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身边缺少机要人员,徐海东推荐一个年轻人,一干就是40年

毛主席一生嗜好抽烟,但是晚年主席有支气管炎,一抽烟就咳嗽的很厉害,身边的人看着主席不断因为咳嗽而剧烈耸动的肩膀和背部,都很心疼。

主席身边的徐业夫也和毛主席一样喜欢抽烟,有一次主席又点起了香烟,咳嗽了起来,徐业夫从怀中拿出来了自己的四川雪茄,伸到了主席面前,说道:

“主席,试试我这个,劲儿大还不熏肺。”

毛主席看着徐业夫手中的粗长的雪茄笑了:“你这么个洋玩意儿,说不定是个纸老虎!”但是还是接过了徐业夫手中的四川雪茄,试着抽了一根,竟然真的减轻了咳嗽,后来毛主席就开始抽四川雪茄。

毛主席身边缺少机要人员,徐海东推荐一个年轻人,一干就是40年

毛主席嗜好抽烟


毛主席问徐业夫:“你这个雪茄,是哪弄来的?”

徐业夫回答道:“主席,这可不是外国货,是四川的烟农们自己弄的,咱国产的雪茄烟!”

毛主席又端详了一下手中烟灰泛白的四川雪茄:“最近才弄出来的?”

“其实早就有,主席你还记得咱们那阵长征时候过毛尔盖之前不,那个时候我队伍里就有家里是烟农的战士了,他们就自己拿着大叶子卷烟抽,跟外国那些洋货差不多。”徐业夫解释道。

这个在主席身边递烟的徐业夫是何许人等?走过长征路的他又是凭借什么才能陪伴主席晚年?最后他的结局如何呢?


徐海东慧眼识骏马

1930年,鄂豫皖根据地的红一面军开始南下作战,并且粉碎了一次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的围剿,让根据地人民的革命热情高涨,时年只有14岁的徐业夫在革命热情的鼓动下报名参加了红军。

其实早在三年前,只有11岁徐业夫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革命。

在鄂豫皖根据地的岁月里,十四岁的徐业夫历经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四次反“围剿”作战,在战斗中忠勇可靠的表现很快就受到了提拔,后来在1955年授衔时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的徐海东,在当时是红二十五军的军长,徐业夫就在他手下当兵。

毛主席身边缺少机要人员,徐海东推荐一个年轻人,一干就是40年

红军时期的徐海东


徐海东看这个小红军十分机智,在屡次反“围剿”中已经被多次委任了重要任务,就在踏上长征路之前把徐业夫提拔为了自己的机要参谋。(此一说存疑)

1935年3月6日,深受毛主席倚重的古柏牺牲在了广东龙川县,在红军主力开始转移之际,古柏告别了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日子,坚持留在中央苏区作游击斗争,在反“围剿”作战没有失败之前,从1929年主席和朱老总进入寻乌之后,古柏同志一直在毛主席身边担任机要工作。

消息传到延安之后,毛主席亲笔给古柏写了悼词悼念这位工作上的亲密同事和生活中的好友。

1935年11月初,由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和刘志丹率领的红二十六、二十七军组合而成的红十五军团,到达了陕北吴起镇,毛主席和彭老总在陕北甘泉县接见了徐海东和程子华。

跟在徐海东身边的徐业夫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1936年12月底,已经在陕北待了一年有余的徐业夫被自己的军团长写信极力推荐给了身边缺少机要人员的毛主席,开始了和叶子龙一起跟随在主席身边工作的日子,并且一干就是将近四十年。

陕北的日子很苦,但是对于走过长征路的徐业夫来说算不得什么,不同于其他政工干部,徐业夫是上过前线扛过枪的,所以在面对毛主席交给他的工作时,他也以一个战士的态度去对待,并且由于徐业夫走过长征路,上过前线,了解一线战士部队的疾苦,做事忠诚可靠,毛主席也十分倚重他。

毛主席身边缺少机要人员,徐海东推荐一个年轻人,一干就是40年

到达陕北的红四方面军某部


到毛主席身边一年以后,徐业夫就成为了中央军委机要科的重要成员。

关于毛笔字和文笔

徐业夫有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也十分擅长写文章,具体他是什么时候练起来的所长没有找到具体信息,但是作为一个在瑞金苏区十四岁就参军的老红军战士,徐业夫应该不会有机会在早年未参军的经历中受到良好教育。

而1936年担任毛主席身边的机要人员时,徐业夫也才二十岁,1930年参军之后在红十五军团到底参加了什么样的工作才能够进入徐海东的眼,从而被推荐给毛主席的资料所长也没有找到。

考虑到这六年时间里鄂豫皖根据地经历的数次反“围剿”和长达两万五千里的艰苦长征,徐业夫大概也只是像其他红军战士一样接受了基本的教育,会识字。

毛主席身边缺少机要人员,徐海东推荐一个年轻人,一干就是40年

当时部队里的知识学习场面


所以到了建国之后徐业夫能够有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和漂亮的文笔,有一个合理推测就是在毛主席身边当机要秘书的时候练成的。

众所周知,毛主席对于自己身边的普通战士,都很注重他们的文化学习,在延安时期的“8341”部队中,也就是中央警卫团,毛主席就让战士们每天都要抽时间练习毛笔字,作为主席贴身卫队长的古兴远一天更是要写五张。

作为主席身边机要人员的徐业夫自然不应该不识字不会写。

还有一说是在徐海东写给毛主席的信中,夸徐业夫十分有上进心,在部队的这些年里努力学习,写的一手好书法,还很擅长写文章,不论是政治觉悟还是文化基础上,都进步的十分迅速,而且还十分年轻,只有二十岁。

毛主席身边缺少机要人员,徐海东推荐一个年轻人,一干就是40年

长征一景


但是所长依旧没有找到来源出处,只能一并给看官呈上。

网上对于徐业夫的资料真的很少,连家事都没有,他的父母如何,参军之前如何都是一片空白,在叶永烈所著的《毛泽东和他的秘书们》一书中,也没有关于徐业夫到底有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记录。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在毛主席身边练字练文笔,或者说,在红军和共产党的军队中学习。而且对于毛主席来说,这个年轻人最重要的是办事可靠和忠实,还有独特的心思细腻。

工作和国家在第一 但同时幽默和细心也少不了

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徐业夫都一直待在毛主席的身边陪伴主席的工作,即使在和自己的妻子韩群结婚时也只是短暂的请了一个假,然后又马上赶回了主席的身边。没过多久自己的女儿出生了,徐业夫也没有回去看过她,一直没有回家,还是家人从家里寄来了女儿的照片,几经辗转托人送达到需要付徐业夫才直到自己的女儿长什么模样。

毛主席身边缺少机要人员,徐海东推荐一个年轻人,一干就是40年

毛主席办公


有时徐业夫好不容易回家一次,但只要中南海有电话打来,他就会直接离开家回到工作岗位。

徐业夫除了办事可靠之外,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具有幽默特质的人,经常和主席一起两个人在闲谈的时候说笑取乐,有时在工作里也会不时的散发出幽默的火花。

在沈阳解放前夕,徐业夫在电报室里看到了蒋介石飞抵沈阳的情报,高兴的要去朝主席汇报,结果被主席的卫士李银桥拦了下来,李银桥一脸疑惑地问徐业夫:“什么事情这么高兴?沈阳解放了?主席在里边开会呢。”

徐业夫兴奋地说道:“沈阳快解放了!蒋介石到沈阳了!”

毛主席身边缺少机要人员,徐海东推荐一个年轻人,一干就是40年

“微操大师”蒋介石


李银桥一脸疑惑地问道:“沈阳快解放了跟蒋介石到沈阳有什么关系?”

这时主席开完会从屋里走了出来,听到了李银桥的问话,也故意学着李银桥的语气问徐业夫:“对啊,业夫,为什么说蒋介石到沈阳了,沈阳就快解放了?”

徐业夫解释道:“因为蒋介石飞到那,国民党就败到那啊!”

毛主席被徐业夫的解释逗的哈哈大笑起来。

除了幽默之外,徐业夫还是一个非常细心和忠厚的人。

毛主席和民国大学者章士钊有一段不解之缘,毛主席在北京大学当图书管理员的时候曾经去听过章士钊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当时章士钊是北京大学的教授,还是杨昌济的好友,于是逐渐的和毛主席交流多了起来。

章士钊十分欣赏毛主席,并且同意杨昌济对于毛主席和蔡和森的评价,在杨昌济逝世前,曾经给章士钊写过一封遗书:“君不言救国则已。言救国必须重二子。”这里边的“二子”就是毛主席和蔡和森。

当时他们两人正在组织勤工俭学,毛主席给章士钊转达了杨昌济的信,并请求资助,章士钊二话不说就在上海工商界募捐了两万元,一万元交给了当时的华法教育会的秘书萧子升,另一万则交给了毛主席回湖南,毛主席拿到这笔钱之后,就回湖南闹革命去了。

毛主席身边缺少机要人员,徐海东推荐一个年轻人,一干就是40年

毛主席几乎烟不离手


多年以后,1963年年初,毛主席问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她的父亲有没有告诉她,毛主席还欠一笔债款没有还给他。随后,毛主席朝章含之提起了前文的那段往事,最后笑着对章含之说:“行老(章士钊敬称)哪里晓得,这笔钱帮了共产党大忙,你回去告诉行老,我从现在开始要还他这笔钱咯。”

其实毛主席说这件事情,名为还钱实为资助,章士钊作为一个从晚清走来的进步文人,断然不可能接受毛主席的帮助,就连一开始毛主席说还钱的时候,章士钊就表示了拒绝,并且让自己在北京上学的大女儿再次去找了毛主席。

毛主席没有办法,才向章含之说明还债是假,资助是真。

章士钊一生不好钱财,又多散钱帮助他人,所以虽然是大知识分子,但是家中的经济状况并不好。

毛主席让章含之告诉她父亲章士钊:我毛泽东说的,欠的账无论如何是要还的。这个钱从我的稿费中出。

毛主席身边缺少机要人员,徐海东推荐一个年轻人,一干就是40年

毛主席和群众们


徐业夫就被委派了给章士钊送钱的任务,从1963年开始,每年的正月初二,徐业夫都会前往章士钊家中送上毛主席的两千元稿费,一直送了十年。1973年最后一笔欠款还完,毛主席还不罢休,对着送钱回来的徐业夫说道:“本金还完了,该还利息了,这五十年的利息也不知有多少,只要行老还在一天,这钱就一直送吧!”

当时章士钊已经九十二岁高龄,还在策划着想要前往香港和对岸的台湾商讨统一事宜,而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也工作多年,毛主席当时的身体也并不好,七十年代毛主席的工资一个季度只有八百块,全靠稿费支撑。

徐业夫当时在毛主席身边是唯二的两个机要秘书了,就一直劝毛主席:“主席,行老他过一阵子就要去香港了,她女儿章含之也结婚了好久了。”才让主席打消了继续资助章士钊的想法。

不过章士钊在去香港三个月之后,抱病奔走于港台和大陆之间,不幸病逝。

关于燕窝和病痛

毛主席也是出了名的不收礼,即使是外国政要送的礼物,毛主席也从来不把其视为送给自己的,要么放在国库里,要么就放在中央特会室。特会室是专门为中央领导同志管经济的,也管礼品。

毛主席身边缺少机要人员,徐海东推荐一个年轻人,一干就是40年

艰苦朴素是毛主席一直倡导的


前文说的雪茄,1962年古巴代表团来访时曾经给毛主席带过一盒,嗜好抽烟的毛主席一根没抽,一盒连包装都没打开就放在了特会室。

1964年,印度尼西亚开始大规模迫害我国华侨,一时间印度尼西亚的局势风起云涌,有不少华侨都在这次风波中丧命。但是当时的中共中央还是保护下来了大部分,一些侨胞为了感谢北京方面,竟然弄来了重达三十一公斤半的燕窝送给毛主席。

毛主席直接对徐业夫说道:“直接送到人民大会堂去吧,招待外宾正好使得上。”

正值困难时期,作为秘书的徐业夫很希望主席能够补充一下营养,便试探地说道:“主席,要不要家里······”毛主席摆摆手,坚决地说道:“全部送走,一点都不用留。”于是这三十一公斤半的燕窝全部送到了人民大会堂。


作为主席晚年身边唯二的两个机要秘书,本身比毛主席年龄要小的徐业夫却因为癌症在1974年去世了,当时也已经年事已高的主席面对这个消息难过的泪流满面,当年在延安那批跟着毛主席的年轻小伙子们,徐业夫是跟的时间最长的一个。

他早已经在毛主席心中脱离了单纯的秘书地位,变成了主席身边的一个至交好友甚至是亲人。

勤劳可靠,忠实勇敢,心思细腻,虽然他的史料并不详实,但是在主席的晚年处处有他,主席也十分看重他。从偶尔露出的这些一鳞半爪中,我们也完全可以感受出作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和机要秘书的徐业夫,是怎么样一个高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机要   陕北   鄂豫皖   身边   雪茄   蒋介石   红军   秘书   年轻人   主席   人员   工作   徐海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