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邓颖超病重,她写下的遗嘱竟没有人敢去执行

1991年7月27日,昔日雷厉风行、为革命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邓颖超,此时已经被病痛折磨地奄奄一息,连进食也到了非常困难的地步……


邓颖超在生命最后的愿望,是希望自己可以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为了安排她的身后事,她曾经极具细致地用白纸黑字作了安排,但是在最后关头却没有任何人敢去执行。


“七妈,这可使不得,我们接受不了这样的安排,也没有人敢这样做啊!”亲属听到这样的请求都泪流满面。

1991年,邓颖超病重,她写下的遗嘱竟没有人敢去执行


邓颖超——让总理牵挂一生的女子。她被周恩来亲昵地唤作“小超”,并与周恩来总理相濡以沫、携手相伴51年。


那么,一向以大局为重的她,究竟在临终前许下了什么样的愿望?让众人万般为难,不敢去执行她的遗嘱呢?

1.周恩来对她说:“希望我们将来,也像他们两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

看到邓颖超和周恩来的结婚照时,大家心里都会惊呼:周总理真帅!连邓颖超也没想到自己能够和这位国民帅哥携手一生:“当初我觉得他怪漂亮的,我又长得不大好看,没往那方面想。”

1991年,邓颖超病重,她写下的遗嘱竟没有人敢去执行

邓颖超和周恩来的爱情故事,说来话长。


当时在1919年的天津,俗称“民国四大美男”的周恩来是学生们心中的男神和进步偶像。然而,像这样一位多才多艺、帅气聪明的革命先进分子,心中却有着多于常人的考量。


古来干大事者,多胸襟开阔格局高远,周恩来也毫不例外。他很早就投身于革命中,而且在天津爱国活动中也是领头的学生。

1991年,邓颖超病重,她写下的遗嘱竟没有人敢去执行

而头脑清醒、思想独立、绝不依附于任何人的邓颖超,也是在爱国革命运动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星星。


五四运动时,她才15岁,但是她思想先进,勇气异于诸多比她年纪大的人。她虽然个子小,胆子却很大。在学生游行演讲的时候,她第一个冲上讲台慷慨激昂地启发民智。


正在台下的周恩来,却在此时暗暗记住了这个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姑娘:在这个女生身上,闪耀着不一样的思想光芒,是那样精彩夺目。


1920年11月,周恩来远赴法国留学,而留在国内的邓颖超却在从事教师工作。他们当时是纯洁的革命友谊。而且周恩来在当时也有一位交往甚密的女友张若名,连邓颖超也一度认为,自己只是周恩来交流往来较多的妹妹而已。


然而,命运和缘分就是如此的奇妙。

1991年,邓颖超病重,她写下的遗嘱竟没有人敢去执行

当时周恩来的初恋女友张若名也曾是革命先锋人物。但在法国一次公开活动中,张若名的身份意外暴露,她在被逼驱逐出境的压力下,选择了一条安稳的学问之路。这个结果使得二人分道扬镳。


周恩来立志为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在这条道路上荆棘丛生,他未来的一半需要勇气、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他重新审视并及时修正了未来伴侣的标准。他要找的是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可以相扶一生一起上断头台的人。他想起了那个在台上慷慨激昂、热情洋溢的大眼睛女孩邓颖超,也就只有她,一直为共同的理想孜孜不倦地工作着。


在当时内忧外患、波澜动荡的社会中,作为一位甘愿为多灾多难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中的一员,邓颖超那小小的身板中有着大大的能量。她活跃在大大小小的反抗斗争活动中,一同为辛苦的中国民众谋求寻找新的出路。


如果要选一位伴侣,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一位能与他在人生道路上一起为探求真理而英勇就义的人,能携手走过风风雨雨这一辈子的人,那么也就是只有邓颖超才能入得了周恩来的眼。


“当我决定献身革命的时候,我就考虑“,周恩来忆起这段往事,他说,他在心中认定的那位革命伴侣,是可以经受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我是这样选择了她。接着就写信了。”


而邓颖超此时也恍然大悟:“怪不得,你那个时候突然给我写了那么多的信。”

1991年,邓颖超病重,她写下的遗嘱竟没有人敢去执行

这一年多来,一直以为周恩来是把自己当成妹妹的邓颖超,却从未想到,周恩来竟然会寄来一张明信片含蓄地跟她告白。


1923年,周恩来远在法国,他小心翼翼地寄了一张明信片,上面是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的画像:“希望我们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


于是这一封明信片,就随着周恩来的告白发出去了。收到这样突如其来的告白时,邓颖超以为他在开玩笑。他以为周恩来一直把自己当成妹妹啊!但当两人书信往来、鸿雁传情时,那穿梭法国与中国之间的革命般的友谊、坚贞的爱情,在两人心中慢慢滋养着。正是邓颖超身上那股旺盛燎原的星星之火,重新点亮了周恩来内心的感情。


邓颖超的母亲本想让女儿等周恩来回国之后再定这件事,但当周恩来来信催促她时,她没有扭扭捏捏,而是大笔一挥:““我们思想相同,心心相印,”经过这几年来的了解和鸿雁传书,她逐渐懂得了他内心的所思所想,经过慎重思考,她承诺:“愿相依相伴,共同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


从此,他们在一起了,成了一对风雨相伴、至死不渝的革命伴侣。

1991年,邓颖超病重,她写下的遗嘱竟没有人敢去执行

是的,在革命的道路上,他们是非常般配的一对。邓颖超更是明白周恩来的雄心壮志,明白周恩来为民为国愿意奉献他的生命和热忱。1925年,他们在广州结婚了。


往后风风雨雨,五六十年的婚姻当中,邓颖超一直在自己的工作中非常出色,更不曾给周恩来拖过后腿。反而是在国家和人民需要她的地方,做得非常出色和让人敬佩。邓颖超活出了最伟大的女性丰碑。以至于有些网友说,一直以为邓颖超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没想到竟然是周恩来的妻子。


就是这么一对为国为民、志同道合的夫妻,为我们中华儿女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邓颖超甚至在自己的遗嘱里公开表示不愿自己的后辈和家人接受各类优惠优待政策,而是低调地为国家和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可惜,这么好的周恩来总理和邓妈妈却没能拥有自己亲生的一儿半女。这是他们一辈子的遗憾。

2.邓颖超为了革命打掉了孩子,周恩来的话却让人泪目


1919年,邓颖超在五四爱国运动中第一次与周总理相识,他们在这段共同的爱国爱民的运动中,建立起了最纯洁的友谊。


曾经抱着不婚主义的二人,但彼此相知并经过一段时间的互诉衷肠之后,他们成为了一对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在周恩来在法国勤工俭学时,两个人在书信当中聊他们的人生,聊他们的未来,聊国家的现在革命和战争,在这长达250多封的书信来往中,他们在心中都树立了彼此内心相契合的灵魂形象。


1925年,他们在广东对彼此许诺了终身,在婚礼上,提出夫妻之间应该遵循八互:互敬、互爱、互助、互勉、互信、互慰、互让、互谅,周恩来坐在一旁静静地听她讲述,宠溺地看着她。


如果有属于他们的孩子,他们该会多么开心呀!但是,没有料到的是,他们二人中没能拥有自己的孩子。

1991年,邓颖超病重,她写下的遗嘱竟没有人敢去执行


当邓颖超第一次怀孕时,正当北伐战争,因为繁忙的工作让她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去生这个孩子,于是自己到了街上买了一包堕胎中药,擅自做主把这个孩子打掉了。


当时对这件事情毫不知情的周恩来,在了解到真相后,他第一时间不是担心自己的孩子没有了,而是大声痛斥邓颖超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差点让她自己把命搭上了!


他跟邓颖超说:“你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周恩来心痛地说。当他看见邓颖超对自己身体的不顾惜时,内心非常生气。这个女人,甚至为了工作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和肚子里的孩子!周恩来心疼身边的这个傻女人、傻大姐。“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从来不曾说过一句重话的他,希望她可以好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而撂下了狠话:“是我们两个人的后代。”


当邓颖超第二次怀孕时,正值白色恐怖的环境中。因为当时条件有限,难产的邓颖超躲避在产房里呆了三天三夜,孩子生下来就夭折了。这对于周恩来夫妻二人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过度疲劳和紧张,导致邓颖超的子宫没有收缩好,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后面也很难再怀上孩子。

1991年,邓颖超病重,她写下的遗嘱竟没有人敢去执行

邓颖超为此事感到很难过。但是周恩来却宽慰邓颖超说:“只要革命有后,你我无后又何妨?”也就是这样一位胸襟宽广的周恩来总理,让人泪目。

3.最美的情话:“我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可是因为你,我希望有来生。”


他们二人结婚以后,因为工作的原因,二人聚少离多。但即便如此,他们仍非常珍惜在一起的相聚时光。甚至这些珍贵的相聚时光,很多时候是由彼此生病或者卧病在床的空闲时间换来的。


在这漫长的抗争之旅中,周恩来因为在长征过程积劳过多,整整昏迷了三天三夜。邓颖超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着急,本身身体带病却仍然坚持赶到周恩来的身边,陪着自己的爱人一起熬过这艰难的时刻。

1991年,邓颖超病重,她写下的遗嘱竟没有人敢去执行

望着那昏迷不醒的、高烧不退的周恩来同志,邓颖超心中尽管有万千的不忍心和难受,也只能默默地流下了泪水。她知道,她的丈夫是属于这未来的新中国的,她的丈夫是属于这天下的。可是这为着天下的周恩来,也是属于她心头的一块肉。看着倒下昏迷的丈夫,想到他这么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她内心深处的焦急只能自己默默忍受着。


昏迷三天三夜后,周恩来从死神手里挣脱了出来。当他睁开眼睛醒来时,他看见憔悴的妻子在身边,诧异地说;"小超,你什么时候来的?"


就这么一对难夫难妻,在艰苦的长征路上,收获着属于他们宝贵难得而又深刻的幸福时光。在这一刻,他们的手紧紧相握,而他们内心的爱和勇敢却与日俱增。


周恩来总理也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大暖男,他经常称邓颖超为"小超",他更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相处当中,尽量在方便之处给予爱人足够的爱和温暖。

1991年,邓颖超病重,她写下的遗嘱竟没有人敢去执行

他们的感情没有过多的风花雪月,唯有纸短情长。

1991年,邓颖超病重,她写下的遗嘱竟没有人敢去执行


47年正在转战陕北战的周恩来,在中秋佳节之际,抽空给远在晋察冀边区搞土地改革的邓颖超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今日中秋,对月怀人。”而后是一大篇幅的形势报告。可是藏在这里的深意,邓颖超都懂。

邓颖超和周恩来二人,既是在革命中的同志,又是风雨同舟的百年夫妻,他们共同走过了恐怖革命和万里长征,并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相互关怀、相互信任,他们并不畏惧过多的工作需要和战争导致的分离,反而期待重逢的时刻。


周恩来曾对邓颖超说过:“我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可是因为你,我希望有来生。”

1991年,邓颖超病重,她写下的遗嘱竟没有人敢去执行

4.邓颖超的遗嘱,为什么没人敢执行?

邓颖超曾经有一个非常真切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在死时得偿所愿。为了能尽量地达成所愿,她甚至不断与亲属多次沟通,甚至白纸黑色地写下遗嘱,即便这样,当她生命垂危时,她这个遗愿最终没有一个人敢执行……


因为她说:“我请求组织在我病重或者垂危时,千万不要抢救!请让我安静地死去……”


甚至,她曾在1982年11月5日亲笔写下的第二份遗嘱中表示,希望自己在病重时“千万不要抢救”。她不忍心病人和医生都遭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出于人道主义的考量,她非常赞同安乐死的做法。


“七妈,这可使不得,我们内心上接受不了这样的安排,也没有人敢这样做啊!”亲属听到这样的请求都泪流满面。

1991年,邓颖超病重,她写下的遗嘱竟没有人敢去执行

时年86岁高龄的邓颖超先生患着严重高烧肺炎,她住进北京医院后,医生倾尽全力地为邓大姐挽回宝贵的生命。他们更不忍心这位为国为民的革命英雄就这么在他们眼皮底下去世了。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经过努力,邓大姐的胃部被开了一个口子造了一个“胃漏”,又多跟老天爷争取了一年的生命时间。


然而,邓大姐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病魔,在1992年7月10日与世长辞,享年87岁。


1992年7月12日,人民日报全文发出邓大姐的遗嘱:邓颖超要求让自己的遗体解剖后火化、要求不搞告别和追悼会、所有财产上交国家坚决不搞故居和纪念,不要对家属和后辈因周恩来的关系给予照顾安排,公布这些要求就是作为自己已经逝世的消息……


随后,她的骨灰放在周恩来逝世时曾用过的木制简陋骨灰盒,追随周恩来的骨灰去处,一同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

1991年,邓颖超病重,她写下的遗嘱竟没有人敢去执行

“我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可是因为你,我希望有来生。”


周恩来对邓颖超说过的最美的情话,如果有来生,希望周恩来总理可以愿望成真……

1991年,邓颖超病重,她写下的遗嘱竟没有人敢去执行

谨以此文送给我们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遗嘱   周恩来   唯物主义者   断头台   爱国   志同道合   伴侣   身体   孩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