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太空朗读,王亚平面部浮肿,在轨一个月长胖了?

“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他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来自神舟十三号乘组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太空朗读,王亚平面部浮肿,在轨一个月长胖了?

王亚平看起来“胖”了一圈

11月14日,官媒公布了一则神舟十三号乘组发来的一条视频,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和王亚平先后朗读了巴金的《激流》总序节选,这是“从远方传来的诗意”和“宇宙级的浪漫”。

3位航天员“出差”马上满月,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近期也发布了视频,公布了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生活的各种小细节,包括饭后如何收拾“厨余垃圾”、如何在太空漱口等。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三位航天员好像长胖了不少,甚至胖的有些不自然,或者说面部浮肿会更贴切,而且他们在朗读巴金的著作时,声音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好像鼻塞了一样。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太空朗读,王亚平面部浮肿,在轨一个月长胖了?

翟志刚也“胖”了不少

难道他们感冒了?一个月怎么会长这么胖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下面聊一聊这些问题。

他们长胖了吗?

神舟十三号在轨即将满月,三位航天员也已经圆满完成了首次出舱任务,距离返回地面还有五个月的时间,今年春节他们要在太空吃饺子了。

经常关注空间站新闻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三位航天员好像长胖了不少,尤其是他们的脸看起来甚至有些臃肿,到底是胖了还是有其他问题?其实这并不是胖了,而是空间站失重的环境引起的。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太空朗读,王亚平面部浮肿,在轨一个月长胖了?

在距离地面400公里左右高度的空间站里,失重最大的环境特点,王亚平的“冲天辫”就是因为失重造成的。航天员在空间站里可以毫不费力的举起或者移动物体,这种听起来很酷环境,其实给航天员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在地面上,人的血液依靠心脏跳动被输送至全身,尤其要对抗重力输送至大脑,否则大脑就会缺氧。但是到了空间站失重的环境下,心脏输送血液的压力没有变小,但不再需要对抗重力,那么往头部输送血液会更加容易。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太空朗读,王亚平面部浮肿,在轨一个月长胖了?

而且头部的血液也不会自动向下流动,这样会有大量的血液向头部聚集,让航天员的面部看起来臃肿。除了面部臃肿,头部体液过多还会让人闭塞,找个地方倒立起来,你就知道头部充血是什么感觉了!

当然了,这种症状不会一直存在,随着在轨时间的延长,航天员的心脏肌肉会发生轻微萎缩,而且大脑也会发出指令让身体的体液重新分配,血液也会适当减少。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太空朗读,王亚平面部浮肿,在轨一个月长胖了?

也就是说航天员的血液循环系统会为了适应空间站失重的环境而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有一个过程,一旦心脏跳动和血液量达到了平衡,航天员面部臃肿的情况就会缓解。

所以说,三位航天员并非长胖了,而是失重造成的体液分布不平衡,导致面部略显臃肿。

与此同时,面部充血也会造成闭塞,说话声音听起来像感冒了一样,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太空朗读,王亚平面部浮肿,在轨一个月长胖了?

在轨六个月会不会长胖?

既然在轨一个月的面部臃肿是失重造成的,那么他们执行六个月太空任务之后,会不会真的长胖呢?答案是不会,三位航天员会维持一个比较稳定的体重。

首先是饮食方面,能不能长胖跟吃的有关。三位航天员虽然不能在空间站打火锅,但是我国的太空食品有120多种,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吃什么。

太空食品都是经过精心调制的,不仅口味良好、保质期长、营养丰富,而且会根据太空环境可能造成微量元素缺失,适当的往食品里添加营养成分。这些食品能够补充多少营养,有多少能量和脂肪,都是精心配置的,航天员不会因为吃而变胖。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太空朗读,王亚平面部浮肿,在轨一个月长胖了?

其次是身体锻炼,航天员在空间站每天都要进行至少1-2小时的体能训练,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太空失重引起的身体变化,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航天员的心血管机能。每天的身体锻炼就是能量消耗,有利于航天员保持稳定的体重。

另外,航天员每天都有既定的太空任务要完成,我们在视频中看起来轻松的太空生活,其实对航天员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他们在空间站生活并不方便。在这种生活不便和任务压力下,怎么可能轻易长胖。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太空朗读,王亚平面部浮肿,在轨一个月长胖了?

神舟十二号聂海胜太空跑步

总之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在轨6个月也不会轻易变胖,他们每天的生活都会更具身体的各项指标进行安排调整,身体状况会维持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体重也是如此。

他们的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生活六个月,除了前期的面部臃肿,身体上还有很多方面会发生变化,比如肌肉萎缩、骨骼流失等,这些都是失重造成的。

在地面上时,人的身体为了对抗重力,相对应的肌肉会处于紧张状态,比如站立或者行走时,腿部和脊椎的肌肉都是紧绷的。但到了空间站失重的环境下,航天员不再需要对抗重力,上述肌肉组织就会长期处于放松状态,时间一长就会萎缩,比如在躺床上半年之后,下地都无法正常站立。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太空朗读,王亚平面部浮肿,在轨一个月长胖了?

神十二航天员返回地面坐在椅子上

同样的情况还会发生在航天员的骨骼上,腿部、脊椎等部位的骨骼不需要对抗重力,就缺少了应有的刺激,这会让新的骨骼停止生长,从而造成骨骼流失的情况。

研究数据表明,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下6个月,身体的肌肉会萎缩40%左右,每个月骨骼的流失相当于一位老人在地面上一年的流失程度。这也是为什么神舟十二号三位航天员,返回地面时无法站立行走的原因,他们的身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太空朗读,王亚平面部浮肿,在轨一个月长胖了?

不过针对这些问题,载人航天工程的科学家们,都有对应的预防措施,除了在太空食物上精心调配以外,航天员每天的太空锻炼是最主要的。

3位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的锻炼区,每天至少要进行1 2个小时的体能训练,空间站也配备了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以及阻力拉力绳等锻炼器材,航天员通过锻炼可以大大缓解肌肉萎缩以及骨骼流失的程度。

总之,航天员执行长期在轨任务时,身体的很多方面为了适应失重环境都会发生改变,他们的付出是巨大的!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太空朗读,王亚平面部浮肿,在轨一个月长胖了?

结语

神舟十三号在轨即将满月,三位航天员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创造了多个伟大时刻,女性航天员王亚平成为我国首次进入空间站的女性,也是我国首次太空行走的女性,未来她还会继续创造多个“首次”!

在各种“天地通话”视频中,我们都能听到三位航天员“感觉良好”的报告,所以大家完全可以放心他们的身体状况。

不过话说过来,航天员在轨的“感觉良好”只是说一切正常,并不代表他们会感觉舒服,在空间站失重的环境中,不舒服是常态!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太空朗读,王亚平面部浮肿,在轨一个月长胖了?

最后向伟大的航天员们致敬,是他们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创造了一次又一次伟大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神舟   航天员   面部   长胖   太空   空间站   臃肿   骨骼   身体   环境   王亚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