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两个不生气的大智慧,谁看谁快乐


教你两个不生气的大智慧,谁看谁快乐

网络

从前,有一只青蛙坐在井里,自由自在的生活,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上。

青蛙抬头问:“小鸟,你从哪里来?”

小鸟回答:“我从天上来,飞了很远,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你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头那么大,用得着飞那么远吗?”

小鸟回答说:“你弄错了,天是很大的,无边无际。”

青蛙笑着说:“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了,我是不会看错的。”

小鸟笑着回答说:“你确实看错了,不信的话,你跳上来看看吧。”小鸟说完就飞走了。

人为什么会生气呢?有些人性格自私,肚量小,心理承受力弱,脾气暴躁,会因一点小事大发脾气;人一旦生病,身体的内分泌紊乱,会产生焦虑和强迫症,容易受到刺激而生气;更年期人的激素水平短时间内发生明显波动,同样也容易生气。

做到不生气,有以下两大智慧。

01

生气因为格局太小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没有谁的人生能一帆风顺,,没有谁的人生没有凄风苦雨。每个人都负重前行。

同样的遭遇有人愁眉苦脸,有人乐观阳光,关键在于格局不同。

人的通病是太自以为是,太把自己当回事。

太自重了,就容易跟别人发生争执,气也就来了。

争来争去,毫无意义,即浪费时间,又消耗体力,还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

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知识有层次差距,小知不了解大知,小年不了解大年,凭什么这么说?

朝菌生于阴湿,死于暴晒。一月分四相:晦朔弦望。朝菌晦日生,朔日前死;朔日生,弦日前死。

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只活两季,它根本不知道四季,这是小年。

一个人格局太小,执念太深,每天斤斤计较,永远看不到世界有多美丽。

格局大了,事儿就小了。

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庄子的故事里,那些天生残疾和后天肢体不全的人,乐观的做着各种事,养活自己和家人。

人有先天不足和后天不顺,每个人天赋相貌各异,但都要自己站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古语说:“求人不如求己。”“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自己有不如怀里揣着有。”

一个鼠目寸光的人,见识短浅,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阴暗,怒气就来了。

一个人见多识广,视角宽阔,看到的就是光明和希望,快乐就来了。

与其抱怨,不如积累见识德行,为自己开辟一条崭新的路,快乐前行。

02

快乐来自放过自己

我们常常的不快乐,是排斥自己,内心不能接纳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小看自己。

常常自暴自弃、妄自菲薄;常常觉得自己是无用的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比别人低一等,有时甚至走路也抬不起头。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没有人能真正打败你,除非你自己打败自己。

《心经》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心中没有光明,走到哪里都是黑暗。

心是指路明灯,心中的灯塔不灭,我们就永远有前进的动力,才能走得更远。

《金刚经》里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相。

凡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世间万物,原本没有可以追求的形象。

无我相:不被自我绑架;

无人相:不被别人绑架;

无众生相:不人云亦云,不被众生言语捆绑;

无寿相:根本不存在时间,凡夫因无明误解。

把自己从我执中剥离出来,我是什么?别人骂我是猪、是狗、是王八蛋,可我还是我,何必生气呢?

人们不高兴还与习惯有关:小时候大人总说,不听话了,让老回回抱去;不听话了,就不管你了;不听话了,就把你送给别人了……

长大后,虽然知道这是大人吓唬的,但心里总有恐惧感。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骗我、贱我,如何处之?

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所有的不快都是心的不快,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也就是修心。

“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修得一颗菩提心,找到自己不快的原因,想想自己究竟和谁做斗争,能争来什么?有好处吗?

我们不了解别人的世界,别人也不了解我们的世界。学会换位思考,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走出内耗,打开眼界,增大视角,开阔胸怀,改变执念,让心始终充满阳光。

思想开阔了,心也就愉悦了,快乐就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无明   朔日   生气   快乐   拾得   小年   小鸟   青蛙   格局   两个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