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员工加班猝死,福报“996”何时休?

又见员工加班猝死,福报“996”何时休?

一边是意气风发地参加广州车展,一边是员工悄然离世,比亚迪的天堂与地狱就在旦夕之间。

如果自家的员工是因为意外的工伤离世,那么比亚迪当然可以旁若无人地尽享新车上市所带来的众星捧月,但该员工的打卡记录,却向我们揭示了比亚迪汽车辉煌背后的“吃人”现实。

又见员工加班猝死,福报“996”何时休?

澎湃新闻报道,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第十一事业部一位36岁的员工王江(化名)于11月5日突然猝死在出租屋中。王江去世后,其亲属从手机中调取了他的工作打卡记录——从10月28日到11月3日,王江连续上了7个夜班,其中6个班工作时长在12小时左右,总的周工作时间超过了72小时。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这也意味着,王江的实际周工作时间相较于劳动法规定的上限,翻了近一倍。

令人遗憾的是,比亚迪猝死员工一事不仅仅是个案,而是发生在众多互联网企业加班猝死事件之后,这不由得让我们反思加班文化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

当加班成为一种“文化”

首先,我们不否认员工上班需要努力,因为这代表着上进、创造财富以及为社会做贡献。但是在企业的鼓吹下,“努力工作”很容易被偷换逻辑,成为加班有理的文化基础。

比如,2019年4月11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内部交流时谈及996时曾表示:“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请问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我个人认为,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这显然是混淆了努力和加班之间的关系,以加班的文化,模糊努力的价值。

又见员工加班猝死,福报“996”何时休?

无独有偶,在马云发表上述言论后一天,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也发文称:”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真正的兄弟一定是一起拼杀于江湖,一起承担责任和压力,一起享受成功的成果的人!“并表示自己创立京东之初“四年的时间,从来没有连续睡眠两个小时以上的!”

从创业的角度,由于企业蕴含巨大的成长空间,创业元老的加班奉献很容易转化成巨大的财富。比如小米官方传记《一往无前》曾透露,小米产品经理,46号许斐“进入小米时28岁,她是放弃短期之内要孩子的想法,毅然决然进入小米的”,在打造MIUI时,“经常凌晨两三点钟下班。”而小米上市后,其也成为5千多名千万富翁之一。

但是由于不掌握生产资料,又没有赶上企业草创期,大部分工薪阶层在和公司的交往中,都很容易成为被剥削的对象。

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无偿“修福报”。

劳动法明确规定,在工作时延长劳动时间时,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但是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白领996工作制专题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对于八成白领来说,加班是常态。其中更是有超七成白领没有加班补贴,“无偿加班”正在横行职场。

更有甚者,无节制的加班,甚至会断送劳动者的生命。除了开头提到的比亚迪员工猝死一事,2020年末的拼多多员工猝死案,也曾引起轩然大波。

东方网报道,2020年12月29日凌晨1:30,年仅22岁的拼多多“多多买菜”业务线女员工张某霏在加班后,和同事一起走路回家的路上突然捂腹,晕厥倒地,经抢救无效去世。

事后,拼多多官方还在知乎发表惊人言论:“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我一直不以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们都可以。”再一次混淆加班和奋斗之间的界限。

为何出现996?

想必让很多人感到好奇的是,为什么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企业置《劳动法》于不顾,公然挑唆“996”文化?这其实可以从行业和技术两个层面找到答案。

首先,在供应链同质化、流量红利紧缩等趋势的带动下,希望在残酷竞争中获得胜利的企业往往都会给员工定下“难于上青天”的KPI数据。

以上文谈到致使员工猝死的拼多多“多多买菜”业务线为例,其“奋斗”的动机来源于市场的红利。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度中国生鲜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3641.3亿元,同比增长42.54%。反观2015年,这一数字仅为542亿。

为了在竞争对手口中夺食,2020年10月,拼多多董事长黄铮在公司讲话中表示:“买菜是个好业务,是个苦业务,是个长期业务,也是拼多多人的试金石”,并表示,公司要“全员开启硬核奋斗模式”。

又见员工加班猝死,福报“996”何时休?

红星新闻报道,“全员开启硬核奋斗模式”后,拼多多设立了众多KPI,比如拼多多的上班时间为11点,迟到一分钟要扣3小时工资;当员工月工时超过300个小时后,系统才会显示黄峥要求的“本分”。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沟通成本变得越来越低,这也为“随时待命”提供了技术基础。

以媒体行业为例,在纸媒行业为例,日更已经算是更新的极限了,如果晚上有突发新闻,也要等到第二天跟紧,第三天上线。反观互联网则可以做到24小时更新,这也使得众多新媒体编辑24小时待命,时刻紧跟热点。

如果说上面两种负面因素,还仅仅让互联网员工“996”的话,那么在技术的推动下,资本家对员工更精确地控制,则使这股“996”开始向传统制造业蔓延。

有媒体报道,南京河西建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给工人配备了GPS腕带,当佩戴该腕带的工人停止移动超过20分钟之后,腕带立即就会给工人发消息:“加油!继续努力!”做到时刻监督工人的工作。

而开头提到的比亚迪员工猝死,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蔓延带来的悲剧性后果。

“996”的时代该结束了

大部分企业追求“996”的逻辑十分清晰:通过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以及公司业绩的飞涨。

但是反过来考虑,不压榨员工,是否就意味着企业会死无葬身之地呢?国外的企业告诉我们事实并不如此。

以连续多年登顶《福布斯最佳雇主排行榜》榜首的Google为例,根据最新办公政策,Google允许20%的员工一直在家办公,并且员工还可选择“混合”模式,一周中,在“他们最适合的地方”工作2天。

又见员工加班猝死,福报“996”何时休?

对此,谷歌CEO皮查伊解释道:“二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切切实实地投资我们的办公环境和创造的文化,好让大家更好地协作。”

如果说因为已经处于垄断地位,Google的政策还不足以说明关心员工可以带来巨大收益的话,另一家创业型美国公司则值得国内初创企业学习。

2015年,美国西雅图Gravity Payments在线信用卡处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Dan Price了解到公司员工收入低之后,主动削减自己的百万年薪,并把员工的最低年薪提升到了7万美元。

一时间,美国媒体纷纷表示:“这就是纯粹的‘社会主义’,它永远不会成功”。

结果六年后,Dan的公司惊艳了所有人——营收翻了3倍,流量翻了一番。七成的员工还清了债务,买下房子的员工是此前的10倍,员工流失率降低了一半。

事实上,即使不看海外的经验,仅从中国市场来看,涸泽而渔的“996”模式也快走到了尽头。

首先,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产业升级,企业不得不面对如何招到人才并留住人才的问题。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新生儿户籍登记人数仅为1003.5万,对比2019年1179万,同比下跌14.89%。这种人口红利的消退已经开始对制造业产生影响,人社部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中,19个都与制造业直接相关。

另一方面,政府也在不断推动企业、工人关系的和谐、高质量发展。

比如2021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明确表示,996工作制严重违反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应认定为无效。而在发生“996”事件后,央媒也屡屡反击资本家。比如在马云的“福报论”之后,人民日报就发表批评称:崇尚奋斗,不等于强制996。

好的一面是,目前头部的企业已经开始自我革命。2021年中,腾讯旗下光子游戏工作室发布通知,表示为了“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将“强制6点下班”。而一直被称为“App工厂”的字节跳动2021年7月也开始废除大小周制度,并推出加班需申请的政策。

归根结底,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追求利润固然是本能,但是这种本能不能以牺牲员工的利益甚至生命为代价。更何况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996”与业绩并不一定成相关。

在充分发挥人才创造性的基础上,去推动公司的持续创新,或许才是维持公司生命力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员工   劳动法   红利   小米   劳动者   努力   小时   工作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