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透的帝王心术:乾隆为何让张廷玉配享太庙得而复失失而复得?

看不透的帝王心术:乾隆为何让张廷玉配享太庙得而复失失而复得?

太庙

”配享太庙“到底是什么荣誉?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配享太庙”是当时为人臣者的最高荣誉,就是死了以后可以做一个牌位放在太庙内,放在太庙里列祖列宗的神主牌的旁边。这意味着,后世皇帝到太庙里给列祖列祖磕头的时候,顺便给这些人臣也跪了,这是多么高的荣誉啊?

清朝大臣一共有26人享有“配享太庙”的荣誉,其中亲王13人,满族大臣12人,汉族大臣1人。

我们今天讲讲唯一的汉人大臣配享太庙离奇曲折的故事。

五十年超级公务员,三朝元老张廷玉

看不透的帝王心术:乾隆为何让张廷玉配享太庙得而复失失而复得?

雍正漫画版

安徽是一个谜一样的省份,特产有:黄山、“徽商”、超级公务员张廷玉。

张廷玉,安徽桐城人,字衡臣,29岁中进士,家学渊源,他老爹是康熙朝赫赫有名的大学士张英(妥妥的官二代)。

据说张廷玉少年老成,气度沉稳,加上老爹的背后指点,一看就是人臣之像,宰相的好苗子。

张廷玉33岁时(自己争气+老爸的人脉),被康熙皇帝赏识“奉旨侍书南书房”(高级参谋和秘书),张廷玉在康熙朝官至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副部级),官做的不算大,但是打下了很好的政治人脉基础。

雍正即位后,发现张廷玉这个人不错,很能干,就提拔他做了礼部尚书(正部级,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宗教事务局+民族事务委员会,再加办公厅的部分职能,以及国宾馆、人民大会堂等国宴机构的工作),但又不让他去礼部上班,而是留在自己身边“暂襄政务”(皇帝顾问兼首席大秘书)。后来一路开挂,官至首席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挂太子太保光荣称号,实际分管吏部和户部(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简单说管人也管钱,简直就是国家超级公务员、超级大部长。(别称:张部长)

雍正皇帝临死之前,看着自己最宠信两位大臣(张廷玉和鄂尔泰),下了一道遗旨:张、鄂二人,配享太庙!

打铁还要自身硬,“张部长”的真本事

看不透的帝王心术:乾隆为何让张廷玉配享太庙得而复失失而复得?

影视剧里的张廷玉

首先,“张部长”人品端正,清廉、不乱收钱财(碾压一半以上清朝官员)、不养小三(又碾压一半大清官员),张部长在满清官员里完胜。

其次,“张部长”业务能力强,给皇上当秘书真心不容易,皇上口述(那叫圣旨),秘书伏案疾书立马呈给皇帝审阅,皇帝瞅一眼,没错就是朕的意思,传旨下发; 据说张部长几十年如一日,听写能力佳,文字能力强,政策拿捏到位,从未出现差错,深得皇帝信任。

再次,“张部长”非常勤奋,做了50年官,执掌军机处24年,天不亮就上班从来没有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高度自律。

再再次,“张部长”记忆力好,无论对官员履历还是国家法律法度,全都烂熟于心,皇帝每每问起,均能对答如流,极少差错,号称大清朝移动的“活字典”。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张部长”不和皇帝争荣誉,尤其身后之名(这是极少人能悟到的政治智慧,张部长很早就悟到了)。

“张部长”退休,乾隆帝为何反复无常?

看不透的帝王心术:乾隆为何让张廷玉配享太庙得而复失失而复得?

漫画版乾隆

乾隆登基的时候还很年轻(25岁),一个青年独自面对大清朝这么一个巨大的国家机器,说他心里不紧张,恐怕自己都不信。所以,乾隆朝的前十年,乾隆与张廷玉度过了相对和平稳定的“蜜月期”,然而,该来的还是要来的。

乾隆十年(乾隆35岁的时候),一个志向远大的统治者是不会容忍两个超级KOL(网络用语:意见领袖)掌握舆论走向的(鄂尔泰是满族大臣的KOL,张廷玉是汉族大臣的KOL),乾隆皇帝决定要改革了。

说巧不巧,鄂尔泰这一年病逝,乾隆皇帝表面悲伤,心中暗喜,皇帝启用了少壮派讷亲(刚刚30岁)担当首席军机大臣。

张廷玉知道,自己退休的日子到了。

乾隆十三年,张廷玉趁着皇帝心情不错,第一次提出辞职告老还乡。

乾隆一听,心里不爽,心想别人可以退休,你张部长可是“配享太庙”的劳动模范呀,你不能退休呀,你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一次请辞,皇帝不准。

第二天早朝,皇帝给众大臣吐槽,摆事实讲道理,明里暗里地指出张部长请辞是过河拆桥,得了终身荣誉还不知道感恩,让大家不要学他,巴拉巴拉。

张部长吓得半死,好长时间不敢再提退休二字。

乾隆十三年,张廷玉因为两件小事受罚,一件是给皇帝当《御制诗集》御用总编时出现错别字,一件是给去世的皇后写祭文出现错误用词,被内部记过一次并罚俸一年,这一年,张廷玉内心充满了惶恐不安。

乾隆十四年,皇帝偶尔询问:先生最近身体如何?

张廷玉抓紧时机,第二次提出退休,皇帝未置可否。

第二天,乾隆下旨,让先生自行决定去留?

乾隆的内心世界应该是这样的:你老了,你功劳大,我舍不得你,我又想照顾你,怎么办呢?你自己决定去留?你如果说我虽然年龄大了,但是还是想留下侍奉皇帝,我就下旨让你退休。

张部长真的老了,听不出话外音,他写了一份奏折:谢谢皇帝准我退休!

乾隆只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再过十年,我五十大寿,您九十高龄也要再回京,我们君臣再聚。

本来君臣相安无事,谁知张部长为了稳固“配享太庙”的荣誉,竟然请乾隆给一份书面凭证。

乾隆强压怒火,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给你!

乾隆写了一首诗表达了不高兴 ,很不高兴,然后派人送给了张部长。

张部长太开心了,开心的第二天睡过了头,忘了礼尚往来去谢恩,这下捅了马蜂窝。

乾隆暴怒:撤了他的荣誉称号,拿掉“配享太庙”,革去伯爵爵位,给我抄了他的家!

最后一次较量,张部长凭借过硬的两袖清风让皇帝扑了个空,负责抄家的官员哭着回来了,张部长确实清廉,没啥可抄家的。

再过了五年,张廷玉离世,离开了他奋斗五十年的王朝,所有荣华富贵、身后哀荣都没有了,留给他的是一个无比的寂寞,还有一个终身解不开的迷:为何乾隆如此对我?

其实,乾隆皇帝不是针对张廷玉,他针对的是庞大的官僚集团,他最怕的是大臣结党,皇帝永远是孤家寡人,他除了自己,谁也不相信。

不久,乾隆恢复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可惜,张廷立看不到了。

张廷玉的悲剧,从乾隆登基第一天就注定了,张廷玉不明白:这一切的失而复得,都是海市蜃楼,最后都将随风而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乾隆   太庙   雍正   满族   得而复失   心术   失而复得   大臣   清朝   帝王   官员   部长   皇帝   荣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