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正式服软认输,中国发出黄金新信号,万亿资金或将涌入中国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2月1日在国会做证时表示,美国顽强的高通胀率及新变种病毒会加剧对供应链的潜在冲击。目前看来,推动通胀上升的因素将持续到2022年很晚,超过此前的预期,并称“现在可以考虑提前几个月结束缩减购债计划”。

美联储正式服软认输,中国发出黄金新信号,万亿资金或将涌入中国

鲍威尔在听证会受到尖锐拷问时首次正式承认通胀的转变不仅“不是暂时的”,而且可能是“结构性的”,他表示,“关于通货膨胀,是时候放弃“暂时”这个词了”,这促使投资者加大了对美联储政策紧缩力度加快加大的押注,这使得市场提高了对美联储加息的押注,这更意味着美联储在通胀问题上被打脸,正式服软认输。

这更意味着美联储在当前通胀高企的压力下,在货币利率正常化政策上正式服软,且比大多数投资者设想得要快,这也意味着美联储已经向市场发出美元流动性将由涝转旱的货币新信号,这意味着资金闸门将关紧,钱变贵,随着美元指数震荡上升,在油价推动高通胀的环境下,美元的价格波动将会间接地传递到包括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资产上去,这种外溢效应更会影响到全球市场,不过,按现在的消息来看,流动性缩紧的趋势可能会来得更快。

美联储正式服软认输,中国发出黄金新信号,万亿资金或将涌入中国

比如,虽然,美联储目前正在缩减刺激举措,预计缩减刺激将在2022年中完成,但经济增长强劲,而且通胀率是约2%目标水准的两倍,更是引发了对加快缩减刺激和提早升息的押注。

如果美国劳工部在12月公布的11月就业报告强劲,可能会强化那些认为美联储应更快撤出每月1200亿美元购债举措的观点(高盛称应从每月150亿增加到300亿美元)。正如下图数据所示,虽然,受到新变种病毒的影响,部分分析师已不再急于预测加息时间,但2022年6月加息25个基点已经完全被市场定价,随后的2年期和5年期国债招标需求非常疲软,弱于预期。

美联储正式服软认输,中国发出黄金新信号,万亿资金或将涌入中国

2年期美债拍卖需求非常惨淡

美国商务部在11月25日公布的10月核心PCE数据大涨5%,接近30年来的高点,超出市场预期,而这个被美联储最偏爱的通胀指标继续高于美联储设置目标的两倍以上,美国劳工部的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也较上年同期上涨6.2%(且是连续四个月处于5%以上),创下31年以来的新高。

美联储正式服软认输,中国发出黄金新信号,万亿资金或将涌入中国

甚至,美国达拉斯联储在11月30日公布的对美国得州95家制造商的调查显示,美国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剧,11月份原材料价格指数涨至创纪录水平,整体工厂活动指数略有放缓,但由于生产和新订单指数上升,该指数仍处于高位,这意味着美国的11月CPI料将继续停留在6%以上,这更使得一些投资者押注美联储2022年将不得不被动加息三次,请注意,一些市场反映出,美元借贷成本最早可能将于2022年5月开始上升。

紧接着,受人尊敬的分析师拉塞尔·纳皮尔预测,美国通胀很快将达到7%,将其与10年期美债的1.5%的名义利率相应调整,投资者将获得超过负5.5%的实际收益率,所以,尽管,美联储口头明确表示不可能实施负利率为背景,但其身体很诚实的表现已经反映出在货币正常化政策上彻底认输了。

美联储正式服软认输,中国发出黄金新信号,万亿资金或将涌入中国

正如下面由德意志银行研究员Jim Reid在11月28日所提供的更新报告中的图表所示,目前,美国债券市场中80%的不同期限的美债收益率低于当前的通胀率,实际收益率为负值,这表明美国通胀保值债券(TIPS)自2009年以来相对其他债券的最佳表现可能会面临风险。

美联储正式服软认输,中国发出黄金新信号,万亿资金或将涌入中国

紧接着,摩根大通在11月30日发表的报告中表示若美国在12月3日后因债务上限问题出现技术性违约,可能对美国债券和金融市场产生负面冲击,而美财长也在11月29日在国会作证时警告称,如果未能处理好举债上限问题,将会使美国经济复苏中断。

美联储正式服软认输,中国发出黄金新信号,万亿资金或将涌入中国

事实上,美国前财长姆努钦早在9月25日对CNBC称,美联储应当立即削减资产购买计划,谨防通胀失控,紧接着,前里士满联储行长警告,鲍威尔在通胀问题上处于困境,面临通胀失控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美国通胀正如鲍威尔所警告的那样面临失控,在接下去升至两位数,那么,美国债务成本将在高企的通胀数据下被隐形对冲,降低了美国管理债务的负担,这相当于隐形违约。正是在这些背景下,一些聪明的国际资金已经提前开始从美国的金融市场中转移出来。

美联储正式服软认输,中国发出黄金新信号,万亿资金或将涌入中国

紧接着,美国《货币战争》一书的作者Jim Rickards表示,事实上,自美国次贷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货币分析师们一直在寻找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被重置的迹象,现在的新冠病毒危机无疑将削弱美元,现在的市场正在反馈这个趋势,就当许多人认为黄金在货币体系中的作用结束之际,新兴和欧洲国家正以50多年来未曾见过的速度在囤积黄金,创下了1971年美元与黄金挂钩以来的最高纪录(具体数据请参考下图趋势)。

美联储正式服软认输,中国发出黄金新信号,万亿资金或将涌入中国

据世界黄金协会在11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黄金总需求量达到831吨。2021年前9个月,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增加393吨,比最近五年同期分别增高39%,调查显示,21%的全球央行预计将在2022年继续购金。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国际黄金市场上再次打破沉默发出新信号。

美联储正式服软认输,中国发出黄金新信号,万亿资金或将涌入中国

中国存有世上最大实心金砖重达220公斤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数据还显示,截止9月,中国黄金ETF连续第四个月出现资金流入达到73吨,为有记录以来第二高,9月和8月中国的黄金进口量分别为85吨和76.9吨,7月为67吨,这也使得中国在2021年3月至9月的总进口量达到513吨,同比去年增加达225吨。

美联储正式服软认输,中国发出黄金新信号,万亿资金或将涌入中国

另据上期所二周前提供BWC中文网记者的新数据显示,中国首个贵金属期权人民币黄金期权自去年12月挂牌以来,目前已累计成交达154万手,人民币定价功能初显,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黄金市场上的影响力,另外,截止11月1日,人民币黄金期货也累计成交2715万手,同比增长32.65%。

以上这些黄金信号表明投资者已逐步开始使用黄金期权和期货作为对冲价格风险的工具,并提升服务中国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据路透社援引的新数据显示,目前,外国跨国公司正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额,建立数千家新公司并扩大现有公司,2020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量下降近40%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外资投入规模扩大了10%以上,达到2120亿美元,而2021年以来入境直接投资流入继续加速,第一季度达到980亿美元,几乎是去年第一季度流入量的三倍。

美联储正式服软认输,中国发出黄金新信号,万亿资金或将涌入中国

另外的分析显示,中国债券市场也已经成为全球市场新的避风港,这体现了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投资吸引力,彰显风向意义。瑞银表示,这体现了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会降低货币对追求收益的投资者的吸引力。

按高盛的分析就是因为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进一步扩大,境外机构抢购加仓人民币债券态势正在加快,抢筹布局人民币资产市场趋势明显,将吸引万亿美元持续流入达13万亿美元的中国债券市场中,因中国债券能带来更高的收益和高可靠性,这是吸引外资的核心因素。高盛进一步称,其中有2500亿美元可能来自全球央行,最新的数据正在反馈这个分析。

美联储正式服软认输,中国发出黄金新信号,万亿资金或将涌入中国

对此,富时罗素资深董事一周前向路透社透露,因中国国债价值凸显,国际资金流入中国债券市场的流入总金额将达到1.6万亿美元,消息显示,10月29日,中国国债被正式纳入富时全球国债指数,这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金融持续扩大开放的信心,彰显风向标意义,这也意味着万亿美元资金将涌入中国市场,同时,国际资金的净流入也可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更多的支持。

数据显示,截止11月29日,10月和11月这两个月期间,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整体上涨近1000个基点,11月内最高升值至6.3803,人民币与美元同时走强,这体现了在人民币坚挺的背景下,全球万亿资金正在持续涌入中国市场。

美联储正式服软认输,中国发出黄金新信号,万亿资金或将涌入中国

根据中债登在11月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计算,境外机构投资者10月增持中国银行间债券226亿元人民币,10月末境外机构中债登债券托管余额35,167亿元,境外机构投资者9月增持中国银行间债券884亿元,较8月增量环比增近两倍,并创今年2月来新高;其中当月增持中国国债771亿元,规模创1月以来新高,环比增逾三倍。

我们团队综合路透社监测到的数据表明,从中美利差走势来看,11月中美10年国债利差一度攀高至140bp(基点)附近,后回落至不足128bp附近,维持区间波动,目前仍维持在140bp附近。另一个新消息是,包括摩根士丹利、毕盛资产等部分外资机构也均认为北京证券交易所的问世可能会加速外资投资中国市场的风格变化。(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鲍威尔   中国   通胀   美国   债券   货币   信号   人民币   资金   美元   正式   黄金   数据   黄金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