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立边界开始的美好

从建立边界开始的美好

简单的确信,莫大的支持

女儿晨起要吃冰激凌,被爸爸拒绝,然后就开始大哭。这种情形太熟悉不过了,在儿子小的时候,经常因为父亲管教孩子,与我的意见不同,而我参与其中,最后上升到人格缺陷层面的矛盾,互相不理解,要么唇枪舌战,要么冷战到底。现在看来生活中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夫妻双方彼此互相不理解,由情绪上升到情结,最终错综复杂,滚了一个大雪球,亲密关系变得根本无法下手去梳理。

我所愿意接受的边界是:矛盾一般都发生在两个人之间,作为第三个人,只能中立,带着中立的界限,事情才不会越演越烈,中立即是边界。自从我认识到边界这个词以后,我就开始刻意去使用它。就像我和先生的标准不一样,孩子在爸爸那里碰了壁,于是我用边界提醒自己,闭嘴,走开,躲起来,就当自己不在场。这种策略开始是有效果,但终究还是一种逃避,因为我发现,当我情绪不是那么高昂时,我依然忍不住要参与其中,并将自己的能量自动流向弱势的孩子一方,与先生对抗。终究这种对抗是两败俱伤的。细细琢磨,其实,我之所以总是参与其中,就是因为总是在某个点上我是无法接纳先生的。对,就从这个无法接纳的点上下功夫!

于是,我开始用自己学习的心理学的很多知识去解析它,然后找到它背后教育的背景,家庭的结构,父母的习惯等等,分析了一堆,开始的时候只有一声叹息,原来是这些因素让他如此呀!这对我来说无法改变,我也无力回天呀!权当一个心里安慰,还给自己安了一个心理优势,你看,我的成长经历就是如此,我才不是你那样。可是,遇到问题时,依然在用旧的方式处理,就像猫猫玩自己的尾巴一样,追着转圈,毫无长进。

有一天,我看到一段话,说你改变了,你的世界就变了!我不理解,我痛哭流涕,我极其委屈,我尽心尽力,怎么还都是我的原因?心理咨询师的基本素质拯救了我,那就是内归因。冷静后的我,开始慢慢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看问题的视角,就像中国传统俗语中一句话,伸手不打笑脸人,当你带着和平不伤害,你走到哪里,也都遇见的是和平不伤害。先学会跟先生不带情绪地说话,尽可能不把自己对事情加工判断后的情绪掺杂进我们的关系中,那我们就多了许多机会让彼此表达,沟通和进一步了解对方。

尝到了甜头,先生跟我说话的态度和语速都改变了。遇到不一致的地方,很少再有对抗,而是愿意给彼此一个大大的谅解。就算是有磕磕碰碰,彼此也都有一份安全感,那就是我们彼此是确信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边界   无力回天   确信   矛盾   情绪   和平   爸爸   说话   美好   事情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