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教程|趣味色彩美术课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儿童画教程 趣味色彩美术课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课件活动

1.课程类型 创意写生课程

2.参考课时 90分钟

3.工具材料 素描纸、记号笔、油画棒、水粉或水彩颜料


课程拓展

【观察与讨论】

“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慢慢变冷,树林也在慢慢变幻着颜色。室外观察秋天的树林或欣赏相关摄影图片,颜色与其他季节的树林有什么不同呢?树叶变色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科学小知识呢?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树木大多是绿色的树叶,但是到了秋天,色彩就变得多样起来,有红的、黄的、紫的等等,这是因为植物的叶子主要含叶绿素,使树叶呈现出绿色,但很多树叶同时还含有黄色、橙色以及红色等其色素,到了秋冬季节,天气变冷,植物生理活动减弱,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减少,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在叶面上渐渐显现出来,于是树叶就呈现我们看到的黄、红等其他颜色。

山村秋天的景色有着怎样的色彩倾向?如何用色彩表现秋天的感觉?

秋天的城市,街道公园两旁的枫树、梧桐树、银杏树等叶子的颜色非常醒目,是装扮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如果我们在闲暇时,到郊外、到山村去走一走,秋天的感觉会更加鲜明浓郁。秋天的山村,红叶竞相争艳,成片的彩林随着地势、光线的变化而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空间的变化。树木高高低低,色彩深深浅浅,红橙黄交织出一片绚烂的色彩;蜿蜒流淌的小河,若影若现的山峦,还有三三两两的小房子,白墙黑瓦的民居在金黄叶子的映衬之下,若隐若现,就如中国山水画般诗情画意。


情景描述

关于描述秋景的诗词数不胜数,其中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更是最受欢迎的名句之一,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群山起伏、远近错叠、色彩绚丽、境界辽阔的画面。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简单有趣的方法,来画一幅秋天的风景画吧!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染色的方法,表现出秋日丛林深浅变化的暖色调,体现出秋日浓郁热烈的色彩氛围。

在绘画中,用水彩染色或水粉点画的方法,通过红、黄、橙等不同的颜色,表现出秋日树林深浅层次的色彩变化。在绘画时,要注意画面的布局美感,画面中远近的空间关系。还可以通过添加远处隐隐约约的山峦、树林间蜿蜒流畅的小河,增添画面的色彩对比,烘托画面的意境。

儿童画教程 趣味色彩美术课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添加树林间的小房屋,通过黑白线描与色彩的对比,呈现出丰富的画面效果。

在表现房屋时,要处理好房屋之间的大小、主次、遮挡关系,要表现出房屋村落的造型美感。学习运用简洁的线条对房屋进行装饰,表现出房屋的屋顶、窗户、栅栏等细节,使房屋在简洁的造型中富有线条的疏密变化和装饰的美感。

儿童画教程 趣味色彩美术课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绘画教程



儿童画教程 趣味色彩美术课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准备一张圆形的素描纸或水彩纸

在纸上画出三三两两的小房子


儿童画教程 趣味色彩美术课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用丰富的线条为房子添加细节

比如房屋的瓦片、窗户、栅栏、小路等


儿童画教程 趣味色彩美术课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用黑色或棕色的油画棒

添加出房屋前后的树木枝干


儿童画教程 趣味色彩美术课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用水粉笔蘸取红、黄、橙等水粉或水彩颜料

围绕树干点染出树叶的颜色


儿童画教程 趣味色彩美术课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通过多次的点染使树叶呈现丰富的色彩变化

还可以在树木的空隙间铺染出蜿蜒的小河流


儿童画教程 趣味色彩美术课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最后在画面的远处添加隐隐约约的山峦

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儿童画教程 趣味色彩美术课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丰富和调整画面的细节和整体

我们的作品就完成啦


儿童画教程 趣味色彩美术课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课后点评

在今天的美术课程中,我们学习运用白描加点染的创作技法,表现了一幅意境唯美的山村秋景图,锻炼了小朋友们线条与色彩的运用能力,培养了小朋友们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

在画面的色彩上,小朋友们选取了暖色调中红、黄、橙等丰富的色彩,色彩和谐丰富,体现出了秋日树林绚烂热烈的色彩之美;画面中点缀以三三两两的房屋、蜿蜒流淌的小河,富有意境,体现出了层次与空间感,体现出如中国山水画般诗情画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色彩   秋日   山村   树木   树林   树叶   趣味   画面   秋天   颜色   美术   课程   房屋   教程   儿童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