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新招,新一轮万亿放水?

近日,央行官网发布消息,开启新一轮万亿级放水。


欢呼吧!躁动吧!看看央行过去都干了啥好事:


如果不算精滴细灌,从2008年至今,央行共开了三次闸。


第一轮:2008-2009年


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第一次大规模放水启动,从08年9月开始降息降准,共降息5次降准3次,存款利率下调了1.6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1.5%。


结果:本轮灌水,让因为金融危机而腰斩的房价,正式走上了“失控”的轨道。


第二轮:2011-2012年


缘由:欧洲债务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


降息2次降准3次,存款基准利率下调了0.5%,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1.5%。


结果:让第一次“限购”政策破产,市场开始不再相信限购政策能控制住房价。


第三轮:2014-2015年


缘由:我们自己的经济不太好。


6次降息5次降准,把存款基准利率下调了1.5%,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3%。


结果:房价“发疯”,我们至今仍处在房价发疯的后遗症之中。


所以现在一提放水两个字,不少朋友反应倒是很快,房价要按不住了?大家炒起来!


歇歇吧你!


这次和以往不同,央行创设了一个新的金融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


这个工具的出台,不仅实际效果非常值得期待。更重要的是信号意义——进一步确定中国经济增长的正式换锚。


以前经济增长怎么拉动?房地产、房地产、房地产。而如今,要把以前靠房地产拉动的信贷增长,逐渐转换到新的增长点,新能源就是重点之一。


1、这个金融工具到底是啥?


关于这个新出炉的工具,官方原文表述如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鉴于阅读门槛较高,我们提炼一下:


1)全新工具(过去没有)

2)精准直达(不会跑偏)

3)只针对三个方向(就这么点)


三个方向分别是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具体细分,央行也指了出来,都是一些小而精的行业。


三大重点支持领域

央行出新招,新一轮万亿放水?


碳减排支持工具,本质上就是针对上面这些行业的低息贷款。


如果你的企业有幸属于上述这三大类领域,那么可喜可贺,你向银行申请碳减排贷款,1年期贷款利率将低至3.85%左右。


这个贷款利率对于企业来说还是非常划算的。截至今年二季度,企业从金融机构拿到的平均贷款利率是4.58%。


企业贷款的数额往往又都比较巨大,这就意味着能省一大笔利息。


而央行为了鼓励银行去给这些企业放贷,也给出了相应的政策优惠:


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


例如:某家银行给符合条件的一众低碳企业,贷款了10个亿,那可以向央行申请6个亿的资金支持,1年后按照1.75%的利息还给央行即可,到期后还可以再申请2次展期。


对银行而言,1.75%远低于2.95%的MLF利率,是目前可从央行拿到的“最便宜”资金,因而具有“定向降息”的效果。


俗话说有便宜不占傻瓜蛋嘛。不过目前这个政策,先在部分大行试点,待时机制成熟,再大规模铺开。


碳减排支持工具操作细节

央行出新招,新一轮万亿放水?


2、为什么此时推出这个工具?


三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明显有所上升,PMI已连续两个月处于50荣枯线以下,逻辑上需要政策有进一步的稳增长稳内需措施。


央行在此刻给低碳企业开绿灯,就是让他们能拿到更低利率的贷款。这是在继各类新能源基建政策之后,实打实地精准资金支持。


根据粗略测算,如果这一政策渠道投放畅通,该工具陆续提供的流动性可以达到1.1万亿左右。


另外根据方案设计,央行会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投放碳减排支持资金,这是什么骚操作?为什么这么搞?


过去的时候,央行是先投放基础货币,然后让银行去投放信用。这个模式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时候不太理想。


比如央行将钱给了银行,但如果银行风险偏好比较低,觉得这笔钱放出去会有风险,那么即使这些资金很便宜,银行也未必敢放给实体。这就会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


投放货币是为了促进信用,是为了稳增长,银行不敢放,就让政策初心不再,甚至银行有可能拿去搞同业套利去了。


要规避这个风险,就要强调货币政策的直达性,简单来说,就是要让货币宽松能快速作用于实体。


而“先贷后借”,你可以理解成基本是反过来操作的,也就是说:


首先,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贷款。


然后,在发放碳减排贷款之后,才可向央行申请资金支持。


而且你不能耍滑,针对符合条件企业,要求银行提供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验证。


这种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在央行的行政调控意愿和银行市场化行为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从商业银行角度可以理解为“既要投,还不能乱投”。


这也反映出央行在工具推出初期仍较为审慎,防止其成为“大水漫灌”新的渠道。


总之,当前货币调控面临两个挑战,信用扩张依靠哪个需求引擎?货币传导效率如何提高?


应对挑战,碳减工具未尝不是货币调控转型背景下的一次有益尝试。其精妙的结构设计,或许可以为未来的政策操作提供一些启示。


3、跟我们的投资有何关系?


每一次有这种政策出台,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有没有投资机会?


这还用问吗?


截至2021年3季度,主要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14.8万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9%。


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

央行出新招,新一轮万亿放水?


今年3月易行长明确指出:


“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人民币”。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未来碳中和相关产业,可以拉动的资金规模,是百万亿级起步的!关键是,这个规模是会不断增长的。


很明显,大家都能看出来,新能源即将替代过去地产的作用,成为主要的增量引擎。随着时代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正在变迁。


过去十年,是房地产、三四线棚改、大基建的天下。


未来十年,则是围绕碳中和、碳减排、新能源带来的融资需求。


但是要知道,现在仅仅是开始,每一次的产业变迁,都不是一蹴而就,一定会经历经济增长换锚的阵痛。


这是一条,艰难而正确,漫长而有效的道路。换而言之,对于碳中和、新能源行业,这是一个长期具有确定性的赛道,结构性投资机遇在政策不断支持下会不断凸显。


但是,期间一定伴随着各种不确定性,伴随着各种波动,所以入场的时机非常重要,持有的时间非常重要。


不要把投资搞成投机,投机追求的是一夜暴富,一步登天,但投资更注重长期、稳定、持续的盈利。


更重要的是,一定一定要足够专业。为什么,我们做任何一种投资选择,想要持续赚钱、想要降低风险,前提是什么?前提是足够懂它。


泛泛来看,这个世界上的投资无非就两种,专业投资型和神奇乱投型。


很多人自己炒股,总是隐约感觉在被人耍着玩,其实不用怀疑,就是有人在玩你。


就比如说碳中和概念,什么碳达峰、碳汇、碳监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核证减排量、自愿减排量,随便拽几个名词你就原地蒙圈了,不玩你玩谁。


总之吧,未来可以明确的是,地产、基建在整体经济中的重要性逐步下降,根植于此的传统货币调控模式也日渐式微。无论是基础货币投放机制,还是信用创造的模式,都要跟着改变。


放水模式变了,投资的难度就变了。以前央行放水,房子是热钱的蓄水池。如今,资本市场成了新的蓄水池。面对全新蓄水池,股票和基金愈来愈成为关注的焦点。


但是股票太复杂,建议从基金入手,要是连基金都玩不明白,建议从抱专业机构的大腿入手。投资不是为了找刺激,要么靠自己,要么靠高手,赚能把控的钱,赚心安理得的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央行   新能源   存款   货币   贷款   资金   政策   银行   工具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