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孩子的内驱力是不是快被你消耗没了?

快来看!孩子的内驱力是不是快被你消耗没了?

来源:6Q教育

作者:6Q付琼

我家姑娘这个暑假自己在泳池里折腾了一夏天,最后竟然自己学会了游泳。

回想她自学游泳的整个过程,我发现她一直都是很快乐且主动的。

从一开始用游泳圈、臂圈,后面用浮板,再到慢慢地在浅水区自己试着憋气,甚至回家也自觉练习憋气换气。

每次都是她自己主动提出想要去游泳了,我们才带她去,从来没有催促过她。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送姑娘去游泳,看到泳池边有个教练在教一个孩子。

然而那孩子却一脸的生无可恋,只是机械地照着做动作,教到最后连教练都不耐烦了。

后来在休息区,我又看到那个孩子,他妈妈在旁边大声说道:“你再不好好学,学不会游泳我就不给你买玩具了!”

当时我突然就理解了那个孩子的生无可恋。

快来看!孩子的内驱力是不是快被你消耗没了?

从我姑娘身上,我发现孩子都是天生爱学习的,因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天生的内在驱动力。

那你肯定想说,既然如此,为什么孩子做作业还需要催?那个孩子也不主动学游泳?

那是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内驱力被父母一点点消耗掉了。

快来看!孩子的内驱力是不是快被你消耗没了?


01、孩子的内驱力是怎么一点点被消耗掉的?

1、物质奖励

有一位老教授退休后,打算在家里做一些研究。

老教授家里有一个院子,种了几棵苹果树,附近有几个小朋友天天到院子里爬树玩,非常吵闹,这让老教授根本无法安心做研究。

老教授赶了很多次,但一点效果都没有。

后来他咨询了一个心理学家,这个心理学家摇头晃脑说了三个字:“给奖励。”

老教授很纳闷,给了奖励,小朋友不是会来得更多、也会更吵了吗?

虽然疑惑,但老教授还是想着“死马当活马医”,照着心理学家的方法去做。

快来看!孩子的内驱力是不是快被你消耗没了?

第一天,老教授和玩耍的小朋友说,你们在这里玩了一天,让我也感受到了快乐,所以我要奖励你们每人1元钱。

小朋友们一看玩耍也能赚钱,非常开心,于是更加卖力地玩。

到了第二天,老教授只给了他们5毛钱,说最近手头有些紧,少给一点吧。

小朋友们就有些不乐意了,不过想想还是有钱赚也就同意了。

又到了第三天,小朋友玩耍过后就等着老教授给钱,可老教授却说最近钱花完了,没有钱给了。

小朋友们一听就不干了,哼,没钱还让我们玩,没门儿,我们走!

就这样,那群孩子再也没来院子里玩过。

快来看!孩子的内驱力是不是快被你消耗没了?

看到这里,相信你也发现了,当孩子的行为与奖励挂钩后,就会根据奖励的变化来改变行为。

当孩子玩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时,没有奖励也很乐意去;

但当玩耍和奖励挂钩后,一旦奖励变少,或者自己不再需要这个奖励,那么动力也就随之消失了。

就像上面提到的不愿意学游泳的孩子,或许一开始孩子是喜欢游泳的,但他妈妈把学游泳这件事跟买玩具的奖励挂了钩,就把孩子的内在驱动力破坏掉了。

快来看!孩子的内驱力是不是快被你消耗没了?

2、表扬

你肯定觉得很奇怪,我们不是要用鼓励教育吗,为什么表扬反而对内驱力有消耗呢?

表扬也分很多种,不正确的表扬方式,反而会适得其反。

比如,当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这样表扬孩子:“孩子,你好棒啊!”

孩子一开始听到这个当然会非常的开心,但是这样的表扬同时也会造成孩子要维持原有成绩的压力,因为他希望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表扬。

而为了维持这种表扬,孩子总是带着压力继续后面的学习,就会感受不到学习本身的乐趣了。

快来看!孩子的内驱力是不是快被你消耗没了?

再比如,孩子本身是对画画感兴趣的,但他每一次画完的时候,我们都是表扬他:“你画得真好!你一定是小朋友中画得最好的。”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更加关注自己的画,关注自己是不是能够得到妈妈的认可,是不是真的比其他小朋友画得好?

如此一来,孩子对画画本身这个过程,以及画画给他带来的那种乐趣,可能就会慢慢消失了。

并且,经常被表扬的孩子往往不敢冒险,因为他们会害怕失去表扬。

经常受表扬的孩子往往会选择更简单的任务,而不敢轻易挑战自己,因为简单的任务容易完成,而完成之后就证明自己是值得被表扬的。

假如他冒险选择了一个有挑战的任务,就会有失败的风险。失败了,也就意味着自己不配得到表扬和认可了。

快来看!孩子的内驱力是不是快被你消耗没了?

3、批评教育

家长期待用批评教育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变和成长。

然而事实却是,越是批评,孩子越是不愿意改变。

最后家长成了孩子眼里的“唠叨鬼”,孩子也越来越失去了成长和改变动力,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批评过后,孩子会有很多负能量,带着这些负能量就像背着沉重的包袱。试问一下,背着包袱怎么能快步前进呢?

经常被批评教育的孩子,会产生一种“我不够好”的自我认知,会越来越自卑。

快来看!孩子的内驱力是不是快被你消耗没了?


02、这个小妙招,激发孩子内驱力

那作为家长要如何做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呢?

答案很简单——欣赏

欣赏跟表扬有什么区别呢?

表扬孩子是看到了孩子的某个行为或是结果之后,父母给他的一个评价语,比如聪明、乖、好孩子等等,关注的是结果。

但是欣赏不一样,欣赏是我们发自内心觉得孩子做得好,给他一个回馈,这个回馈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关注的是过程。

那要如何给孩子一个高质量的欣赏呢?

快来看!孩子的内驱力是不是快被你消耗没了?

1、情绪要到位

比如孩子因为取得了好成绩而特别开心地跟我们分享时,如果我们头都不抬平静地回复他:“妈妈很为你开心。”多半孩子是感受不到我们是真的为他开心的。

但如果我们声情并茂地说:“哇!妈妈好为你开心啊!”同时用信任、肯定的眼神,以及有力量的动作来加以表达,例如拥抱、击掌等。

情绪到位了,我们的情感才能传达到孩子内心。

快来看!孩子的内驱力是不是快被你消耗没了?

2、注重过程的客观描述

比如我们看到孩子的房间比以前整洁了,可以这么对孩子说:

“我看到你的房间有很多变化,不仅被子叠整齐了,书本和玩具也都摆起来,放回柜子上了。”

这样子的客观描述,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看到的,也会知道自己做到了哪些具体的事情,才会得到这样的欣赏。

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关注过程,他会清晰知道获得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自己做对了什么?

这也是在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达成目标的行动力。

孩子会清晰知道自己如果想达到这样的结果,具体需要怎么做?从而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为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负责。

快来看!孩子的内驱力是不是快被你消耗没了?

3、引导孩子从欣赏到自我欣赏

我们欣赏孩子之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欣赏。

例如当孩子考了100分,在欣赏了孩子之后,可以再问一下孩子:

“我欣赏的地方你都认同吗?你欣赏自己做对了什么,可以考了100分的成绩呢?”

这句话可以让孩子去回想自己在这过程中,有哪些方面做得好,就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经验总结下来,下次继续进步。

让孩子学会自我欣赏,那他就可以给自己的驱动机加油了!


快来看!孩子的内驱力是不是快被你消耗没了?

·今日互动话题·

你平时都是怎么欣赏孩子的呢?

欣赏过后孩子有什么改变吗?

评论区欢迎分享你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孩子   憋气   驱动力   心理学家   消耗   小朋友   游泳   批评   教授   过程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