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无数志愿军战士义无反顾地跨过鸭绿江奔向了朝鲜战场,以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

本文故事的主人公朱彦夫便是当年参加过这场战争的一位普通战士,他在14岁的时候就偷偷离开了家乡,加入了解放军的队伍,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大大小小上百场的战斗,多次立功。

17岁那年,朱彦夫跟随部队开赴了朝鲜,在之后的一次战斗中,几颗敌人的手榴弹突然在他身旁炸响,朱彦夫瞬间失去了左眼,头部、胸部、腹部都受了重伤,整个人陷入了昏迷。

过了一会儿,朱彦夫竟奇迹地醒了过来,可此时的他已经无法站起来了,而且身边的战友也已全部牺牲,四周空无一人,只有双方的尸体和萧瑟的寒风,仿佛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朱彦夫

但朱彦夫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只见他奋力地朝着一个方向爬去,最终被两名志愿军战士救起带往了医院,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朱彦夫脱离了生命危险,然而由于伤势过重,他永远地失去了双腿和双手……

朱彦夫当时究竟经历了何种激烈的战斗场面呢?面对身上的多处残疾,他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归国后他又做了什么呢?后来的他生活如何呢?

关于朱彦夫的传奇人生,还要从他参军时开始讲起。

保家卫国,坚守阵地

朱彦夫,于1933年7月出生在山东淄博沂源县张家泉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没有上过学,从小父亲就因病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很是艰辛。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朱彦夫

沂源县很多地区早在抗战时期就成为了八路军的根据地,1944年3月26日,沂源县获得了解放,不久后,在我党的领导下,这里的百姓分得了土地,大家都对革命有着极高的热情。

父亲去世后,朱彦夫就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在别人家的小孩玩耍的时候,他就开始帮母亲做家务,这也让他比同龄人更加成熟。

14岁那年,朱彦夫眼看村里的年轻人都参加了解放军,他也产生了参军的想法,但母亲却觉得他年纪太小,担心他的安全,准备让他长大一些再去。

于是,朱彦夫就瞒着母亲,偷偷离开了家乡,加入了解放军的队伍,参军不久后,他就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因为打起仗来一直冲锋在前,战友们都对这个小同志很是赞赏。

此后,朱彦夫跟随部队参加了包括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在内的上百场战斗,期间三次立功,身上多处负伤,虽然年龄比较小,但他却和其他战士一样锻炼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朱彦夫

1949年,年仅16岁的朱彦夫就通过了党的考验,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他所在连队最年轻的党员之一,随着国民党军的迅速溃败,他觉得马上就可以回到家中照顾母亲了,然而不久后他又将奔赴新的战场。

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公然违背国际准则,主动干涉朝鲜内政,出兵朝鲜,战火很快就烧到了鸭绿江边。

为了保家卫国,毛主席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在总司令彭德怀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奔赴了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第一次战役期间,彭德怀指挥部队打了“联合国军”一个措手不及,暂时稳住了局面,但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却狂妄自大,以为我军只不过是象征性地支援一下朝鲜,主力肯定没有来,便又指挥“联合国军”继续向北进发。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麦克阿瑟

眼看敌人正在狂飙突进,彭德怀决定打击一下他们的嚣张气焰,随即发动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在我军完成对突进的敌军的包围后,战斗立刻打响,在战场的东线就是著名的长津湖之战。

而在第二次战役开始前,朱彦夫所在的第九兵团26军已于1950年11月奔赴了朝鲜战场,长津湖战斗开始后,26军是作为预备队负责机动的,但很快就投入了战斗。

因为这年长津湖的冬天实在太冷了,到了夜晚温度甚至达到了几十年难遇的零下40多度,由于部队入朝前没有准备好充足的冬装,很多负责在阵地潜伏的志愿军战士还没开打就被冻坏了身体,非战斗减员很是严重。

而在战斗开始后,美军的强大火力也刷新了战士们的认知,尽管我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尽管我军的人数比对面多不少,尽管敌人已经陷入了我军的包围,但战斗却没有想象地那般顺利,部队伤亡十分惨重。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志愿军战士

当时,朱彦夫所在的连队负责争夺长津湖的205高地,占领便可以居高临下,封住敌人的退路,但此时他们的对手是两个营兵力的美军。

朱彦夫所在的连队趁着夜色占领了205高地,但天亮之后,美军的数百发炮弹就倾泻在了阵地上,山头甚至被削去了几十厘米,随手抓一把土都可以摸到弹片,山下还有装备精良的美军不断地向高地发起进攻,战斗异常激烈。

几天下来,双方甚至进行了白刃战,经过反反复复的争夺,阵地还保留在我军的手中,不过此时的阵地上就只剩下了遍体鳞伤的朱彦夫一人,全连其他战士都已牺牲。

可敌人却不会给喘息的机会,不一会儿,又一队美军朝着阵地冲了过来,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年仅17岁的朱彦夫没有感到害怕,只见他迅速把三挺机枪压满子弹,然后放到了不同的位置,不断地换位射击,消灭了很多敌人。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战斗场景

但毕竟敌众我寡,在一次给机枪上子弹的时候,美军的几颗手榴弹落在了朱彦夫的身旁,他迅速地拿起一颗朝敌人扔去,但当他拿第二颗的时候,身边的几颗手榴弹发生了爆炸,朱彦夫瞬间被炸得昏迷了过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彦夫醒了过来,四周一片寂静,只见他身上压着厚厚的雪花,左眼直接被炸了出来,肠子也流了一地。

他准备摸起枪继续战斗,却发现手指已经被冻掉了,视线也一片模糊,饥寒交迫之下,朱彦夫随手摸到了身边的一个异物吞了下去,后来他才知道那是被手榴弹直接炸出来的左眼球。

此时的朱彦夫全身都受了重伤,加上严寒的压迫,他已经无法站起来了,但依然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他咬紧牙关,把肠子塞回肚子,用衣服缠住身体,强忍着剧痛朝着阵地外爬去,可因为失血过多,没过多久又陷入了昏迷。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朱彦夫

等朱彦夫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病床上,旁边都是志愿军受伤的战士,他感到十分惊喜。

原来,在他昏迷的时候,两名路过的志愿军战士将他救了起来,并且带回了后方医院,由于伤势过重,部队又专门派人把他送回了国内接受手术治疗。

在长春军医大学附属医院里,医生为朱彦夫进行了47次手术,而他整整昏迷了93天,幸运地是朱彦夫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他的双腿和双手因为冻伤却不得不被截肢。

朱彦夫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后,原有的惊喜瞬间被彻底地失望代替,没有了手脚意味着不能再上战场打仗,此时的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自杀。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朱彦夫

回乡务农,帮助村民谋发展

躺在病床上的朱彦夫满脑子都是轻生的念头,因为他既不想给国家添麻烦,也不想以一副残躯苟活于世。

一开始,朱彦夫想靠着绝食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护理人员早已接到了上级的领导的指示:要确保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朱彦夫的安全。于是,每到吃饭的时候,护理人员总是强制地帮他喂食。

紧接着,朱彦夫又产生了跳楼的想法,他趁护理人员不注意偷偷地爬到屋外的楼道,可却发现自己没有双手双脚连窗台都爬不上去,不久他又采取了过量食用安眠药的方法,不过还是被护理人员给制止了。

部队领导得知此事后,便亲自赶来了医院进行劝阻,一位领导对他说道:“朱彦夫,你这么做对得起牺牲的战友吗?对得起给你治疗的医生护士吗?你知道为抢救你输了多少血吗?你有什么资格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朱彦夫想起了牺牲的战友,这才打消了自杀的想法。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朱彦夫(右)

经过医生的鉴定,朱彦夫成为了特等伤残军人,不仅失去了左眼,右眼的视力也下降到了0.3。此外,双腿和双手都被截肢,身上多处都有显而易见的伤痕,按照规定,他完全可以在国家的照顾下安度晚年。

但朱彦夫却坚定地表示:我即使没有手脚,也是一名军人。他开始了艰苦的生活训练,仅用残臂吃饭这一项他就练习了几十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朱彦夫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他也转到了朝鲜伤病荣军休养所休养,在这里,他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主动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文化知识,因为他不想就这么苟活下去。

1956年春,朱彦夫已经能依靠假肢自由的活动了,此刻,他再也不想浪费国家的资源,他想像一名真正的战士一样活着,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不要让国家养起来,回家务农去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朱彦夫

几天后,朱彦夫没有听从战友和领导们的劝阻,在办理完退伍手续以后,毅然离开了休养所返回了家乡张家泉村,然而家乡的景象却让他大吃一惊。

张家泉村位于沂源县城南侧,三面环山,土地贫瘠,碰上好的年份,村民们勉强可以度日,但只要一碰到灾荒,大家只能靠讨饭为生,在解放前一度成为了附近闻名的的乞讨村。

即使在建国以后,村民们分得了土地,生活还是没有明显的改善,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劣,人均到手的土地还不到一亩,随着人口的激增,生活还是相当困难。

朱彦夫看到村里落后的景象,心里十分难受,作为一名党员和曾经的解放军战士,他决定帮助村民消除贫困,带领大家发家致富,在休养所学习的经历告诉他文化是第一位的。

于是,朱彦夫专门腾出了家里的一间草房,然后用母亲做寿器的木板做了几个书架,随后用组织上发给的退伍费和补偿金到镇上买了200多本书籍,在家里办起了村中历史上的第一个“图书馆”。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朱彦夫

朱彦夫经常挨家挨户串门向乡亲们说明读书的好处,在他的努力下,村民们也纷纷来到他家借书,但他发现大家只是把书借去了,却没有几个人看,他知道自己疏忽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乡亲们普遍都是文盲。

为此,朱彦夫又拿出了自己的抚恤金,在村里建立了一所夜校,白天大家在地里干活,晚上他就利用在休养所学到的一点知识义务地教村民们读书识字。

朱彦夫的善举感动了一位名叫陈希永的女士,她是附近镇上的公办护士,陈希永听说了朱彦夫的事迹后,对他很是敬佩,便主动与他认识,经过不断地接触,陈希永对朱彦夫产生了好感,她决定照顾英雄的余生,不久后,两人结为了夫妻,相濡以沫数十年。

村民们见到朱彦夫身患残疾却依然用心帮大家办实事,都很是感动,在1957年的村里换届选举会议上,大家一致推举他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而朱彦夫也没有推辞,他已经下定决心带领大家建设村子。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朱彦夫

教育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该如何解决村民的贫困生活,朱彦夫知道自己离家多年,对村里的最新情况可能不了解,于是,他亲自到村子外的荒山和耕地进行了调查。

25年走坏了7副假肢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朱彦夫拄着拐杖,拖着假肢,一次次爬上南山顶、北大梁,用仅剩的右眼看遍了张家泉村的山山水水,为了不麻烦别人,朱彦夫经常在晚上借助月色出去调查,也因此常常被摔得满身血迹。

实践出真知,经过充分的调查,朱彦夫发现村里除了缺少文化教育之外,还有三大急需解决的难题:缺地、缺水、缺电,于是他开始了针对性的行动。

首先,朱彦夫发现村里的耕地都零散地分布在被三条大沟分割的荒山上,土地利用效率非常低,于是,他决定平山造田,在山沟上建立石拱涵洞,洞上填土造地,从而让零碎的农田连成片,扩大耕地面积。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朱彦夫

但这在当时需要很大的工作量,村里有不少干部都提出了反对意见,朱彦夫专门把反对的人召集了起来,开了一个会,在会上他大声地说道:“我一个残疾人都不怕,你们还怕什么?有困难我第一个上!”反对的声音瞬间销声匿迹。

统一了思想之后,朱彦夫开始带领村民们行动起来,经过了6个冬天的奋战, 张家泉村在山坡上多出了80多亩的“大寨田”,3条大山沟也得到了治理,沟里经过平整足足为村里新增了200多亩良田。

有地种了之后,朱彦夫发现灌溉又成了一个大问题,他知道人不能总是靠天吃饭,要通过努力找到一个长久之计,因为不懂水利,他专门从外地找来了水利工程师帮助测量和规划沟渠、水井的选址。

朱彦夫也没有闲着,他带着几名年轻人四处找水,等选址确定后,他又组织大家打井、修渠,无论风雨,他都坚持在现场指导,村民们更加感动,到了1960年,村里已经有了9口水井,彻底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朱彦夫(左)

而在几年之后,朱彦夫又亲自绘制图纸,带领大家修建了一个1500米长的灌溉水渠,真正实现了村里灌溉浇田的梦想。

1971年,朱彦夫为了让村里通上电,又在妻子的陪同下亲自前往了上海、南京、济南、西安等多个省市寻求支援,足足用了7年的时间,才备齐了10公里路所用到的架电材料,让张家泉村成为了当地第一个通电的村庄,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此外,朱彦夫还十分重视发展特色农业,他积极组织乡亲们建立了苹果园、花椒园、桑树园等特色种植园,村民们真正实现了发家致富。

就这样,朱彦夫整整在村党支部书记的任上干了25年之久,在这25年里,他为了帮助村民发展东奔西走,足足用坏了7副假肢,伤口不知破了多少次,但他从没有一句怨言。

朱彦夫在日记里写到:“人活着,就得奋斗;奋斗着,就是幸福;奋斗不止,幸福就不断。”“疼得狠,我才知道自己活着,只要活着就好办。我自己只要活着,我就能干。

“我得到了双份幸福”

1982年,因为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朱彦夫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患了一场大病,虽然不久后有了好转,他也明白自己的身体无法再带领村民们发展,于是,他主动辞去了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然而他的“战斗”还远没有结束。

朱彦夫自当初从部队退伍以后,心里就一直有一个牵挂,那就是将战友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事迹告知世人,现在村民们富裕了,他可以全心地去完成了。

一天,朱彦夫把一家人都叫到了一起,他深情地说道:“我是二十六军的战士,我要替连指导员完成他的遗愿,把战斗经历写下来,让后人知道我们是怎样和敌人殊死搏斗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朱彦夫

朱彦夫决定写一本书记录战友们的事迹,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可以永久地保存下去,儿女们知道父亲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便没有阻止,一家人都在支持着他的创作。

因为失去了双手,朱彦夫的创作相对于其他作者来说更加艰难,可他坚持一个人完成,因为这是他当年对指导员的承诺。

朱彦夫采用了用嘴衔笔、双臂抱笔、单臂绑笔三种写作方法,不过由于右眼的视力仅仅只有0.3,写不了多久眼睛就疼得厉害,刚开始一天只能写几百个字。

有志者事竟成,困难没有将朱彦夫打倒,他用了整整7年完成了33万字的名为《极限人生》的小说创作,而在这期间他用坏了500多字笔,用掉了半吨多的纸,由于文化程度低,他还为此翻烂了4本新华字典……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极限人生》

《极限人生》一经出版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才知道山东的一个普通农村里竟然有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英雄,才更直观地了解到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地表现。

一天夜里,朱彦夫收到自己写的新书后,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屋里,恭恭敬敬地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牺牲的战友们的名字,随后将其点燃,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祭奠牺牲的战友们,当晚,朱彦夫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然而,就在《极限人生》创作完成的第二年,朱彦夫在一次演讲报告会上突发中风,右侧身体完全瘫痪,此后只能躺在病床上休养。

不过即便如此,朱彦夫依旧没有向病魔屈服,他常年坚持着在军队里的优良作风,每天准时起床、休息,合理饮食,不断锻炼,身体竟奇迹般地有了明显的好转。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获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进入21世纪,朱彦夫老人先后获得了国家授予的时代楷模、人民楷模、最美奋斗者的荣誉称号,社会各界广泛开展了向朱彦夫老人学习的浪潮,他已经成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标杆。

朱彦夫老人一共有6个子女,他们轮流照顾着老人的生活,在他的教育下,子女们也在各个岗位为国家做着自己的贡献。

曾有记者采访朱彦夫老人时问道:“你幸福吗?”老人笑着回答说:“我把肢体的一部分献给了祖国,还有机会用剩下的部分发挥余热,我不仅很幸福,而且还得到了双份的幸福。

今年,朱彦夫老人已是88岁的高龄,老人家的生活依旧非常自律,在进行疗养的同时,他一直关心着国家的建设,他仍然在思考着自己还能为国家做点什么,想为国家做点什么,他穷尽一生都在思索着生命的终极意义,其实老人的一生就是对生命的最好诠释。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人民楷模”朱彦夫

仅以此文向朱彦夫老人致以崇高的敬意,祝老人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朝鲜   沂源县   志愿军   左眼   我军   阵地   村里   战士   部队   敌人   老人   朱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