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孩子的爱,方式正确了吗?

#健康科普大赛#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卢梭


卢梭的这句话,对每个家长都适用。当一个孩子认为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父母不能给他的时候,他已经废在了人生路上



- 01 - 一定要给孩子最好的 孩子得到的可能是最坏的


还记得前些年震惊整个中国的“留学生机场弑母”案件吗? 他在日本留学五年,期间的生活费和学费都来自于母亲每个月7000元的收入他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给予的一切,从未想过自己24岁的大好年华,完全可以靠勤工俭学来替母亲分担。最后一次,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没钱给他了。他竟然对着前来接机的母亲连捅9刀。




你对孩子的爱,方式正确了吗?


有一句话,叫做穷养儿子富养女,穷养儿子,才能让男孩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有担当,有责任。

富养女儿,才能让女孩,见过世面,不会被他人的小恩小惠迷住双眼。


这句话花花觉得非常有道理的,可在现在,很多父母不管男孩女孩,都在把自己的孩子当太子和公主养着, 整天把再苦不能苦孩子挂在嘴边。其他孩子有什么,自己家孩子必须也要有。一定要让孩子在自己社交圈里不自卑,有里有面儿。这样的不理智的溺爱,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硬是养出来一个富二代。

孩子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只知道,有些东西,只要自己想要,父母就会满足。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欲望也在增长,小时候想要的是你买得起的玩具,长大后是你勉强能负担的电子产品,再后来,攀比心让他开始车子、房子都在问你伸手要。他的价值观里,父母是该为自己包办一切的人。




所以一味的在物质上富养孩子,一味的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只会养出一个没有金钱观念的孩子,只会向父母伸手的孩子。



- 02 - 最悲哀的父母,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却养出来个白眼狼

中国式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是把雷锋精神发扬的淋漓尽致 总是在无私的奉献,无论工作再苦再累,都要将孩子好好的保护起来 希望孩子拥有能给到的最好的生活,希望孩子不为任何事情操心抱怨 但往往事与愿违,这样毫无节制的付出,会让孩子在溺爱中迷失方向




你对孩子的爱,方式正确了吗?

上次花花去医院输液,我对面坐着一个十多岁的男孩,边输液,边玩手机。 妈妈在旁边陪着他,怀里搂着几个月大的妹妹,费力地腾出手端着盒饭,一勺饭一勺菜,喂进男孩嘴里。男孩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饭来了,就张一下口。 可能游戏打到最关键处,男孩摆摆手,示意不吃了,但妈妈还是坚持把饭送到嘴边。因为勺子挡住了屏幕,游戏输了,男孩气急败坏,大声吼道:“走开,都怪你!”一把推开妈妈的胳膊。妈妈一下失去了平衡,盒饭掉在地上,险些把怀里的妹妹也摔了。

邻座大妈看不下去,说:“你这孩子!你妈这么辛苦,要照顾小妹妹,还要照顾你,你怎么不知道体谅你妈?” 这位妈妈慌忙解释:“孩子生着病,心烦。” 十几岁的男子汉,妈妈喂饭,不仅受之无愧,还各种迁怒嫌弃自己的妈妈,多么令人寒心。



你对孩子的爱,方式正确了吗?

在《少年说》中,13岁的男孩李仁志告白父母,感恩“外卖配送员妈妈”引发了“集体泪崩” 当这个胖墩墩、一脸憨厚的男孩登上楼梯,坦然地说:“我的妈妈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梭,她就是一名外卖配送员……” “我希望大家都能给像我妈妈一样的人多一些善意,因为当你打开门的那一瞬间,看见的也有可能是我爸爸捧在手里的‘小公主’。” “妈妈,我觉得你很伟大!”李仁志,是这样评价妈妈的职业的。


同样是十多岁的孩子,有的孩子无视母亲的付出, 而有的孩子则打心眼里爱自己的母亲,更是看到了妈妈工作的辛苦, 这样的孩子,以后一定能有责任,有担当,更能善待他人。



- 03 - 物质的富养只能强壮肉体 精神的富养才有优秀灵魂



中国式巨婴在现在依旧有很大一部分,多半是因为父母的过度宠爱,从小习惯了什么事情都由父母来帮着做,父母也宠着从小不让做任何事情,怕磕着碰着,一旦孩子长大,便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不能独立。从小就没有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永远是一个孩子的状态生活着。等到孩子真正走向社会,没有父母的保护,遇到一点问题就会退缩,不敢面对这个社会。



花花有个大学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巨婴,他的妈妈是个单亲母亲 从小到大,当妈的把任何事情都给他安排的仔仔细细 小到吃饭穿衣,大到他的朋友圈子,他的妈妈都会照顾周到,生怕在外面过的不好 大学毕业后,他工作了不到半年,就说不习惯外面的生活,闹着要回小县城工作 妈妈说:不习惯外面的生活就回来,家里啥都有。他回家后,一直没有工作,天天就是在家里打游戏。时间长了,看着身边的人都在为工作生活忙碌,他越加找不到方向,心里也越加烦躁,甚至迁怒于妈妈。

物质的富养,只会让人在生理年龄和身体年龄上生长成人而精神的富养,才能让这个人真正对家人,对社会有益 父母们应该更多的放手孩子去做,去独立,去尝试,在物质上给予生活的必须,在精神上,给予未来生活的能力。


以色列有个女人,不是什么富豪,也不是什么成功人士,只是在以色列,支着春卷小摊挣钱养家,因为从小在中国长大,她像每一个中国妈妈一样,辛苦上班,孩子放学回来后,她就在给孩子们做馄饨,下面条,一切都围绕着孩子来做。


直到一天,一个邻居训斥她的儿子:“你们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在这看着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 又转过头训斥她:“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


从那以后,她学会了一句话,特别狠心,才能特别爱!


于是,小小年纪的孩子不再待在母亲的羽翼下,而是早早开始学会挣钱养家,帮母亲分担生活,后来她的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领域获得了成功。




你对孩子的爱,方式正确了吗?


卢梭说的对,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花花想说:物质和精神的共同富养,会让孩子得到真正的成长,成为有责任、有梦想、对家庭和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而不是让孩子生活在蜜罐里,不让他尝一丝苦涩。


糖吃多了,孩子就不会感觉甜了,只会感觉腻,自然也不会珍惜,只有吃过苦的孩子,才会明白那些甜蜜有多珍贵。


所以,不要再溺爱你的孩子了,你无私的奉献只是感动了你自己,但是却害了孩子的一生。我们每个人总有一天会老去,孩子也总有一天会面对这世上的风雨 与其让他在那时候束手无措,被社会遗弃,不如,从现在开始,放下溺爱,让他去经历、去成长,去锻炼,让他懂得感恩和奉献,让他在没了你的保护的时候,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懂得,去珍爱身边的一切。他的一生,将在你的不断放手中,完美开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卢梭   孩子   溺爱   物质   母亲   父母   正确   男孩   妈妈   方式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