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的大作《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柳先生在文章《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开篇就提到:“制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二者缺一不可。”可见柳先生在联想时对技术的重视非同一般,结合联想发展中的技术投入和技术研发,联想的技术创新产品是什么呢?估计所有人都会想到联想机箱,一个融合众多核心科技的产品,确实好用,国内外网友用了都说外瑞古德。


学习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的大作《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后续文中提到:“处理好二者(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关系,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这里隐含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有冲突性,关键时候,必须是要保大还是保小。读到此处,不禁想问一下:贸工技是制度创新还是技术创新,还是兼而有之?


学习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的大作《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随后,柳先生提出:“一种好的企业制度是技术创新的基础”,看到这个小标题,我想,柳先生还是重视技术啊,这明显是要说明企业制度为技术创新服务。果然,柳先生进一步指出:“将技术、信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组织起来,在企业权威的领导下,生产出产品和服务,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要打造优秀产品啊,确实是科技企业的立身之本,但是这突然跳出来的“企业权威”什么意思,企业权威-领导-自身利益最大化,这让人隐隐不安啊。

柳先生在文中确认了联想与国有资本的关系,原文为:“联想是中国科技改革的产物,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11名科研人员创办,起家的资本只有计算所投入的20万元。联想投资人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一开始就给了联想人事权、财务权和经营权,让联想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这为企业形成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奠定了基础。”可以看出,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为了联想的成长可谓殚精竭虑啊,不但给人给钱,还允许联想有足够的自主权,1984年的20万元不是天文数字但也不是小数目啊。

是以,柳先生也表示了联想的决心:决不做任何损公肥私的事,决不能“富了和尚穷了庙”,规定了哪些事情不准做,企业员工应该做什么,这就树立了正气,建立了规范。看看柳先生的底线已经划得明明白白啊,重点啊:决不能“富了和尚穷了庙”。

在总结段落中,柳先生认为高层稳定性很重要。原文:回顾联想十几年发展的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到,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做长期的、有规模的高科技企业”的战略目标,没有领导层的高度稳定和协调,没有一个合理的决策程序和制度上的保证,联想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所以,联想高层的天价年薪是为了高层稳定,这确实如此,赚不到钱谁都想跑,躺着都能赚钱,这高层就是铁打的啊。对此,柳先生还进一步概括为:制度重于技术,或者说,管理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注意,技术不是第一位啊。


学习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的大作《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对于联想初期的技术发展模式,柳先生概括为:主要是立足于 “拿来主义”,扮演国外先进技术的“使用者”,将世界最先进技术拿来用在联想的产品里,通过自身的评测能力和合理的配置来保障用户的使用,靠较低的成本和外国品牌竞争。联系当下的联想,可以说,联想确实是不忘初心啊,在联想的手机、电脑、平板中,“拿来主义”、扮演国外先进技术的“使用者”这些都体现得淋漓尽致,现下的联想还是和当初的联想一样啊,在国外技术体验上保持一致,可谓有始有终。

柳先生对联想的发展轨迹总结为:在联想 “贸—工—技—工—贸”。显然这是技术为核心啊,原文中举例为:核心技术是功能技术中起核心、关键作用的技术,如电脑的CPU芯片和操作系统软件等;将“依托市场发展产品技术,逐步发展核心技术”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建立了有联想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也就是一开始,柳先生就要发展电脑CPU和操作系统啊,联想这高度确实是很厉害。可是,几十年过去了,联想的CPU芯片和操作系统软件呢,应该是秘密研发憋大招。

文末柳先生认为:我们制定了一套迎接未来挑战的技术创新战略,,,,,,以实现使联想成为一个国际化企业的目标。可见,杨元庆一直强调的联想是国际化企业是联想的核心啊,也许前段时间联想准备上科创板又忽然退市也是联想迎接未来挑战的规划之一,为啥呢,因为先假装上市让市场看轻联想,等到后期联想爆发超预期增长,市场反应绝对会直线飙升,或许还会指数级上升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计算所   技术创新   中国科学院   拿来主义   文中   高层   董事   确实   局主席   产品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