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大怨灵之一:死后化身怨灵连杀多人,却被尊称为学问之神

在台湾,文昌帝君是台湾人考前会去祈求的对象,相对的,日本人则会前往各个天满宫参拜,比如说汤岛天满宫、北野天满宫等。这些天满宫都供奉菅原道真。菅原道真是日本的学问之神,其身处平安时代,他不仅是诗人,也是学者、政治家。

然而,如此出身清白的饱学之士,不只是为人崇敬的神灵,却也是日本四大怨灵之一。神灵为何又是怨灵?怨又从何而来?为什么菅原道真会成为怨灵呢?这必须要从他为官生涯的悲剧说起。

日本四大怨灵之一:死后化身怨灵连杀多人,却被尊称为学问之神

菅原道真像

优异文采与政治才能兼备,本应一帆风顺的仕途

菅原道真从小崭露诗歌才华,道真的父亲菅原是善,祖父菅原清公都是文章博士,而道真11岁就会读汉诗,18岁成为文章生,文章生就是在日本官僚养成机构专攻学问的人。简单来说,道真成名非常早,其文采也受到朝中大臣的肯定。

其后,道真在宇多天皇的重用下,开始在朝中任官。宇多天皇由于重用菅原道真、平季长、藤原时平等人,创造了宽平之治的局面。所以,道真在政治上也是一位能臣。

而道真在宇多天皇任内有何建树呢?举例来说,道真考量时局,认为唐朝国内正处于战乱,因此不宜像过去一样派遣唐使。于是从七世纪以来的遣唐使也就此告终。

虽然道真在朝政上有不少贡献,不过,这不代表道真的政治生涯一路顺风。相反,优异文采与政治才能,成为他招忌嫉的主因。

树大招风,招来嫉妒之后不幸的流放生涯

宇多天皇退任之后,皇位由醍醐天皇继承。醍醐天皇即位初期,政治上大多延续宇多天皇,俗话说,树大招风,菅原道真一路崛起,也让朝廷中贵族备感威胁。

藤原氏就是不满道真的主要对手,他们是日本知名的贵族,不仅自身财力雄厚,也常透过婚姻与皇室建立关系。藤原时平正是藤原家的人。

而道真是平民出身,却一路晋升。若以藤原氏的角度来说,道真无疑是个眼中钉,有可能会冲击藤原氏在朝中的地位与权益。

除了藤原氏之外,其他贵族多少也对道真的改革有所不满。朝中有人开始劝道真应该要退休,享享清福。但道真始终不愿意。

其后,藤原时平向醍醐天皇进谗言,说道真有意与醍醐天皇的弟弟一起篡位,醍醐天皇对此信以为真,便将道真流放至九州太宰府。

道真从京都移动到太宰府的费用,不仅都是自费,而且道真在太宰府时期并没有领薪水,朝廷也不给与仆人,在当地也不能从事政治。

如此待遇,对道真而言,大概和死罪差不多,道真只能待在太宰府的净妙院,而且不得外出,两年后在当地病逝。

道真的子女们也被处以流刑,流刑就是将犯人流放到边境或者是海岛的一种刑罚,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这往往让犯人的生活陷入极大困境,并饱受家人亲友离散的痛苦。道真惨死,全家流亡,这对一位能臣来说,真是惨烈的下场。

日本四大怨灵之一:死后化身怨灵连杀多人,却被尊称为学问之神

清涼殿落雷事件

累积甚深的怨念,在死后爆发成落雷

前面谈到,道真之所以会被罢黜,主要是藤原家对他有所忌惮,但其实在道真与时平父亲辈时期,菅原家与藤原家的关系是很深厚的,两家时常以诗歌互相唱和。

藤原时平要修建寺庙时的书状,也是由道真所书写,时平对道真的评价也很高。那为什么藤原时平还要陷害菅原道真?

故有一说是,道真之所以被贬谪,并非全都是藤原时平的意思,而是道真的改革触怒了许多贵族,时平只不过是被推到前面的代表。

无论如何,菅原道真遭遇的苦难和冤屈都是不争的事实,而他的怨恨即将爆发。

道真死后数年,怪事接连出现,就在这数年内,藤原菅根、藤原时平、源光先后因各种原因而死亡。京都接连发生水灾、瘟疫,皇族中有多人因病早逝,种种灾害,皆被视为道真的怨灵作祟。

除了水灾、瘟疫之外,京都也发生严重干旱。为了要祈雨,天皇于是在清凉殿召开会议。就在这场会议之上,突然间,黑云覆盖整个都城,并且降下雷雨。接着清凉殿便遭到雷击,死伤不少人,雷击引起火灾,许多人是被火烧死的,而落雷不只落在清凉殿,过没多久,附近的紫宸殿也落雷。

整个都城那么大,为何偏偏只有清凉殿、紫宸殿落雷呢?怎么那么精准!对此有人说,这就是菅原道真的怨灵作祟、道真可以操控雷击,因此才会瞄准天皇与贵族们的所在地,这就是道真报复的证明。

醍醐天皇虽然在雷击过程中幸免于难,但是亲眼撞见如此触目惊心的画面,也对他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小的影响,加上自己的儿子保明亲王年仅21岁就过世,而两年后,保明亲王的儿子庆赖亲王也过世。种种身心创伤,让醍醐天皇在清凉殿落雷后不到三个月内,便过世了。

由于道真死后,京都多次碰到天灾、人祸,人们相信,这些都是道真传达怨念的作为。在道真死后第二十年,朝廷先是恢复了他的官职,947年,朝廷兴建北野天满宫来祭拜道真。

其后,朝廷更追赠太政大臣称号给道真。其后,历代的朝廷、幕府都非常尊崇他。道真的怨念是否就此弭平?我想,你可以去北野天满宫亲自问他看看,或许他会告诉你答案。

日本四大怨灵之一:死后化身怨灵连杀多人,却被尊称为学问之神

北野天满宫

怨念从何而来?不过是人心的投射

菅原道真的事件,其实可以从很多层面来看,不管是日本史、中国史,都可以看到很多人因为改革而与朝中势力对立的状态,谈到这里,许多人或许会想到王安石。

虽然菅原道真与王安石,在时空、地点上有所不同,但是在改革、面对既得利益者的反抗来说,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王安石并未像菅原道真一样,在死后出现怨灵作祟,而且道真的怨灵所抱持的怨念非常的深,直到朝廷不断地进行补偿,道真的怨灵才不再出现,甚至转化为学问之神。

事实上,中国与日本都各有怨灵的传说出现,两者有共同点,都是生前受到冤屈,但是若能够全盘式地收集各个案例,并且分析其成因、背景,相信能够从其中看出一些中、日文化之的不同之处。

菅原道真的例子,基本上就是受天皇之托改革朝政,但是在改革过程,受到来自反对派的反击,因此被贬谪到边境,最后抑郁不得志,过世后,碰巧京都出现许多异象,人们自然的,也将这些异象与道真的怨灵结合在一起。

所以道真的怨灵,或许也是人们的罪恶感与恐惧结合下的产物。因为犯下亏心事,对道真与其子女有所亏欠,便把清凉殿落雷的恐怖事件,归咎到道真的怨念上。

与其说是道真很恐怖,不如说是恶毒的人心更恐怖,而要补偿的罪咎,终究是要用更大的债来偿还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日本   都城   京都   醍醐   亲王   天皇   朝廷   文采   化身   学问   清凉   贵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