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肛肠病发病率高?看看是怎么回事

  随着气温的下降和气候的趋于干冷,许多器质性疾病患者大大增加,诸如流行感冒的迅速传播;慢性气管炎和肺心病患者的症状加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患者病情加重;肝硬化所致的食道静脉出血的发生;高血压病人因血压升高,诱发心肌梗塞和中风,甚至发生“猝死”等。而且在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进入冬至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来诊的肛肠病患者的数量也有了变化,似乎气温与患者量之间存在着一个反比的关系,气温越低患者确越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冬季肛肠病发病率高?看看是怎么回事

  1、由于气温的降低和气压的升高,可导致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反馈性地引起毛细血管的舒缩反射,毛细血管的阻力加大。这对于循环系统的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等都是极为不利的。气候寒冷可使血液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血沉加快、血凝时间缩短、血液粘性增大等等。这些都是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心肌梗塞和冠心动脉硬化者的死亡率在冬季较高。而这些不良因素在肛肠科上就会表现为肛门周围血栓的形成,使原本没有或者不重的痔疮患者表现出肛门周围的疼痛与不适。

冬季肛肠病发病率高?看看是怎么回事

  2、寒冷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毛细血管也可能发生硬化,甚至造成小动脉持续痉挛,这与脑溢血和中风的发作等关系甚大。而这种不良因素在肛肠科上表现为肛门周围出血的形成,使原本没有或者轻微便血的患者表现出便血或者症状加重。

  3、严寒所致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和内分泌机能失调,可引起免疫反应的异常,如免疫球蛋白A减少,身体免疫反应增强等,常诱发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患。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和内分泌机能失调在肛肠科上表现为肛门周围炎症的出现,在肛门及周围出现局部的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甚至在全身上出现发热、乏力甚至淡漠等症状。

冬季肛肠病发病率高?看看是怎么回事

  4、寒冷的刺激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这与溃疡病的发病有重要关系;胃的迷走神经反射可使胃酸分泌过多,同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胃及十二指肠粘膜血管痉挛,使其抗酸能力大大减弱,促使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受酸性消化液的浸蚀而形成溃疡。

  5、除气候因素外,此时人们户外活动减少,还经常喜欢吃火锅、烧烤等美食,喝白酒及烈性酒等,要知道这些都是引发和加重肛肠疾病的一些主要原因。吃火锅等辛辣肥腻的食品,容易引发便秘。天冷空气干燥,体内水分流失较多,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也容易引起便秘。如果是已知的痔疮患者,局部皮肤、黏膜、血管在已经发生病理性改变的情况下,不注意防护,容易并发肛裂症,加剧病情,增加痛苦。与此同时,吃多了火锅辛辣肥腻的食品,有的人也会出现拉肚子的现象,导致肛肠疾病。据有关统计,长期慢性腹泻者得痔疮的几率在百分之八十。这是因为肛门频繁受到刺激,慢慢导致血管扩张充血等原因造成的。临床上经常见到肛周脓肿患者发病前有腹泻病史。中医药认为,酒精能够活血化瘀,但连续大量饮酒,可能造成出血风险增加,导致肛门周围的出血。

冬季肛肠病发病率高?看看是怎么回事

  其实,很多肛肠疾病都是患者一点点积累出来的,在肛肠疾病发病初期,如果患者能提高健康意识,发现身体异常时能及时检查与调理、定期的体检,就能预防和防止肛肠疾病的发生与恶化。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肛肠疾病刚刚发作的时候并不在意或者无暇顾及,任凭疾病发展,结果反而小病拖成大病,不需手术的拖成了必须手术,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而且增加了治疗成本与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交感神经   肛肠   毛细血管   肛门   痔疮   气温   免疫   患者   冬季   因素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