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姆,可否回到华夏的怀抱?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自西向东流,源流称为杰马央宗曲,过仲巴县桑木张后称为马泉河,自日喀则地区萨嘎县开始称为雅鲁藏布江,沿途接纳多雄藏布、雅砻河、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帕隆藏布等支流,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后,经由墨脱县巴昔卡往南进入藏南。雅鲁藏布江从藏南流入印度阿萨姆邦后,在萨地亚(Sadiya)西转向西南,称为迪汉(Diheng)河或香江(Siang),接纳山地河流鲁希特河(察隅河)和丹巴(Dibang)河后称为布拉马普特拉(Brahmaputra)河(距孟加拉湾约1448公里)。布拉马普特拉(Brahmaputra)河北靠喜马拉雅山东段,南部是那加(Naga)山区和戈瓦尔巴拉(Goalpara)山区,沿途接纳多条来自喜马拉雅山脉的湍急河流,包括苏班西里(Subansiri)河、卡门(Kameng)河、巴雷利(Bhareli)河、丹西里(Dhansiri)河、马纳斯(Manas)河、坚巴默蒂(Champamati)河、萨拉尔班加(Saralbhanga)河、桑科什(Sankosh)河、布里迪兴(Burhi Dihing)河、迪桑(Disang)河、迪库(Dikhu)河、科皮利(Kopili)河,呈几条辫状在阿萨姆平原穿流724公里,然后在图布里县( Dhubri)以下加罗丘陵(Garo Hills)附近南折后流入孟加拉国。

阿萨姆,可否回到华夏的怀抱?

布拉马普特拉(Brahmaputra)河在流过孟加拉国奇尔马里(Chilmari)后,纳右岸支流蒂斯达(Tista)河,称为贾木纳(Jamuna)河,沿正南方向奔流241公里。贾木纳(Jamuna)河在瓜伦多卡德(Goalundo Ghat)迤北与恒河(Ganges)汇合后被称为博多(Padma)河(也称帕德马河),向东南奔流约121公里。博多河在坚德布尔(Chandpur)附近与梅克纳(Meghna)河合流,形成巨大的恒河三角洲,最后注入孟加拉湾。

阿萨姆,可否回到华夏的怀抱?

布拉马普特拉(Brahmaputra)河流域是一条狭长的河谷,除了西接北孟加拉平原外,其余三面被高山、丘陵环绕[1],称为阿萨姆河谷(Assam Valley)。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阿萨姆河谷地带受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形成丰沛的降雨,热带气候和充足的水资源使河谷植被繁茂,藤、竹、茶树等植物漫山遍野,风景极其秀美,阿萨姆红茶声名遐迩,适宜水稻种植。阿萨姆河谷被认为是野生水稻出现的地方。

阿萨姆,可否回到华夏的怀抱?

[1]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北面是喜马拉雅山脉,东南和南面是帕特凯(Patkai)山脉,缅甸境内中东部的掸邦高原(Shan Plateau)也对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印度河流域发生了剧烈的水文地质变化,根据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推测,印度河流域曾经发生了洪水、河流改道、痢疾肆虐、干旱等等自然灾害,导致哈拉帕文明突然衰落。公元前两千纪中叶至公元前一千纪中叶,雅利安人沿着喀布尔河越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河流域,随后扩散至恒河流域。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的同期或更早,华夏部落沿着雅鲁藏布江越过喜马拉雅山口,来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在漫长的迁徙运动中,黄种人广泛分布在包括北比哈尔、北孟加拉、东孟加拉、卡查尔山、加罗山、特里普拉山在内的印度东部和东北部地区,最南抵达孟加拉湾。雅利安人在《梨俱吠陀》里称这些华夏族的黄种人为基拉塔人。两晋时期,五胡乱华、中原鼎沸,公元350年,华夏西南部族来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建立了东辉国,梵语称为Kamarupa,即迦摩缕波国,一直存续至公元1140年(两宋之际)。迦摩缕波国的南部边境抵达今孟加拉国达卡与迈门辛之间,玄奘法师曾游历该国,在《大唐西域记》里记录了所见所闻。

公元1228年(南宋•大理国时期),来自缅甸的阿洪姆(Ahom)人(傣族的一支)翻越帕特凯(Patkai)山脉[1] ,来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建立了阿洪姆王国,定都于今上阿萨姆地区的锡布萨格尔县 (Sibsagar)。统治德里的莫卧儿王朝(1526年至1857年)先后17次派兵攻打阿洪姆王国,均无功而返。阿洪姆王国统治除曼尼普尔之外的印度东北部地区长达598年,直到1826年,英国殖民者将阿萨姆王国变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849年,整个印度次大陆沦为英国殖民地。此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两大宗教势力时而联合时而冲突。1885年,印度人成立了第一个政党“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以政党的形式推进民族解放运动。1892年,国大党颁布印度议会法,建立地方自治机关和地方行政区。到20世纪,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英国加紧推行“分而治之”的策略。1904年,英国将孟加拉分为东孟加拉与西孟加拉。1906年,“全印度穆斯林联盟” 在英国支持下成立,以分化国大党。穆斯林联盟在民族解放运动中逐渐脱离英国掌控,于1940年提出在穆斯林人口占优势地区独立建国的主张。1942年,英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空前发展。1945年,二战结束,英国虽为战胜国却损失惨重,国力急剧衰落,已无力维持海外殖民地,世界各地独立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印度的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及锡克教徒之间的不可调和的政治、民族、宗教冲突得以放大,英国在海外最大的殖民地英属印度的解体已经不可避免。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在8月15日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来实现印度独立的“蒙巴顿方案”。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至此,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结束了英国在印度190年的殖民统治。在此背景下,阿萨姆被新成立的印度共和国占领,成为印度的一个邦,之后印度政府从阿萨姆逐渐拆分出梅加拉亚(Meghalaya)邦、特里普拉(Tripura)邦、米佐拉姆(Mizoram)邦、曼尼普尔(Manipur)邦、那加兰(Nagaland)邦,余下的阿萨姆地区(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卡比和卡查尔山区、巴拉克河流域)组成新的阿萨姆(Assam)邦。

阿萨姆,可否回到华夏的怀抱?

[1]帕特凯山脉(Patkai Range):喜马拉雅山脉的延伸那加丘陵(Naga Hills)-若开山脉(Rakhine Range,通称阿拉干山脉Arakan Yoma)的主脉,也被称为东部山脉,分为三个区域:帕特凯-布姆山(Patkai-Bum),位于印度东北部-缅甸边境,萨拉马蒂峰(Saramati)海拔3826米,为帕特凯山脉最高峰,位于那加兰邦;卢赛伊山/米佐山(Lushai hills or Mizo hills);加罗-卡西-贾因提亚(Garo-Khasi-Jaintia),位于梅加拉亚邦,其迎风面具有全世界最高的年雨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阿萨姆   雅鲁藏布江   孟加拉国   孟加拉   喜马拉雅   穆斯林   山脉   华夏   印度   英国   河流   怀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