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老年人总是凌晨2,3点早醒?或“心肾不交”,及时调养

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因为身体消耗减少和机能下降的缘故,睡眠时间相对比成年人要短很多。平均在5到6个小时左右。但另一方面,有一些老人的睡眠时间却出奇的短,往往在凌晨2到3点就会醒来,对正常的生活规律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到了冬天,老人2,3点早醒的情况,还会更加普遍。

而中医认为,“睡眠是身体五脏调和的象征”,如果身体五脏六腑运转协调顺畅,生理情况平稳,睡眠质量自然也能提升。反之,如果身体五脏调和不畅,互有冲突,不适症状频繁,自然睡眠情况也很难有所保障。而在人的五脏中,心脏和肾脏,可能存在的潜在冲突更大,老年人年纪增长,器官功能下降,出现“心肾不交”,继而导致冬季早醒情况频发,也就会变得非常普遍。

一到冬天,老年人总是凌晨2,3点早醒?或“心肾不交”,及时调养

什么是“心肾不交”,为何老年人的早醒和它有关?

所谓的“心肾不交”,顾名思义,指的其实就是心脏和肾脏之间互有冲突。在《素问·六微旨大论》的记载中:“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就是代指“心肾不交,水火不济”的主要情况症状。

两者的冲突,和老人的早醒有什么关系?上文我们有提到,中医认为,人体的睡眠状态,和五脏六腑的调和有着密切的关系。心脏主管升阳且通血,是向阳,向火的器官,心气下行,将血气和阳气融入到身体的各个器官提供基本的运转能量。

肾脏主阴,有疏通利水,通掌代谢的效果,为了更效率地运转身体津液水力,肾气理应“上行”。

在正常情况下,心气降而供阳,肾气升而养阴,两者阴阳结合,共同形成身体调和的情况,人的睡眠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但对于老人来说,因为年龄增长,身体器官机能下降,正所谓“心气不降,肾气不升,二者互不相交”,导致身体的阴阳失衡,得不到足够的调和,负面症状蓄积,不适症状出现,睡眠质量也会下降,继而造成早醒的症状出现。明代著名中医周之干在《慎斋遗书》也提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由心气之降。”说的也是类似的道理。

而在冬天,环境干冷,寒气入体,不仅会导致身体损失津液,同样也会进一步影响到阴阳调和的形成。老人“降心气,升肾气”的过程也会遭受到进一步的阻碍。因此老人冬季早醒的情况,也会更加普遍。

因此,引起老人阴阳失调,继而早醒的情况,多于老人年龄增长,心力,肾力有所不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想要尽量避免早醒的情况再次发生。做好一定的养心,养肾工作,非常重要。

一到冬天,老年人总是凌晨2,3点早醒?或“心肾不交”,及时调养

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地养肾,强心?

先说养肾:肾主水利,掌管津液,因此,养肾更多的要以水为主,平日里增加水分的摄入,帮助身体水力循环调节,就能通过降低肾脏负担,促进代谢的方式,达到养生的效果。

另外,一些有利于疏通疏水的食物,也是养肾的好选择,比如木耳,山药,黑豆等等,非常推荐老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尝试。

再说强心:心脏是身体血气和阳气的输送源头和汇总根本。养血,养阳,其实就是养心的主要方式。

在日常饮食中,补充例如瘦肉,羊肉,红枣,枸杞等食物,养血滋补,提升心气。并且养成适当运动的好习惯,“动则生阳”,阳气和血气均有旺盛之相,养心的效果也会更好。

不仅如此,心脏也是情绪的联系体,日常负面情绪过多,同样会影响到心脏的运转活性。因此,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能忘了乐观,保持豁达,快乐的心情,也非常重要。

一到冬天,老年人总是凌晨2,3点早醒?或“心肾不交”,及时调养

最后,仍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阴虚则阳亢,水旺则火虚”,想要身体健康,彻底杜绝早醒的情况发生,老人身体内的阴阳平衡也是关键。因此,在养心和养肾的过程中,切莫找补过度,反而过犹不及。找到日常生活中阴阳调节的平衡,有规划地调理养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资料:

[1]:《慎斋遗书》周之干

[2]:《“心肾不交”理论探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姚涛; 胡志希; 李琳; 钟森杰; 杨梦,2019-01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津液   心气   养心   肾脏   老年人   阴阳   症状   心脏   冬天   老人   身体   情况   凌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