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宇宙你对星系又了解多少,今天就带你进去看看

星系是由几亿至上万亿颗恒星以及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到目前,人们已在宇宙观测到了约1000亿个星系。恒星系或称星系,是宇宙中庞大的星星的“岛屿”,它也是宇宙中最大、最美丽的天体系统之一。它们中有的离我们较近,可以清楚地观测到它们的结构;有的非常遥远,目前所知最远的星系离我们有将近150亿光年。

浩瀚的宇宙你对星系又了解多少,今天就带你进去看看

星系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粗略地划分出椭圆星系、透镜星系、旋涡星系、棒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五种来。星系在太空中的分布也不是均匀的,往往聚集成团。少的三五成群,多的则可能好几百个聚在一起。人们又把这种集团叫做“星系团”。星系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就像我们地球上海洋中的群岛一样镶嵌在宇宙空间浩瀚的气体云中,这样的星系团与星系际气体伸展成纤维状的结构,长度可以达到数亿光年。如此大尺度的星系的群集在广阔的空间呈现为球形。

星系大小差异很大。椭圆星系直径在3300光年到49万光年之间;漩涡星系直径在1.6万光年到16万光年之间;不规则星系直径大约在6500光年到2.9万光年之间。星系的质量一般为太阳质量的100万到1兆倍之间。

星系内部的恒星在运动,星系本身在自转,整个星系也在空间运动。星系具有红移现象,说明这些星系在空间视线方向上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也是大爆炸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据。星系在大尺度的分布上是接近均匀的,但是小尺度上来看则很不均匀。

浩瀚的宇宙你对星系又了解多少,今天就带你进去看看

由于星系离我们十分遥远和光速的有限性,我们可以通过考察距离不同(即年龄不同)的星系来研究它们。例如,仙女座大星云离我们200万光年,我们今天看到的实际上是它200万年前的面貌。同样,当我们观察距离5000万光年的室女座星系团中的星系时,它的光是5000万年前发出的。借助大型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到处于

星系的形成包含了两方面,一是上下理论,二是下上理论。上下理论是指:星系乃由一次宇宙大爆炸中形成,发生在数亿年前。后一种学说则是指:星系乃由宇宙中的微尘所形成。原本宇宙有大量的球状星团,后来这些星体相互碰撞而毁灭,剩下微尘。这些微尘经过组合形成星系。虽然在今时今日,关于星系形成的学问有不少人质疑,但大抵在星系形成研究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已伸展至星系演化方面。

浩瀚的宇宙你对星系又了解多少,今天就带你进去看看

宇宙中的星系主要分成三类:椭圆星系、螺旋星系、不规则星系。

椭圆星系,不论视线的角度如何,都有着椭圆形的外观。它们看似没有任何的结构,而且相对来说星际物质的成分也很少。通常这些星系会有少量的疏散星团与少量新形成的恒星,取而代之的是老年的,与以各种不同方向环绕星系中心,已经成熟的恒星为主。它们的一些性质类似小了许多的球状星团。大部分的星系都是椭圆星系,许多椭圆星系是经由星系的交互作用,碰撞或是合并产生的。它们可以长成极大的体积(与螺旋星系比较),而且巨大的椭圆星系经常出现在星系群的中心区域。星爆星系是星系碰撞后的结果,可能导致巨大椭圆星系的形成。

螺旋星系,螺旋臂的形状近似对数螺线,在理论上显示这是大量恒星一致转动造成的一种干扰模式。像恒星一样,螺旋臂也绕着中心旋转,但是旋转的角速度并不是常数,这意味着恒星会穿越过螺旋臂,螺旋臂则是高密度区或是密度波。当恒星进入螺旋臂,它们会减速,因而创造出更高的密度。螺旋臂能被看见,是因为高密度促使恒星在此处诞生,因而螺旋臂上有许多明亮和年轻的恒星。

浩瀚的宇宙你对星系又了解多少,今天就带你进去看看

不规则星系是外形不规则,没有明显的核和旋臂,没有盘状对称结构或者看不出有旋转对称性的星系。不规则星系密度很小,在全天最亮星系中,不规则星系只占5%。不规则星系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Ⅰ型是典型的不规则星系,除具有前面一般特征外,有的还有隐约可见不甚规则的棒状结构。这类属于矮星系,质量为太阳的1亿倍到10亿倍,也有的可高达100亿倍。Ⅱ型具有无定型的外貌,分辨不出何等组成成分,并往往有明显的尘埃带。一部分Ⅱ型不规则星系可能是正在爆发或爆发后的星系,另一些则是受伴星系的引力干扰而扭曲了的星系。如此看来Ⅰ型和Ⅱ型不规则星系的起源可能完全不同。银河系的卫星系“大麦哲伦云”,属不规则星系。

除了上述的三种主要的类型,还有矮星系、棒旋星系、旋涡星系、活跃星系等。

麦哲伦星云中有什么奥秘

麦哲伦星云由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组成,是银河系的两个伴星系(天文学中把多个星系聚集在一起的,较大的星系叫做主星系,较小的星系称为伴星系),是在北纬20 南天银河附近的两个肉眼清晰可见的云雾状天体。大麦哲伦星云在剑鱼座和山案座的交界处,跨越了两个星座,相当于200多个满月的视面积。小麦哲伦星云在杜鹃座上,相当于30个满月的视面积。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之间相差大约20 。

10世纪和15世纪阿拉伯人与葡萄牙人先后在赤道以南看到了南天星空中的这两个云雾状天体,当时被称为“好望角云”。等到了1521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时,第一次对两个云雾状天体作了精确的描述,后来就以他的姓氏命名。大云叫大麦哲伦星云,简称大麦云;小云叫小麦哲伦星云,简称小麦云;合称麦哲伦云。1912年,美国天文学家勒维特发现小麦云的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利用造父变星测定了大小星云的距离。大麦云的距离是16万光年,小麦云是20万光年。

浩瀚的宇宙你对星系又了解多少,今天就带你进去看看

从我们的银河系看出去,最明亮的是大麦哲伦星云,它是离我们银河系第二近的星系,也是小麦哲伦星云的近邻。大麦哲伦星云是个不规则星系,它有个由年老红色恒星所组成的棒状核心,外面环绕着年轻的蓝色恒星,以及明亮红色恒星形成区——蜘蛛星云。

在南半球看大小麦云,一年四季,它们都高高地悬挂在南天天顶附近,争相辉映,从不会落到地平线以下。就像我们在北半球看北斗七星永远不会落到地平线以下一样。它们是南天的一对瑰宝。可惜的是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看不见它们,在我国南沙群岛一带,也只能在非常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寻找到它们。

麦哲伦星云是银河系的卫星星系,像我们的银河一样,也包括气体和恒星。大麦云属矮棒旋星系或不规则星系,质量是银河系的1/20。小麦云属不规则星系或不规则棒旋矮星系,质量只是银河系的1/100。

麦哲伦星云中的气体含量丰富,中性质量分别占它们总质量的9%与32%,都比银河系的大得多。这表明它们的演化程度不如银河系高。它们的星际尘埃含量比银河系中的少,而年轻的星族Ⅰ的天体则很多,有大量的高光度O—B型星。 1987年2月23日发现大麦哲伦星云中一颗超新星(SN1987A),它的最大亮度是太阳的2.5亿倍,被认为是383年来最亮的超新星。此外,还观测到新星、X射线双星等天体。大麦哲伦星云围绕着银河系的轨道每15亿年转一圈。每到离银河较近时,它的恒星和气体都会在银河系引力作用下发生变化。小麦哲伦星云现在已被撕裂,它的恒星将成为银河系的一部分。大麦哲伦星云最终也将是这种命运。

浩瀚的宇宙你对星系又了解多少,今天就带你进去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星系   麦哲伦   宇宙   银河系   天体   星云   不规则   恒星   椭圆   螺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