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各地 小吃简介

德的福鼎肉片
福鼎肉片是一道由精肉、淀粉等原料制成的菜品,是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一种很有名的地方传统名吃,整碗肉片的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香菜之味。

来福鼎的做客的人都要尝一尝福鼎肉片。肉片制作的整个过程都是手工操作。它取料精,工艺巧,味独特。深得人们称赞

福建各地 小吃简介

古田水蜜桃

古田水蜜桃 是福建省水蜜桃的佼佼者,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而闻名省内外。古田水蜜桃栽培历史悠久(始于公元1700年),距今300余年,当地群众自古就有种植水蜜桃的传统习惯和丰富的栽培经验。古田水蜜桃多分布于翠屏湖畔,兔耳岭景区周围,空气清新,气候温暖湿润,优越的生长环境为古田水蜜桃生长提供理想的栽培条件。

福建各地 小吃简介


福州的鱼丸
古时候,闽江之畔有个渔民。一天,有位商人搭他的船南行经商,船出闽江口,进了大海,正遇台风袭击。船入港湾避风时,不幸触礁损坏。修船耽延了时间,粮断了,天天以鱼当饭。商人叹道:"天天有鱼,食之生厌。能不能换换别的口味?"船妇说:"船上粮已断,唯有薯粉一包。"心灵手巧的船妇便把刚钓到的一条大鳗鱼,去皮除刺,把鱼肉剁细,抹上薯粉,制成丸子,煮熟一尝别有风味。 事后,这位商人回到福州,便在城里开设一家"七星小食店",特聘这位船妇为厨师,独家经营"鱼丸汤"。开头,生意并不兴隆。一天,一位上京应考的举子路过此店就餐。店主热情款待,捧出鱼丸。举子食后,颇觉味道极美,便题赠一诗:

点点星斗布空稀,玉露甘香游客迷。

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

店主将诗挂在店堂上,宾客齐来品尝。从此生意兴隆,小店日日春风。"七星鱼丸"也从此得名。

福建各地 小吃简介


泉州的肉

肉粽是福建泉州传统的地方风味小吃,端午节食俗。其选料讲究,配料多样,制作精细,历史悠久,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以独有的风味,享誉海内外。清末民国期间,市区有个"肉粽银",肉粽最为出名,还有市区浮桥头观音亭的许牛制的肉粽,顾客满座。端午节时泉州家家户户备有肉粽,供奉神明先祖。端午节吃肉粽、赛龙舟是泉州传统的风俗。泉州肉粽富有引人品尝的魅力。肉粽以香菇、虾米、芋头粒、栗子、猪肉(或鸡肉)、糯米 等为原料。制作时先把糯米浸后晾干,拌上卤汤、葱头油,放在锅里炒得又干又松,再与红烧猪肉、生栗子搅拌均匀,用竹叶包好煮烂。肉粽要趁热食用,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茸、红辣酱等调料,更是美味可口。

福建各地 小吃简介


漳州 的蜜柚
溪蜜柚原产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是栽培柚类的名品。琯溪蜜柚果大无核质优,适应性强,高产,商品性佳,可谓柚中之冠,平和琯溪蜜柚系福建省平和县著名的地方传统名果,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清朝乾隆年间被列为朝廷贡品,同治皇帝赠赐"西圃信记"印章一枚及青龙旗一面,作为贡品标识和禁令。 平和一中操场据说就是专门种植品质优良的柚子当贡品呈献给清朝皇帝。
南平的建瓯光饼
建瓯光饼是福建建瓯市传统的地方名点。相传原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部队的干粮。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爱国将领,因名光饼。经历500多年的演变,传统品种有光饼、乌糖饼、光肉饼、芝麻肉饼、姜葱饼、虾肉饼、起酥霉肉饼、老爹饼、经魁饼等近10种。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有光饼、光肉饼、芝麻肉饼等3种。

福建各地 小吃简介


三明的沙县小吃
沙县小吃由来,要从夏茂镇讲起,1990年受到“不管白猫黑猫,会抓老鼠就是好猫”的经济潮流的影响,1990年到1992年期间,夏茂人为了致富,想一夜暴富,开始出现全民大赌博,而为了吸引赌资,各种高利贷,日日息,50%日息等都出现了。为了让赌博继续下去,就出现了民间互助会(就是标会,现在还存在)。一般由发起人邀请若干亲友参加,定期举办。参与者每期缴纳“会费”,每期筹集的会款按约定的规则归某位会员所有(也就是谁标的息高,谁拿去)。每人一次,一会一轮回。而很多赌博的人就多弄几个会,拆东墙补西墙,以此来维持赌博的运转,但是,问题开始暴露,有的会头把钱全部卷走,有的人赌博赌的全输光,没钱下会,这样的连锁反应下,悲剧就发生了。不少人被追债,而远离家乡,有的自杀,有的被砍。逃到外地的人,开始为自己的生计奔波,帮人挑沙子、踩三轮车运人等等各种粗重的活。他们在干这些活时,有的发现,吃饭成问题,因为他们找不到一家便宜,又方便的地方吃饭,他们开始怀念家乡小吃,速度快又便宜。不少人就琢磨着开家店,卖这些小吃。没想到还真的火了,就是这些小吃受到不少食客的追捧,使得一部分人不仅还了赌债,而且还赚了不少钱,他们回来告诉自己的亲戚,拖家带口的出去开小吃,在南平福州两地,那时候是小吃做的最火爆的两个地方。刚开始的小吃只有扁肉和面条,那时候戏称扁肉是水泥,面条是钢筋,就是靠着这两样,就使他们开始崭新的生活。后面才慢慢地加入其它小吃品种。小吃风气逐渐蔓延到整个县(因为此时,整个县都受到大赌博的影响,很多人都在寻求出路。) 不过,也因为小吃,一些80后和90后的人受到影响,因为那时流传着一句话:“不会读书,就去开小吃。”有的干脆让孩子不读书,直接跟他们父母去开小吃。也有的,就是父母去开小吃,把子女就放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照顾,有的孩子不自觉,就走上了歧途,可以算是富了一代,害了一代。 沙县政府看小吃业发展如此迅捷,并在1998年10月注册了“沙县小吃”这一商标,开始推行小吃文化。 我可以说是吃皇粮长大的,所以我并没有去开小吃,如今的我算是个白领,钱不算多,而我的小学、初中的同学,有的开小吃回来,那可以叫富得流油。我时常在想,如果我也是初中毕业后就去开小吃,现在应该也算是有钱人了吧!当然只能想想,毕竟知识才重要。 小吃,确实是由夏茂人发起的,作为土生土长的夏茂人,我可以证明这一点,也希望吃沙县小吃的朋友,能记住沙县小吃的起源是夏茂镇

福建各地 小吃简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沙县   古田   福鼎   光饼   小吃   泉州   肉饼   肉片   水蜜桃   福建   简介   肉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