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我说的话当成“耳边风”?—教您如何提高孩子的指令服从度

您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孩子把家长说的话当成“耳边风”,不管我怎么叫他,他好像没听见一样,可是在机构的时候老师说的话孩子就听,而家长喊破喉咙也没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孩子把我说的话当成“耳边风”?—教您如何提高孩子的指令服从度


孩子把我说的话当成“耳边风”?—教您如何提高孩子的指令服从度


孩子把我说的话当成“耳边风”?—教您如何提高孩子的指令服从度

发指令时常见的误区

1.过于啰嗦、复杂的指令


很多家长在下达指令时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现阶段的能力水平,例如:对于低能力的儿童很多家长下达的指令是“把卫生间粉色的毛巾拿给我”对于孩子来说他并不能很好的区辨句子中的成分,孩子既不理解卫生间、也不知道什么是粉色,而整段话中包含了代词、形容词、介词和名词。这样的指令过于复杂,并不符合孩子现阶段的能力水平,所以孩子很自然的忽略了这个指令。


2.重复性的下指令


重复性的发指令是很常见的一个误区,例如:当孩子没有给家长回应时,家长通常会重复性的下指令“不要过去、不要过去了、不要过去”我们下达了很多遍指令,却没有及时的进行辅助,这时我们的指令通常会变成空指令。


3.变动的指令


很多时候家长下达的指令总是变动的,例如:“给我毛巾、把毛巾给我、拿毛巾”这便是变动的指令,孩子每一次听到的指令都不同,所以很难对指令进行区辨,尽管我们下达指令的意思是相同的,但是频繁变动的指令会增加难度。


我们该如何下达指令呢

1.清晰明确地下达指令


明确的指令利于孩子建立刺激区辨,当我们下达的指令是“把卫生间粉色的毛巾拿给我”时孩子不能很好的提炼出句子中的关键字是“粉色的”还是“毛巾”。这时我们可以这样下达指令“拿毛巾”,当我们的指令只对应一个动作时,孩子便可以很好的对指令进行辨别。


2.肯定性的指令


当我们不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时,家长常常会说“不要玩了、不要过去了、别跑”孩子的能力可能对否定句并不理解,所以才会不服从指令。我们也并没有告诉孩子不要这样做了那要做些什么呢?这时我们可以说“过来坐好”或者“换一个玩具玩吧”,肯定性的指令便可以告诉孩子当下我们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3.及时辅助、及时强化


当我们下达指令孩子没有回应时,我们就要及时进行辅助啦。比如:当我们想让孩子拿毛巾但孩子并没有给我们回馈时,我们需要再次下达指令,及时的拉着孩子的手将毛巾拿给我们,当孩子在辅助下拿起毛巾时我们也要及时的给予一个孩子比较喜欢的强化物。可当孩子独立完成指令将毛巾拿起时,我们就可以给孩子最喜欢的强化物啦。只要强化够及时,孩子才会养成较好的习惯,才会更好的执行下一个指令。

牢记这些细节,让指令变得更有效,你学会了吗

#自闭症# #家长必看# #家庭教育# #家里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看我成长ABA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指令   孩子   耳边风   现阶段   卫生间   粉色   变动   毛巾   重复性   家长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