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教爸妈使用智能产品,都没有耐心,这是为什么呢?

每次教爸妈使用智能产品,都没有耐心,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应该都看过类似的搞笑视频

母亲拿着手机,问孩子:“怎么给别人发红包了?”

满脸写着不耐烦的孩子,拖着长音儿说:“哎呀,不是教你好几遍了都,怎么老不会啊!”

母亲原地“爆炸”:“让你办点事费死个劲,看你说话那破态度,不用你行了吧?

唉,小时候都是我一遍一遍地陪你写作业,真是没良心!”

此时孩子开始回忆小时候,妈妈辅导自己作业的场景。。。

本以为是耐心十足的慈母形象,结果是母亲敲着桌子,对着孩子喊:“2+3怎么等于6啊?你不会用手指头数一数啊?”

每次教爸妈使用智能产品,都没有耐心,这是为什么呢?


先跳脱出这类搞笑视频的立意点,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

在帮助父母解决智能产品的使用问题时,真的是一点耐心都没有。而且更“严重”的是,不止我一个人,或几个人这样,而是相对普遍的存在。


我们与父母的带宽不一样了

记得某年跨年演讲上,罗振宇老师讲起一件事。

有次,罗老师去朋友的家里做客,见朋友的小孩子正在屋内写作业。他很是惊讶这个小孩子写作业的方式:一边写着作业,一边玩着ipad,那边还看着电脑。这种“三心二意”的状态,让罗老师赶紧跟朋友“告状”:你这孩子学习这么不认真,都不是一心二用了,你也不管管?


每次教爸妈使用智能产品,都没有耐心,这是为什么呢?


他的朋友则是一脸轻松地回答:嗨,没事,那孩子的成绩好着呢!

罗老师接着在跨年演讲上跟各位观众分析,这种让身为70后的他十分惊讶的现象,他提到了一句:现在孩子的带宽,和我们的不一样了。

同样的,我们与父母的带宽也不一样


每次教爸妈使用智能产品,都没有耐心,这是为什么呢?


在他们还小的时候,物资匮乏不是没有手机没有平板的这般简单,而是吃、住这生存的最基本都难以有较好保障的问题。也许真的像赵本山老师小品里讲的那样: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手电筒么!所以,生存就是头等大事

实事动态似乎也与自己毫无关联,诗与远方那可能更是天方夜谭。不是他们自身条件有限,在周围资源屈指可数的环境下,他们要考虑的是还能多去做点什么,解决全家生计问题。

不像我们,考虑的是开锅后螃蟹不能蒸得太久,否则肉就变老发柴;考虑的是我要多刷音乐视频,这样后台才能判定我的号也是相关领域的;考虑的是《黑神话悟空》游戏又放出了新的预告,这里面到底讲了怎样的故事有着怎样的深意......


每次教爸妈使用智能产品,都没有耐心,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父母长辈的带宽是吃、住、行、工作、收音机、看电视、带孩子、活下去、寄希望于后代,那我们后辈的带宽就是吃、住、行、工作、追剧、刷综艺、打游戏、去旅行、演唱会、知识讲座、逛博物馆、讨论人生的意思、寻找真正的自己......

一旦父母长辈涉足到了他们带宽以外的区域,他们需要从头学起,一遍学不会,两遍记不住。而我们则站在这块区域的很前面,不耐烦地疑惑:我们信手拈来的事情,你们怎么就是记不住呢?


我们的不足一提是父母的全新世界

学过车的人,都亲身经历过与教练相爱相杀的日子。就算没学过的人,也或多或少在视频平台上看过一系列关于学车的搞笑瞬间。


每次教爸妈使用智能产品,都没有耐心,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学员,我们经常会纳闷为什么很多教练总喜欢骂人,动不动就生气!方向盘没打死只转了半圈,左脚抬太快车熄了火,一下子蒙圈左右不分......对,这些在实际路面上都是危险的,可是有没有发现,教练越是揪着你骂个不停,你越容易犯错还不自知!

于是作为学员的我们会这样想:那你不能好好跟我说么?干嘛非要采取大喊大叫甚至骂人的方式?一点耐心都没有!

因为,别说一年之内了,就在那一天之内,同样的知识点、同样的话,教练ta不知道已经对多少个人说过多少遍了。耐心,想想都觉得那是多么奢侈的东西。


每次教爸妈使用智能产品,都没有耐心,这是为什么呢?


父母递过手机问:“怎么转账来着?”这个仿佛是你一出生便会的技能,如同活着就呼吸一般自然的现象,在你反复多次、手把手教过他们之后,好像时间重回了起点,你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而他们仿佛第一次知道这件事,你开始纳闷,于是皱起了眉头,进而你似乎进入了更深层的思考,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然后极其不耐烦地回答他们:“哎呀,不是教过你们好几遍了嘛,怎么还不会啊!”

对于很多父母长辈,当智能产品陆续上市的时候,他们可能早已年过半百。所谓的过了大半辈子的人,智能产品一下子出现在他们早已熟悉的世界,甚至说,是整个取代了他们原来的世界。

新啊,怎么这么新,新到难以让他们同过往的经历经验与其相结合,进而熟悉熟知智能产品。于是,我们,出生于新世界的他们的孩子们,成了他们在新世界里离得最近、看得最清的把手,支撑他们行走于智能产品的新世界里。


每次教爸妈使用智能产品,都没有耐心,这是为什么呢?


但问题是,这些新的东西,对于我们就像吃进去的碳水,能很快转化成糖,成为我们的一部分,类似本能的一部分。父母长辈求知若渴想要寻求的答案,正是我们日常思维行为中,都不被提及的那个问题,甚至我们不把那看成是问题。

离合踩到底再挂挡,不然怎么挂得动,这还用我说吗?

点那个加号里面就有转账,这还用我说吗?

拐弯前先看下后视镜,这用得着我说吗?

点那个放大镜图标就是搜索,这用得着我说吗?

用得着你,即便你不耐烦;用得着你,因为他们不懂,而且他们也不懂查百度、问知乎。


依赖对象的转换

当我再去深究,帮助父母没有耐心的原因时,我突然想到了家里真实发生的事。

姥姥晚年得了抑郁症,经常容易不开心,妈妈和她的姐妹们通过各种真实情况向姥姥阐明,她的生活其实很不错,应该知足常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但每次都能成功被姥姥给驳回。


每次教爸妈使用智能产品,都没有耐心,这是为什么呢?


年龄的增长,加上病情的影响,姥姥原本就有的爱唠叨,似乎也变得强烈了些。于是子女们的耐心,也是日渐减弱,与姥姥对话极其不耐烦,成了习以为常。可每当没好气地和姥姥说话后,他们又后悔不已。

有次,当情绪稳定后,妈妈和她的姐妹们似乎发现了这些矛盾产生的底层逻辑:咱妈老了,但是我们从没有接受过她老的事实。

父母是什么?可能像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坐落在我们的身前,带领我们披荆斩棘地向前。我们可以绝对放心的依靠他们,时间一久,我们发现,我们早已依赖了他们。


每次教爸妈使用智能产品,都没有耐心,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冲锋向前拼搏,就算再坏的结果,我们内心里似乎也有保障,届时他们会高出我们一头来扛住一切;我们向后退去,不论多晚,都有一盏温柔的灯,照亮冒着热气的饭菜,与他们在一起就不会有风餐露宿。

可当有一天,你一抬头,发现你一直依赖的对象,渴望并拼命地抓着你、来依赖你时,你会一时接受不了:怎么变成这样了?不是应该你们带着我向前淌、向前闯的吗?怎么反过来问我?你们自己怎么不学呢?


每次教爸妈使用智能产品,都没有耐心,这是为什么呢?


每当父母求助于我们、我们却不耐烦时,我们就会被告知:想想你们小时候,学走路学说话,你们的家长都多有耐心啊!同理心也不能不耐烦的对他们!

我想说,这样的友情提醒,除了会增添我内心无尽的负罪感之外,真的不太管用,因为我根本记不起来那时候的事啊。

那这不耐烦的现象就无解了吗?不,我觉得这不是一步到位的事情,就像素质提升一样,今天不随手丢垃圾了,明天买票和平排队了,这不耐烦的反应,也需要不同维度的点,去改善。


每次教爸妈使用智能产品,都没有耐心,这是为什么呢?


当老妈问我怎么找人时,我除了告诉她具体操作步骤,我还进行一下知识科普:这个圆圈加一杠,是不是像个放大镜?以后不论在哪,你看到长这样的图案,它就代表搜索的意思。

当老爸问我怎么把人拉进群时,我会用“装腔作势”的语气营造一点轻松的氛围,化解点尴尬,问他:“欸,昨天不是还会呢,你点那三个点......不行,你要自己操作哦!”


爸妈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当年轻父母、当中年父母、当老年父母;同样,我们面对他们来说,也是第一次当孩子,当婴儿、当少年、当年轻人、当中流砥柱。曾经错过的时光,也不必太过于揪住不放;曾经表现出来的不耐烦,也不必太过施加苛责于自己。

比如,下次父母再问你怎么发图片啊,你还是不耐烦的话,那试着从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再开始不耐烦吧。或者,你们有更好的方法施展更多的耐心?可以告诉我来学一学呀~

每次教爸妈使用智能产品,都没有耐心,这是为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新世界   姥姥   长辈   不耐烦   教练   带宽   耐心   父母   老师   孩子   智能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