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1966年的三月,万物尚未复苏,春风还有些料峭,在成都前往渡口市的道路上,一辆疾驰的吉姆轿车格外的引人注目。

这辆车上一共有四个人,除了司机、警卫员和秘书之外,车子的后面还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老人。

坐在车内,除了咆哮的汽车马达声和呼啸的风声外,一片静谧,几乎没有一丁点声音,老人静静地倚靠在后排的座位上闭目养神,他饱经沧桑的苍老面颊上透露着疲劳和困倦。

进口的吉姆轿车、随身配备的警卫员和秘书,如此高级的配置喻示着这位老人的身份不同一般。

彭总,前面就到渡口市了”,突然,一道低沉的声音在安静的车内响起,闭目养神的老人快速睁开眼睛,掀开车帘向外望去,听到叫声就能快速从睡眠中惊醒,这是他在数十年战争生涯中留下的“后遗症”。

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彭总?在当时国内有几个“彭姓”领导能做得上进口的苏联吉姆车,即使有“彭姓”领导能做得上吉姆汽车,又有谁敢被下属称之为“彭总”呢?

彭总这个称谓,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在解放军的军史中永远只属于一个人--彭德怀

车中的这名老人确实就是彭德怀,此时他刚刚就任西南三线建设副总指挥,这次出行就是要前往三线重镇渡口市(今攀枝花)视察。

彭德怀望着车窗外的景象久久不语,沉思一会儿后,沉声道:“先去石棉矿区医院看看。

车子缓缓地停在医院门口,彭德怀在秘书和警卫参谋的陪同下快速走下汽车,直奔医院而去,一番寻找后,彭德怀推开了一间病房的房门。

病房内,只见一位身形伛偻、满头银发的老者静静地躺在床上,面部因常年劳作、日晒风吹的缘故显得十分黝黑,一双眼睛只有一颗还能用。

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老同志,你找谁?”,老人用仅剩的那一颗眼睛上下打量着身穿中山装头戴黑呢帽、突然闯进房间的彭德怀,有些局促不安地问道。

彭德怀笑着回答道:“老哥,我找的就是你啊!

找我?”,躺在病床上的老人一下子愣住了。

对,就是找你”,彭德怀十分肯定地答道。

看着眼前脸色消瘦蜡黄、衣着破烂的残疾老人,彭德怀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再遥想31年前第一次见到老人时的模样,一阵心酸渐渐涌上心头。

往事慢慢在脑海浮现,回想起第一次见到老人时的场景,那还是在31年前的长征路上......

1935年5月12日,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的正确指挥下,四渡赤水后在云南皎平渡成功渡过金沙江,到达四川会理。

在著名的会理会议上,中央红军做出了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到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正确决定。

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看到红军移动的路线,蒋介石立即判断出“中央红军必谋在雅安附近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企图,当即调兵遣将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

一方面,他要求重庆行营主任贺国光调集川军第5路军、第3路军主力向懋功、邛崃、宝兴一带移动并在雅安、芦山、天全一带布防,阻止红四方面军南下。

另一方面,蒋介石紧急命令中央军薛岳部快速渡过金沙江北上,与川康军队相配合,在雅砻江以东、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地区围歼红军。

1935年5月24日,以刘伯承为司令员的红军先遣队在大渡河边的安顺场陷入绝境,前有天险和川康军队阻挠,后有薛岳率领的中央军追击,能否渡河成功,关乎红军的生死安危!

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两岸皆是横断山脉,大渡河从两山对峙之间奔涌而出,地势极为险峻。河底乱石嵯峨,暗礁遍布,漩涡无数,即使水性好的人泅渡也能难达到对面。

当地自古就流传着“五月安顺不渡河”的传说,五月正值大渡河汛期,河面宽达300余米,深约30米,浪高水急,涛声如雷,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天险!

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早在1863年的6月时,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就曾率领部队败退至安顺场陷入绝境,前有大渡河天险,后有清兵追击,只要跨过大渡河,就能逃得生天,但是就在这安顺场,就在这汹涌澎湃的大渡河面前,一代枭雄石达开落得个全军覆没,留下了千古遗憾。

熟知历史典故的蒋介石,也曾放出豪言:“红军一定会做石达开第二!

大渡河真的有那么难渡吗?

其实也不尽然,横渡大渡河前,需要将船逆着水流牵引到上游两里处,由一名经验丰富、熟知当地水文的老艄公掌舵,然后再由十余名船工蒿橹齐施,与水流形成一股合力,使得船体沿着一条斜线驶向对岸。

最为关键的是对岸渡口处有一处石阶,如果船体对不正渡口的石阶,碰到两岸的石壁上,就是船毁人亡了。

找到渡船和船工才是破局的关键。

为了阻止红军渡河,早在红军到来之前,川康军阀刘文辉就已经命令部队将大渡河沿岸的渡船和安顺场附近的房子全部烧毁,不给红军留下任何能渡河的工具。

但是,他们却疏忽了下属的执行力。

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安顺场是大渡河一位守军营长赖执中的家,场镇上一大半的房屋都是赖家所有,当上级命令他将安顺场镇上的房屋全都烧掉时,赖执中阴奉阳违,拒不执行。

同时,他为了方便私会对岸乡镇里的情人,还偷偷留下了一艘渡船。他却想不到正是这艘渡船,将会在历史的长流中,掀起层层浪花!

5月24日深夜,杨得志率领红一团借道彝海,冒着暴雨急行军140里,到达距离安顺场仅有10里的马鞍山。

一番激战后,红军成功打垮赖执中的部队,控制了安顺场河段,出乎意料的是红军还缴获了那艘没有被烧掉的渡船。

渡船有了,能乘船渡河的艄公去哪里找?

从当地百姓的口中,得知在他们当地有一位名叫帅仕高的20多岁的小伙子,自幼生长在大渡河边,常常在河内激流险滩中搏击,练就了一身本领,而他的撑船技术就是一般的老艄公都略有不及。

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得知有此奇人,刘伯承聂荣臻当即电令杨得志尽快找到这名年轻的“老船工”。

在向导的指引下,红军战士敲开了帅仕高的家门,起先帅仕高看到衣着破烂、身背长枪的红军战士十分紧张。

拿枪的士兵,在他家不远处的安顺场镇上就有,那些人鱼肉百姓、横行霸道,乡亲们都敢怒不敢言。

但是这次来的士兵却不一样,一口老乡老乡地叫着,对他极为客气,这使得帅仕高的心中对这支部队生出了好感。

在红军耐心地解释下,帅仕高才知道原来这是一支专打白狗子的穷人队伍,而镇子上那些欺压百姓的兵痞就是被红军打走的。

当他得知这支替穷人打天下的部队陷入绝境,急需他的帮助时,年轻的帅仕高想都没有想,直接应承了下来。

5月25日清晨,帅仕高如约来到安顺场渡口,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他连夜动员的四个同村的船工。

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经过紧张的准备工作后,帅仕高等人将渡船牵引到上游50米处,随后由17位勇士组成的渡河突击队在红一营2连连长熊尚林的带领下飞似的登上了小船,调整好战斗姿势,准备向对岸发起攻击。

9时许,随着红一团团长杨得志一声令下,阵阵嘹亮而又急促的军号声骤然响彻河谷,一时间,轻重机枪、迫击炮如同狂风暴雨般朝对岸的国民党阵地倾吐着火舌。

在这枪林弹雨中,帅仕高毫无惧色,毅然撑出了第一蒿,只见蒿杆快速没入水中,急速地搅动着湍急的河水,渡船随之移动向着对岸驶去。

水急浪高的河面上,生死只在一线间,帅仕高全然不惧,稳稳地撑着这艘渡船在河面上前行,船上的17位红军勇士也一同齐齐朝着对岸开火。

那一天,红军的军号声、枪炮声、呐喊声,盖住了汹涌咆哮了千年的大渡河。

帅仕高撑着的渡船在大河上与急流抗衡,掀起层层波涛,他却不知道的是,他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了千层巨浪!

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17位红军勇士以无一人伤亡的奇迹,成功占领对岸阵地,硬生生地在国民党认为插翅也飞不过的天险大渡河防线上撕开了一个缺口。

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成功强渡大渡河,在中国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陷入绝境的红军开辟了一条至关重要的通道,以帅仕高为首的船工和17位勇士,居功至伟!

到达对面的帅仕高没有来得及兴奋,稍作休息后他拖着早已湿透的身体再次回到船上朝着对岸驶去,后面还有数万的部队等待着他。

此次行船并非一帆风顺,在渡船即将到达对岸时,突然窜出一股急流,将船冲向一块大礁石,就在船毁人亡的关键时间,帅仕高只身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背部紧紧顶住船体,在船工的一起努力下,硬生生地将船推到了渡口旁的石阶内,船上人员这才安稳下船。

在之后的两天时间内,帅仕高找来70多位乡亲共分成4班,日夜摆渡,将7000余名红军战士渡过了大渡河。

强渡成功后,时任红三军团长的彭德怀在大渡河边亲切地接见了帅仕高,在大渡河咆哮的涛声中,彭德怀紧紧地握着眼前这位身强体壮的小伙子的手,向他连声感谢。

临近分别时,彭德怀命令警卫员拿出八块大洋,交到帅仕高的手上以表酬谢。当时,帅仕高并不知道此人是谁,但是他听到身旁的警卫员喊他为彭总。

望着彭德怀带兵远去的背影,帅仕高拿着大洋的双手紧紧地握了握,心里满是感动。

......

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红军渡过天险大渡河后,彻底摆脱了蒋介石煞费苦心布置的围住堵截,更让他立誓“要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豪言成为了笑话。

恼羞成怒的蒋介石一边以“剿赤不力”重处负责大渡河防务的刘文辉,另一边又严令刘文辉追查惩处帮助红军渡河的百姓船工。

消息传到安顺场,一个好心的亲戚将这个消息告诉正在渡口摆渡的帅仕高:“帅老幺,快些跑,刘家军要来抓你了。”

帅仕高这才知道,反动派抓捕名单上,他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位。

帅仕高慌忙跳下渡船,朝着村里跑去,叫着当初和他一起帮助红军的船工背井离乡,外出逃难。

帅仕高不知道的是,他这一走,等待他的将会是十多年猪狗不如的生活!

15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但是中国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那支穿过彝海强渡大渡河的红军队伍兑现了他们当时的承诺,真的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了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1950年,率领二野解放大西南的刘伯承在百忙之中接见了曾经帮助过红军的彝族乡亲,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刘伯承得知帅仕高等一批船工当年因帮助红军渡河至今仍流落异乡的情况后,果断下达命令,要求当地政府进行寻找以帅仕高为首的老船工们,希望他们能尽快返回家乡安居乐业。

这个任务就落在时任西康省政府主席兼62军政委廖志高的身上。在接到刘伯承的任务后,廖志高立即组织专人前往安顺场走访调查。

安顺场位于四川石棉县,是一个汉彝杂居地区,社会情况十分复杂。根据走访人员调查,当年帮助红军渡河的船工有60余名,尚有20多人流落异地,他们大都隐姓埋名,以跑马帮、干短工为生,甚至有的人流落到彝族部落,给黑彝人当奴隶。

所有的船工都能查到去向,唯独帅仕高的情况无人知晓,仿佛从这世间消失了一般不见踪影。

自从帅仕高离开家乡后,恼羞成怒的国民党反动派就将他的父亲抓了起来,在石棉县的监狱中被关押了三个月,受尽了非人的折磨。

放出来没有几年,父母双亲带着对儿子的无限牵挂离开了人世。

他的姐姐、哥哥等亲人,被反动派强行加上了“通匪”的罪名,每天都在惶恐中度过,战战兢兢艰难度日。

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在西康省政府的过问下,流落在外的20余名船工顺利回到家乡,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而最令人担心的帅仕高依旧音讯全无。

1952年时,刘伯承赴京开会,见到了彭德怀,刘伯承告诉他当年曾经帮助红军渡河的帅仕高因逃避反动派的追捕至今下落不明。两位老帅商议后,决定再次寻找帅仕高,不能让革命的功臣流落在外。

老帅的指示传到西康军区,军区多次组织人员进山搜寻,依旧是毫无结果。

正当西康军区的领导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能找到帅仕高的时候,进入大凉山地区剿匪的人民军队却在无意之中有了惊人的发现。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部分残余武装力量就潜入大凉山区煽动彝族上层势力进行武装叛乱。

地处冕宁县的嘎基彝族部落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嘎基彝族是一个世袭的黑彝家族,在当地势力十分庞大,控制着绝大多数的彝民。

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为了扫清这支危害百姓的武装,时任西康军区副政委的鲁瑞林亲自带领部队前往嘎基部落。

在这个奴隶众多的黑彝部落内,一个沉默寡言的奴隶娃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这个奴隶面容苍老清瘦,头发杂乱不堪,左眼失明,披着一件勉强遮体的蓑衣蜷缩在牛棚旁,吃饭睡觉都在旁边的柴火垛上。

部队的人调查后得知,这个没名没姓的奴隶娃子并不是彝人,而是流落到此卖身为奴的汉人,他平时主要为主人放牛放马,地位比一般的奴隶要低。

由于常年住在牛棚,潮湿的环境让他的左眼害了病,到最后直接瞎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看起来却像一个60多岁的老人。

当得知打进彝寨的部队是曾经的红军时,这位遭受了磨难的奴隶娃子十分激动,眼中擎着热泪,主动告知部队他曾在30年前的安顺场帮助红军渡过了大渡河。

他的事迹恰好被一位随军记者知晓,采访后便写了一篇报道。

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不久,这篇报道送到了鲁瑞林的案头等待他审阅批发,不料鲁瑞林一看立即喜出望外,这不就是军区首长多次寻找未果的帅仕高吗?

在确认身份无误后,鲁瑞林一边将情况向军区报告,一边派遣部队将其接回了老家安顺场,受到政府的妥善安置,不过可惜的是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他的左眼已经失明。

从1935年帮助红军渡河后外出逃亡,到1952年时回到家乡,帅仕高离家流落了17年的时间,更是过了17年猪狗不如的生活,曾经身强体健的20岁小伙,变成了如今的模样,任谁都十分心酸。

帅仕高被找到的消息传到彭德怀那里,彭总对于帅仕高这些年的遭遇十分同情,但是他一直忙于国家公事,无暇抽身前往西南去看望他。

直到1966年的三月,彭德怀到攀钢视察,恰好路过当年红军所走过的石棉县,得知帅仕高就在石棉矿区医院治病后,便直奔那里而去。

......

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此时彭德怀就站在病房内,仔细地回想着31年前见到帅仕高的样子,年轻、壮硕、热心,勇敢,再看看如今躺在病床上的帅仕高,苍老、伛偻、失明,他是为了帮助红军才变成这样的啊。

看着满眼迟疑的帅仕高,彭德怀当着众人的面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痛心地说道:“让你吃苦了啊!

局促不安的老人,对这突如其来的鞠躬弄得不知所措,急忙问道:“您是......

彭德怀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顿了顿说道:“我叫湖南生,30年前,乘过你渡船的一位红军战士。

刚说完,彭总身边的警卫战士急忙说道:“这位首长是彭总,彭德怀。

彭德怀?彭总?老人的迟疑的脸上渐渐凝重起来,这位莫不是那位战功赫赫的彭德怀元帅?

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帅仕高老人慌张拿出板凳硬要彭总坐下,三十多年了,他没有想到彭总这位大官还能记得他,眼中噙着热泪,抽抽噎噎地说道:“彭大帅,终于又见到你了啊。

这位热血汉子,红军走后白匪烧了他家房子,他没有哭,被卖进大凉山当奴隶娃子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他也没有哭,但是在今天,他的泪水却再也止不住了。

彭德怀的心情同样难以平复:“我代表当年渡江的所有战士,向你们表示感谢啊。

看着帅仕高十分激动,彭德怀尝试着转移话题,同他摆起了龙门阵(唠家常的意思),亲切询问了他的家庭情况和其他船工的生活。

最后,彭总深沉地对帅仕高感叹道:

“船工们为革命立了大功啊,要不是你们的帮助,红军就过不了河,那时蒋介石还叫喊着让我们当第二个石达开哩......”

两个人如同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爽朗地笑声,朴实的话语,被不时袭来的阵阵春风,吹得很远很远。

临分别时,彭总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30块钱,又叫警卫员拿出了仅有的三盒大前门香烟送给帅仕高。

老人坚决不肯接受,彭总硬要他收下,深情地说道:“接着,钱虽少了一点,但这是我代表当年所有渡江的红军战士对你的一点心意!

老人激动的一句话都说不出,紧紧地握住手中的钱币和香烟,望着缓缓彭德怀离开的背影,亦如30年前时,他在大渡河边目送彭德怀离去时的背影一样。

......

1966年,彭德怀看望一位独眼老人,当众向其深鞠躬:让你吃苦了啊

30多年过去了,彭德怀没有忘记他们,国家更没有忘记他们。

以帅仕高为首的渡船船工们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功臣,就是有了众多帅仕高这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人民的帮助,人民军队才能在困境中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起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正如毛主席曾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西康   大渡河   彝族   安顺   老人   船工   渡船   渡口   对岸   红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