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上世纪我国在战争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少年英雄,在国难当头,他们勇于献身,为党和人民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就有一位14岁女英雄因为立下大功,被毛主席邀请前往天安门参加国庆典礼。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在当时那个年代,无论是谁都会把能够参加开国大典当作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然而这位小姑娘却拒绝了毛主席的邀请,这是怎么回事呢?而毛主席知道后,仍然要见她这是为什么呢?她到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让毛主席一直记在心中呢?

事情要从三大战役结束后说起,1949年2月,当时解放军刚刚用三大战役的胜利,狠狠地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的锐气,然而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蒋介石仍坚持负隅顽抗

他把国民党军队退守在长江一侧的江南,将长江沿岸所有的桥梁船舶尽数摧毁,企图利用长江地利之险来阻碍解放军的前进步伐。

不仅如此,蒋介石为了提前布置好战略要塞以及即将来临的5月汛期,还假意派人来与我军和谈,就是为了达到缓兵之计的目的。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然而这样的诡计,早已被毛主席洞悉,中央军委命令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谭震林、粟裕等人,动员二野(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三野、中原军区以及华东军区共计一百余万人,随时准备渡过长江,歼灭国民党所有势力,继而实现全面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

然而此战,我军虽然有着上百万的人数优势,但国民党也利用装备上的优势,用飞机、大炮和军舰构建出了一支超过70万兵力的超强力量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这给本来就不擅长海战的解放军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然而解放军最后之所以能赢,就是因为它是人民的军队,党和人民永远是站在一起的。

解放军便在长江周边的村庄贴出了告示,想要向老百姓们租借渔船用以过江。当然,不止是船,有懂水性的人来帮忙,他们就更加欢迎了。

长江沿岸的老百姓多年以来,一直遭受着国民党军队与地主恶霸的欺凌压榨。

但自从解放军打到这里后,赶跑了所有反动势力,帮助老百姓们恢复生产,还不取一针一线,让百姓们再次看到了生的希望,因此他们都对解放军十分热情。

这些人中自然也有我们今天要说到的主人公,她有着8个兄弟姐妹,但却没有姓名,只因为她在家中排行老三,便有了“马三姐”的称号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马三姐一家住在安徽无为,世代一直以打鱼为生,但由于以往受到了太多不公正的盘剥,使得她们的生活十分贫困。

听到解放军想要借助村民力量渡江的消息时,马三姐没有多想便急忙回家告知了父母这件事情,并希望能得到父母让她上战场的同意。

此时的马三姐虽然只有14岁,但她自幼帮助家里干活,又看惯了作恶多端的反动势力,因此比我们现代14岁的小孩要成熟得多。

当她看到解放军这支仁义之师时,既感到震惊又充满了钦佩之心,她虽然是一个女孩子,但也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到解放军。

然而马三姐的父母却不同意她的这个想法,一个女孩子家年纪还那么小,上了战场不仅帮不上忙,说不好命都要丢在江里。

马三姐却不以为然,自幼出生在江边的她,不仅通晓水性,更是多次帮家里人出海打鱼,对江里的地形是熟得不能再熟。

然而毕竟是自己的父母,无奈之下,马三姐便和她志同道合的哥哥瞒着父母,偷偷到邻村报了名。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可是马三姐和她的哥哥却发现前来报名的人并不多,因为一旦帮助解放军渡江,他们面临的就将是飞机和大炮,帮助解放军解决吃住问题他们万分同意,可要是把他们赖以生存的渔船和命赔上了,剩下的一大家子人还怎么生活。

渔民们对战争表现得十分畏惧,当然这也属于人之常情。

马三姐看到这样的情形十分着急,便与哥哥参加了动员行动,她不遗余力地向村民们讲述利弊:

好不容易等来了解放军,好日子也马上就要来了,不帮恩人们打跑坏人,难道大家还想回到以前贫苦、受到压迫的日子吗?

村民们在马三姐她们的努力劝说下,终于如梦初醒,不仅筹集出了200多艘船只,还主动向解放军传授划船掌舵等渡江技巧。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渡江战役很快就要打响,经过上级的深思熟虑,解放军准备先用四条船作为突击队,担任渡江部队的先锋。

明眼人都能看出,突击队这个任务异常危险,面对的将是敌人蓄势待发的枪林弹雨,说九死一生也不为过。

很多人都沉默了,但没想到马三姐却坐不住了,她第一个大声说:我家船愿意参加突击队。

首长看到首先出来的竟是一位小姑娘,便赞赏的对马三姐说:“小姑娘你人小胆子不小啊,好志气!”

说着又往四周看了看,“小伙子们呢?大家可不要输给小姑娘啊!”

在马三姐的带动下,许多人也自告奋勇愿意做突击队,于是很快就凑出了4条作为突击部队的船。

但到了晚上任务开始前,正当突击队的解放军准备渡江时,首长看到马三姐还在船上,便告诉马三姐:“战场太危险了,小姑娘你看到枪林弹雨不得吓哭了,还是先回家等我们的好消息吧!”

见马三姐还是不肯下船,首长又说:“你要是不肯下船,那我们就不用你家的船了”。

马三姐虽然不愿失去这个机会,但也只能听从命令下了船。

但是当突击队开始出发时,马三姐趁人不注意,偷偷溜上了船。等船行驶到江面发现她的时候,首长没来得及生气,敌人的炮火就已经向他们袭来。

船只周围的爆炸之声不绝于耳,猛烈的炮火之下,两艘突击队顿时被击沉。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马三姐这艘船上的船员也受了伤,见状,马三姐立刻担任起了掌船的任务。

凭借着多年来丰富的驾船经验以及对周边环境的熟悉,很快就将船上的战士们送上了对岸,他们也成为了第一支登陆的部队,而这艘船也载入史册成为了“渡江第一船”。

更令战士们没想到的是,马三姐不仅驾船厉害,对对岸的地形也十分了解。

凭借着她的指引,解放军战士们找到了敌人设在各地的堡垒和雷区,不仅如此,马三姐还勇敢的与战士们协作,帮忙炸掉了几个碉堡,真可以称之为女中豪杰。

之后渡江战役彻底打响,马三姐和哥哥便一直来回穿梭在长江之上,战斗的几天里,一共来回多少次,载到岸的战士有多少人,马三姐也记不清了。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只知道自己的胳膊上也被子弹擦伤过,但她却感觉不到身体上的痛苦,有的只是帮助解放军的兴奋。

渡江战役结束后,马三姐的哥哥被授予了“一等功”,而马三姐却因为年龄过小没有评上。

但是党没有忘记她的功劳,特别给她授予了“渡江战役特等英雄”的称号,无为县当地人人都知道这里出了个小英雄。后来消息传到全国范围,人人都对她的事迹大加称颂。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体恤爱民的毛主席得知消息后,很想见一见这位小英雄,当面表扬奖励一下她在战斗中做出的贡献,就专门写了一封邀请信,邀请马三姐来参加开国大典。

1949年9月,邮差把毛主席的亲笔信送到了安徽无为县马家坝村,马三姐的父母收到信的时候还不敢相信,自己一个普通渔民谁会给我们家写信呢?

在邮差的解释下,马三姐一家人都大吃一惊,没想到毛主席竟然亲自邀请马三姐去参加开国大典。

街坊邻里都羡慕地看着马家人,然而马三姐却从最初的兴奋中又逐渐冷静下来,放弃了这次去参加开国大典的机会。

周围人都很不解,不知道马三姐为什么不去呢?

理由很简单,村子刚刚结束战乱,百废待兴。家里人都在干活,她不能为了去见毛主席,就丢下父母。而且家里也没什么积蓄,为了节省路费,她只能留在家里干活。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开国大典上马三姐虽然没有来,但毛主席并没有忘记这个小英雄。他在知道马三姐为什么没来的原因后,就感叹着说道:“我得见见她。”

两年后,也就是1951年的国庆阅兵典礼前。毛主席特地又亲笔写了一封邀请函,而且送信的也不再是邮差,而是政府的工作人员。

毛主席知道马三姐之前的顾虑,于是便让工作人员帮她解决问题,还让马三姐跟随工作人员的车一起来。

马三姐知道毛主席竟然还没有忘记她,还为她做了这么多事情,感动得不得了,当场就落下泪来。

就这样,马三姐终于得偿所愿来到了北京。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1949年9月29日,党中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一场国庆宴,周恩来总理做主持。

马三姐作为安徽代表团的一员也参加了这场宴席在这场宴席上,她也终于第一次亲眼见到了毛主席,还作为代表,专门向毛主席敬酒。

马三姐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合,难免会有些紧张,敬酒时连自己的名字都忘记了介绍。

毛主席却在看到她后,笑着说道:“让我猜一猜,你应该就是那位我请了两次才来的小英雄吧?”

马三姐听到后既感动又不好意思,没想到毛主席竟然一眼就认出了她,于是便说道:“毛主席你好,谢谢您邀请我来参加国庆典礼。”

毛主席听后很高兴地笑着说:“英雄敬的酒,我必须要喝啊。”说着便一口干掉了杯中的酒。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马三姐看到毛主席一饮而尽,连忙感动地说:“谢谢毛主席还记得我,谢谢毛主席还记得我”。

又过了几天,毛主席邀请各地代表团一起看京剧,马三姐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安排坐在毛主席的身边。

毛主席握着马三姐的手,亲切的说:“你叫啥名字啊?”

马三姐沉默了一会,回答道:“我没有名字,因为姓马,又在家里排行老三,所以别人都叫我马三姐”。

毛主席听后笑着说道:“这么伟大的英雄,怎么能没有名字呢?”这话说得在场人都乐了出来,马三姐也跟着开心地笑。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第二天一早,正在吃早餐的马三姐看到两名战士来找自己,专门给自己送了一张通行证,说是要邀请她到毛主席的家里去做客。

没一会儿,马三姐坐着小轿车就来到了中南海,刚刚下车,就看到毛主席带着两个女孩笑着迎了过来。

毛主席笑着对马三姐说:“欢迎小英雄来我家做客,我给你介绍下,这是我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随后又对着两个女儿说道:“这位就是渡江战役中年纪最小的女英雄,你们俩可要向她学习哦。”

马三姐笑着跟毛主席的两个女儿一一握手,互相打着招呼。

之后,毛主席又笑着对马三姐说:“小英雄,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给你取个名字吧,叫马毛姐怎么样?名字的第二个字是我的姓。”

马三姐激动得不知所措,毛主席亲切的不像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倒像是个和蔼可亲的长辈,不仅一直没有忘记自己,还对自己十分关照,现在又给自己取名字,于是她感动地直点头。

吃饭期间,毛主席知道马三姐吃不了辣,就专门给她夹好吃有营养又不辣的菜。吃饭后,还专门给马三姐准备了一套衣服,给她过冬穿。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很关心马三姐的学习情况,问她是否愿意留在北京读书。

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条件跟马三姐家乡的比相差十万八千里,但马三姐却委婉地拒绝了。

原因很朴实,因为马三姐此时才16岁,并不想离开家乡,她的父母也需要她来分担家务。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毛主席听到她的理由后,很是欣赏她这种孝敬的孩子。为了鼓励马三姐好好学习,毛主席还专门给马三姐准备了一个笔记本,里面还附上了自己的签名并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马三姐临走前,毛主席还专门再次赞扬她一句,“小小年纪就不怕牺牲,这种精神太不容易了,但以后也不能骄傲哦。”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马三姐对这趟北京之旅十分满足,不仅见到了毛主席,还了解到了毛主席是一个真正关心老百姓的好主席,他值得全国人民的爱戴。

至于毛主席送给她的学习工具和衣服,马三姐一直都舍不得用,她把这些当作珍贵的纪念品。

不幸的是,后来马三姐的家乡发生了洪灾,她的这些珍藏品跟着洪水不知道漂到哪里去了,为此她还伤心了好一阵子。

对于马毛姐这个名字,有人猜测说,这不是毛主席取得,毛主席不会这样把自己的姓加到别人的名字中,更不会起马毛姐这样的名字。

但马三姐后来确实改名叫马毛姐,至于这个名字是不是毛主席取得就不为人所知了。而马三姐跟毛主席见过面的事情却是真的不能再真。

1957年,马毛姐毕业后就投身在新中国的建设之中,在她的工作岗位上留下了辛勤的汗水。

不仅如此,她还十分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写了不少有益于中小学生的报告。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马毛姐也正如毛主席对她说的那样,始终没有因为她与毛主席的关系有过任何骄傲也没有凭借自己获得的功勋谋取任何利益,真正做到了毛主席的要求她做的。

也正因为有了马毛姐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中,始终拥有牺牲精神和为人民奉献的精神的英雄一直薪火不息

毛主席请14岁小姑娘参加开国大典,遭拒绝,毛主席:我得见见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无为县   小姑娘   突击队   长江   首长   不仅如此   战役   解放军   父母   名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