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天才都是夸出来的

家长每天夸孩子一句很重要,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受到家长夸奖和很少受到家长夸奖的孩子,前者成才率比后者高20倍!

要知道,天才都是夸出来的

许多家长和老师都知道:比如今天夸孩子爱吃饭,第二天他越会表现自己吃饭的能力;如果今天夸他爱学习写字,明天他的字准写得更工整;如果今天夸他讲喜欢帮助人了,以后孩子更会乐于助人……孩子很聪明,在受到大人的夸奖时,他不仅心情愉悦,而且懂得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能得到大人的表扬,什么能得到大人的批评。这样,比家长直接对他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效果要好得多。

每天夸孩子一句并不难,但一定要懂得技巧夸孩子,如果夸得不合适,孩子就会感到没有成就感,起不到激励作用。如果夸错了,那反而会引起不良的后果。孩子会把错的当成对的,即使以后你想更改过来都很难,因为孩子的对与错都是从大人的认知中得到的。因此,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断进步。

要知道,天才都是夸出来的

父母怎样做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希望下面的观点能给父母们带来一些启发。

1.表扬孩子要具体

对于孩子来说,表扬不能太笼统,不能简单地用“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真棒”这样的一般赞语,而应对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的细节给予肯定,使孩子知道自己值得表扬的地方在哪里,这样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写完作业后,主动整体自己的书本,并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真棒!。”表扬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棒”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的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形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不良性格。

2.表扬的方式新奇

新奇多变的刺激,容易唤起孩子的注意,容易激发孩子的动机;而不变化的刺激、千篇一律的刺激不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有的父母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表扬的话,孩子听着都麻木了,司空见惯不以为然,激发不了孩子良好的动机。父母使用单一的、不变的、重复的语言去表扬孩子,时间一长,根本起不到激励孩子的作用,有时孩子会觉得家长忽悠自己。

3.表扬要体会过程

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见过程。父母应该引导孩子重视努力的过程而不是成功的结果,激励孩子坚持不懈地努力争取,即便失败了,奋斗的经历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财富。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去洗衣服,不小心水洒一地,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平和下来说:“你长大了自己会做力所能及的事儿非常好,但洗手间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仅更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家长干其他家务。因此即使孩子做得不好,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4.表扬要就事论事

为了培养孩子的一些好习为了培养孩子的一些好习惯,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进步了,就一定要瞅准时机,着力表扬。慢慢地,等孩子在父母的表扬声中养成了习惯时,则需要减少表扬的次数,而且表扬的间隔时间要长一些,直到孩子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或成绩时,再对其给予表扬。只有把握好了这样的节奏,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表扬的作用。

5.表扬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

对孩子的表扬并非是多多益善,表扬也像服药一样,不能随便乱用,它也有使用的禁忌规则。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表扬一定要适度,一定要掌握好“火候”,把握好轻重。

要知道,天才都是夸出来的

心理学认为:“人的潜意识只接受有实质性意义的信息。”比如我们孩子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孩子总喜欢玩一次新奇的事物,比如说插座,当家长在跟我们大喊“别碰它危险!”事实情况是,家长越喊,孩子就越是会去触碰它,孩子的潜意识只接受了“插座”这样的实质性信息,而不是“别”这个信息。根据这个规律,我们不要给孩子一味地贴上“负标签”,孩子做错了一点小事,就训斥他丢人、卑鄙,甚至叫他“小偷”“罪犯”。有个孩子无意间对妈妈撒了谎,这位妈妈不是探明原因从而防止孩子继续这样做,反而把孩子关在门外,声明不要她了,她以后会进监狱等等!家长的本意是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牢记错误,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事与愿违。

所以,抚养孩子,做好亲子沟通,要求家长要切实地改变自己旧有的认知模式,以使沟通变得非常轻松。

有位专家经常和家长朋友们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少需要千百次的肯定,他们的反应大多是很惊讶地“哇”一声,然后问专家是表扬孩子千百次吗?专家回答道:你可以一直这样理解,不过肯定孩子比表扬孩子更进一步,它要求家长不管在任何场合都用心体会孩子的感受,关注孩子,认同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新奇   天才   大人   批评   家长   父母   作用   效果   努力   过程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