不已。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余叔岩照片

余派的开山鼻祖余叔岩甚至还曾向好友夸赞道:“目前内外行中,接近我的戏路,堪造就的,只有孟小冬一人。”

孟小冬在戏曲艺术上的造诣可见一斑。

不过,于这位年轻的艺术家而言,无论是台下观众激动地喝彩,还是评论界中滔滔不绝的赞美,都远不及某个人的一句赞美。

1926年,孟小冬刚刚18岁,尽管每日在台上扮作风流倜傥的少年郎,但心里却有着数不尽的少女情怀。

恰好,这年梅兰芳与孟小冬常常合作演出。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梅兰芳戏照 梅兰芳戏照

一个男扮女装,一个女扮男装,一个英朗俊秀,一个天真烂漫,在台上合作默契,在台下有说有笑。

不少好事者也就起了撮合二人的心思。

可谁也不曾料到,这对看似般配的金玉良缘最后只落得个草草收场,向来傲气的少女在这场爱情博弈中输个精光,一腔孤勇的爱意与自尊都叫人踩了个稀巴烂。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梅兰芳演出照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此刻的孟小冬正沉浸于梅兰芳的温柔乡中。

她原本就正值情窦初开的年纪,面对这个年长自己不少、散发着成熟魅力的梅兰芳,心中自然也是小鹿乱撞。

就这样,二人心中互通情愫,两人的关系也越发密切起来了。

陷入爱情的女生往往是失去理智的,有着众多追求者的孟小冬同样不例外。

即便已经知晓梅兰芳家中已有两位夫人,自以为遇到人生真爱的孟小冬还是如同飞蛾扑火一般,义无反顾的同梅兰芳在一起了。

次年春天,郎情妾意的梅、孟二人便举办了一场婚礼,孟小冬也自愿为爱退出舞台,做起了平凡的家庭主妇。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梅兰芳与孟小冬合照

可婚后生活却远没有孟小冬想象中的幸福。

家庭主妇的日子虽然平静美好,但离开了自己最爱的舞台,再加上梅兰芳时刻忙着工作,孟小冬每日面对的只有大把大把空闲的时间与安静的院子。

这样的日子,让她觉得空荡。

这就是她向往的生活吗?

孟小冬有些疑惑,可每当看向梅兰芳那双含情脉脉的双眼,她又说不出话,只觉得这也许就是爱情的代价。

但年幼的她不知道,真正的爱情绝不是以另外一个人的牺牲为代价的,她更不知道的是,她与梅兰芳的爱情之路远比她想象的艰难。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年轻时的孟小冬

孟小冬的狂热戏迷李志刚因为无法接受她的隐退,愤怒地拿着枪闯进来梅兰芳与孟小冬的家中。

可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男人只不过是一个不理智的戏迷,眼看着宅院外越来越多的警察,一时之间,竟然开枪误杀了梅、孟二人的好友,自己也因此被当场击毙。

很快,这场充满着狗血的绯闻传遍了大街小巷,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性格懦弱的梅兰芳便开始找借口疏远孟小冬。

孟小冬并不愚蠢,自然看出了梅兰芳心中的顾虑,她不满梅兰芳的态度,更失望梅兰芳的作为,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她却决定再给梅兰芳一次机会。

这大抵就是陷入爱河中的人的常态,哪怕一再失望对方的所作所为,却也不肯立刻放弃。可情爱又怎么能够依靠单方面的忍让来维持呢?没有双方的相互尊重与妥协,一份感情是不可能长久的。

大约上天也见不惯孟小冬的犹豫,另外一件到来的事情彻底断送了孟小冬对梅兰芳的感情。

1930年,梅兰芳养母病逝。自认为也算梅家儿媳的孟小冬,特意前往梅家吊唁。

可还没进门,孟小冬便被梅兰芳的二太太拦在了门外,就连门口的仆人面对这位连妾都算不上的女人,语气也相当轻蔑。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梅兰芳与二太太照片

即便是再好脾气的人,面对这样一幕,恐怕也要忍不住大发一场脾气。

可向来傲气的孟小冬忍住了,她冷静地看向梅兰芳,试图看到自己深爱的男人能够为自己挣回颜面。

结果自然也不出意料,这个懦弱的男人站在一旁,看着盛气凌人的二夫人与被当众羞辱的孟小冬,只是沉默。

有时候,沉默,就是一份回答。孟小冬平静地摘了头上戴着的白花,转身离开,再也没有回头。

次日,《大公报》便刊登了孟小冬与梅兰芳断绝关系的告示。

毫无疑问,孟小冬这样敢爱敢恨的作为赢来了不少人的青睐。

可众人敬她佩她,却无人知晓孟小冬经历的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寂静无声的宅院,还有被当众羞辱的难堪。

这些不愿再提起的伤痛连同这份曾经万分憧憬的爱情,最终都不过化成了七个字,“一场游戏一场梦”。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杜月笙与孟小冬合照

谁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孟小冬对自己饱受情伤的宽慰,还是对自己年少时天真冲动的嘲讽。可说到底,她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

或许真的如《经年》所说一样,人的一生,终将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梅兰芳为孟小冬带来的岁月太过惊艳,却也太过惨痛。但上苍待她不薄,又为她送来了治愈心病的良药——杜月笙。

大多数人提起杜月笙,第一时间就会想起腥风血雨的青帮,还有种种见不得人的勾当。

可在孟小冬的记忆中,这位所谓的青帮老大却格外温柔。

早在她11岁开始登台演出时,正值而立之年的杜月笙便惊艳于孟小冬的才华,日后更是常常前往戏院观看她的演出,为她送上花束。

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善在回忆录中也曾提到,“我猜想父亲暗恋孟小冬好久了”,不难看出,杜月笙早已对孟小冬情根深种。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杜维善照片

而听闻孟小冬与梅兰芳分手的消息,杜月笙也立马借孟小冬闺蜜、自己的姨太姚玉兰的名义,帮她向梅兰芳索要赔偿。

在孟小冬复出后,杜月笙也常常在各方面为她伸出援手。

或许是出于感动,又或许是对杜月笙的仰慕,孟小冬与杜家的来往逐渐密切,两人之间的暧昧也不断升温。

孟小冬从不是一个受封建妻妾等级限制的女性,她想要的从来只有爱情。

光是从她不顾梅兰芳家中两位太太,不要名分一心同他在一起的举动,也不难窥见孟小冬对爱情的固执。

所以,孟小冬再一次选择不顾异样的眼光,陪在已近耳顺之年的杜月笙身旁,自然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杜月笙与孟小冬合照

无人看好这段相差二十岁的爱情,可所有人都小觑了二人的感情。

杜月笙尽管年迈,却对孟小冬处处呵护,截然不同于梅兰芳的怯懦与自私,他更加支持孟小冬的舞台梦想,也更加体谅她所遭遇的坎坷。

也大抵正是因为太过喜爱,杜月笙迟迟不敢给孟小冬一个名分。

他不愿意孟小冬是为了报恩而同他在一起,更不愿意因为杜月笙的身份拘束了孟小冬孤傲的个性与坚守的梦想。

或许是梅兰芳给孟小冬带来的伤痛太深,孟小冬也不曾提起嫁娶一事。

她太害怕,这场相差悬殊的爱情到头来又只不过是她一人的飞蛾扑火,始终只敢安静地陪在杜月笙身旁,照顾他的起居。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杜月笙与孟小冬晚年合照

两人的这层窗户纸在1950年才得以捅破。

当时杜家人全在忙着办理美国护照的事情,孟小冬一句“那我到底是算丫头还是女朋友呢”。

所有人愣了愣,杜月笙最先反应过来,脸上立刻便扬起了笑容。

他知道,这是孟小冬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他表达爱意。

因此尽管病入膏肓,杜月笙却依旧强撑着病体,体面地与孟小冬举办了一场庄重的婚礼。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杜月笙一家照片

在杜维善的回忆中,婚礼那天,父亲难得有精神,每一个客人都能瞧见他脸上的喜悦。

婚后,思及两人之间关系的改变,杜月笙对待孟小冬更加体贴,先是让孩子们改口称孟小冬为“妈咪”,后又在遗产分配中,额外给了孟小冬超出旁人一倍财产。

就连临终前,杜月笙还不忘小心嘱咐孟小冬,他愧疚自己不能长久地陪伴在孟小冬身旁,更担忧她会在自己死后受到欺负。

比起梅兰芳,杜月笙对孟小冬的偏爱,大大方方又明目张胆。

想来也正是这份特殊的偏爱,才让已经经历过一次失败爱情的孟小冬重新燃起了对爱情的憧憬,真正体会到了幸福安宁的婚姻。

因此,在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选择带着有关他的回忆,在台湾安度晚年。

孟小冬:我算丫头还是女友,杜月笙脸上浮笑,立即撑着病体办婚礼

晚年孟小冬与好友

她也没有忘记杜月笙逝世前的嘱托,不再登台演出,每日除了遛遛狗、养养花,就是和前来探望的好友们一起闲聊。

偶尔有慕名前来,希望得到指点的梨园弟子,孟小冬也愿意倾囊相授、毫不藏私。

年轻时那个孤傲、不可一世的孟小冬似乎早已化成了泡影,唯独在病床前,还隐隐有着曾经倔强的影子。

大约是见多了杜月笙晚年日日不停的药物与治疗,也许是早就对自己波澜起伏的一生不再留有遗憾,疾病缠身的孟小冬并不愿意接受治疗。

她只想在最后,体面地离开这个眷恋了数十年的人世间。

正如她晚年时时提起的一句话一般:

“一切都过去了。”

那些少年的惊艳时光、天真的爱情岁月,还有那个风华绝代的孤傲少女,最终都随着时光消逝,只剩下了一个灰扑扑的影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戏照   梅兰芳   病体   戏迷   孤傲   合照   晚年   丫头   婚礼   脸上   演出   舞台   女友   照片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