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河南确山解放以后,陆陆续续有解放军战士途径此地。而不少解放军战士,都曾在路旁被一对兄妹上前拦住,询问他们是否见过马尚德,并拿着一张老照片,给解放军战士辨别。

每当这对兄妹急切地向战士们询问:“这是我的父亲马尚德,很久以前他参加了红军,你们有人认识他吗?有人知道他现在哪里吗?”回应他们的要么是摇头,要么是简单的三个字:不认识或者不知道。

很多被问到的人古道热肠,看着为了寻人而奔波的两兄妹,一边安慰一边建议,让他们放宽心,想想是不是还有什么帮得上忙的细节信息。但是两人手里也只有一张父亲留下的老照片,和从母亲嘴里知道的名字马尚德。兄妹俩只能靠着非常有限的信息,继续找人询问。

马崇云和马锦云不知道的是,其实他们苦苦寻找的父亲马尚德,其实就是家喻户晓的杨靖宇将军。正是为了保护家人,杨靖宇才数次使用化名,从事抗日活动。

杨靖宇、张贯一都是他响亮的名字。尤其是杨靖宇的名字,更是让敌人闻风丧胆,让中国数亿人敬仰。

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杨靖宇

杨靖宇在参加革命之前,名叫马尚德,这也是妻子和他的儿女们后来寻找他用的名字。

1905年2月,杨靖宇出生在河南确山县李湾村,在杨靖宇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了,家里的压力一下子全部落到了张君,也就是杨靖宇的母亲身上。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痛失丈夫以后,儿子成为张君的希望和曙光。她一边忙着做庄稼活、家务活,一边抚养杨靖宇,供他读书。家里没有年轻壮实的劳动力,所以张君勤勤恳恳忙前忙后,也只是勉强可以维持温饱,有时候冬天冷了没有棉花,甚至用稻草充填棉衣。

尽管如此,遇到困难的人,张君也会伸出援助之手,所以她和乡里乡亲们的关系比较融洽。就这样,张君拉扯着杨靖宇慢慢长大。

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杨靖宇塑像

虽然张君没读过书,不认识几个字,但是她对杨靖宇的教导却十分重视,经常把从别人嘴里听来的故事,像精忠报国这一类的,讲给杨靖宇听。岳飞的精神对小时候的杨靖宇影响很大,精忠报国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埋在他年幼的心里,随着他的成长,慢慢发芽。

1918年,杨靖宇上了确山县的高等小学堂。在学校期间,他的表现就很不俗。面对兵痞的寻衅滋事,杨靖宇挺身而出,带领学生救下了被兵痞殴打的老张。在第二天兵痞再次找回场子的时候,杨靖宇也丝毫不惧,用很巧妙但也很危险的方法,吓退兵痞。

只见杨靖宇爬上房顶,手里拿着火柴,对着兵痞们大声说:“这是洋火,你们不走,我就把房子全烧了。”这话吓了校长一跳,校长赶紧出来打圆场:“这孩子被逼急了,肯定会烧了房子,我们也管不住他,要是学校房子被烧了,你们回去也不好过。”这才化险为夷。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就不难看出,杨靖宇有勇有谋,而且有一颗侠义之心,所以他之后在东北才能成为日军的噩梦。

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杨靖宇(右)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兴起,杨靖宇才十四岁,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爱国运动之中。之后在1923年,杨靖宇考上了河南开封纺染工业学校,在学习期间,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26岁的时候,加入了学校的青年团,一步步向中国共产党靠拢。

上学期间,就有媒婆上门给杨靖宇的母亲张君介绍适龄的郭莲。媒婆说:“郭莲从小就懂事还孝顺,娶进门绝对会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好儿媳。”

而郭莲的贤良淑德,张君也早就听说了,在颇有好感之下见到郭莲以后,更是对这个伶俐可爱的姑娘满意,就拜托媒婆去说亲,促成郭莲和杨靖宇的婚姻。

而媒婆不知真心还是客套的话,最终却成了真,郭莲后来在丈夫抗日无法顾家的情况下,还一边照顾婆婆,一边抚养和教育子女,是杨靖宇最得力的贤内助。

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杨靖宇

当时杨靖宇刚刚二十出头,正在学校深造,得到母亲捎来的口信,知道自己要结婚了,就请假赶回家。1925年,杨靖宇和郭莲成亲了。

当时很多人觉得郭莲配不上杨靖宇:虽然杨靖宇和母亲相依为命,不算大富大贵之家,但是毕竟从小读书,是个有文化,有出息的人。而郭莲没读过书,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和杨靖宇的思想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这些坊间的议论,并不能影响夫妻二人的感情,两个人的生活恩爱有加。杨靖宇教郭莲认字,还给妻子讲历史上民族英雄的故事,而郭莲也听得津津有味。可是学业不能荒废,杨靖宇婚后没多久,就重新回到学校读书。

虽然杨靖宇还想多留在家里几天,陪陪新婚的妻子。但是郭莲却劝他以学业为重,赶紧回学校。想着当时中国的境况,正处于民族危难之际,虽然杨靖宇已经参加到挽救国家的尝试当中,但是伟大的事业尚未成功。杨靖宇只能继续回到学校学习知识,武装大脑。

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杨靖宇将军故居

1926年的时候,中共领导下的工农运动已经在全国大范围开展,其势头正盛。成为青年团团员的杨靖宇,回到了家乡确山县,开始领导当地的农民运动。

由于出色的工作,次年春天,杨靖宇被选为当地农民协会的会长。到了四月份,他领导了确山县及附近的农民暴动起义,组织带领五万的农民武装,激战四天,占领了确山县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级人民政权。之后杨靖宇继续和同志们一起,坚持革命斗争,不断地开辟革命根据地。

在这期间,杨靖宇的儿子马崇云出生了,杨靖宇听说了这个消息,赶紧抽时间回了趟家。看到还在襁褓里的儿子,杨靖宇百感交集,喜忧参半:自己有儿子了,这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但是革命事业任务艰巨,他担心两头难以兼顾。

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马崇云的妻子和儿子

妻子郭莲很善解人意,他体会到了杨靖宇的境地和心情,主动挑起了照顾家的重担,她告诉杨靖宇:“你安心去搞革命工作,母亲和孩子我会照顾好的!”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开始大肆捕杀共产党人。杨靖宇为了躲避追捕,只好带着家人到处躲藏。次年春天,郭莲又生下了一个女儿。

杨靖宇和妻子说:“一年以来,你们受到我的连累,不得不过着躲躲藏藏的生活。既然这样,孩子就叫‘马躲’吧,用来纪念革命的艰辛。”于是女儿就被取名叫马躲,马锦云是后来才改的名字。

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很快,杨靖宇又要离开家了,组织上派他去东北领导抗日,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再一次回家。离家之前,他和妻子告别,把家和母亲,孩子都托付给郭莲。

去了东北以后,杨靖宇先是在抚顺的矿上工作。这个时候他化名张贯一,在矿上和矿工们打成一片。目睹了煤矿工人所遭受的苦难,杨靖宇想办法主动打入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

矿工们警惕性很高,一开始以为他是上面派下来暗访的人。杨靖宇没有气馁,而是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打动了矿工们,带领他们一起抗议,罢工,提高了矿工们的待遇,改善了他们的工作环境。杨靖宇还因此两次被捕入狱,受到了日本警察署的折磨,但是他始终坚持理想,守口如瓶,最后被组织营救出狱。

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之后杨靖宇又弃用了张贯一的化名,也不叫马尚德了,再次改名的他才叫杨靖宇。一方面是为了鼓舞队伍士气,另一方面,在朝鲜语当中“靖宇”有驱逐外敌的意思。

改名之后的杨靖宇,一直活跃在东北辽阔的黑土地上,为了革命和抗日东奔西走。而这个时候,他的家人们也不安稳,妻子郭莲带着婆婆和儿女们在外面漂泊,四处躲藏。

在东北的时候,杨靖宇整编游击队,组织抗联一起打击日伪军。逐步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杨靖宇也被任命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军长和政委

在之后和日伪军的艰苦斗争中,杨靖宇领导着抗联部队以游击战,麻雀战术和敌人周旋,在艰难的环境中不断创造奇迹,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叛徒程斌

为了对付杨靖宇领导的抗联,日军想了很多办法,用“集团部落”拆散军民结合,让抗联军人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到后来还打起了抗联队员的主意,对于叛变抗联,投诚日本的人,许以高官和厚禄。

抗联的日子已经很艰苦了,面对敌人抛出来的橄榄枝,一些革命信念不坚定之辈,就有了动摇。先后有人不顾民族大义,摒弃自己的尊严,背叛了国家,投靠了罪孽深重的敌人。尤其是第一师师长程斌率部投敌,警卫排长张秀峰携带大量的抗联经费投敌,对抗联和杨靖宇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伤口撒盐。

程斌原来是杨靖宇最得力的助手,也是杨靖宇最倚重的同志。但是他叛变以后,为了表忠心,第一件事就是摧毁了70多个秘密营地,那里面都是抗联的补给。这一举动,让抗联的部队一下子陷入了武器弹药极度缺乏的绝境。张秀峰带走了抗联的经费,还暴露了杨靖宇的位置,让杨靖宇一下子陷入了濒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之中。

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抗联密营

为了掩护各部队突出敌人兵力达到四万的层层包围圈,杨靖宇带着三百多人,从正面牵制敌人。突出重围以后,杨靖宇只好带队不断地在零下四十多度的环境下和缺衣少粮的困境中,继续转移。

条件已经艰苦到了难以言说的地步,但是杨靖宇将军始终为大家鼓劲,即使在牺牲的前夕,他还是平静地对警卫员说:“革命一定会成功的,即使我们牺牲了,还会有接班人来继承未竟的事业。”

在蒙江打游击的杨靖宇已经缺粮许久,从前几天开始,更是完全断了粮食。冰天雪地里寒风呼啸,杨靖宇渴了只有冰冷的雪水,饿了只能挖草根来充饥。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来连草根都挖不到了,他就把自己棉衣里面的棉絮挖出来吃。

之后在山上碰到了赵廷喜,本以为可以得到帮助,但是让杨靖宇没想到的是,赵廷喜劝说坚持抗日的杨靖宇不成,下山就出卖了他,把杨靖宇的藏身之地卖给了敌人。

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杨靖宇(剧照)

得到消息的日军第一时间集结了正在养伤的抗联叛徒,组成“挺进队”,包围了杨靖宇。

一开始,他们想让杨靖宇归顺投降,这样可以狠狠地打击抗联的士气,甚至直接瓦解抗联组织。所以敌人向杨靖宇喊话:“你跑不了了,何不考虑一下归顺呢?在我们警察队当中,不少人也是你之前的同志,现在不是过得更好么,如果你考虑归顺,我们的长官一定会热烈欢迎。”

杨靖宇听罢,断然拒绝这样的拉拢。民族大义在前,怎么能卖国求荣,他不停地用手枪向敌人射击,这就是杨靖宇最有力的回应。之后左手被子弹打中,杨靖宇就用右手继续开枪。敌人见无法劝降而且生擒困难,于是下令开枪射杀。叛徒张奚若用机枪扫射,杨靖宇随即中弹,倒在雪地上牺牲了。

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杨靖宇牺牲后,日本人拍照验身

为了邀功,敌人用铡刀砍下了已经牺牲的杨靖宇的头颅,之后还解剖了他的遗体。敌人震惊地发现,杨靖宇的胃里看不到任何粮食的痕迹,只有一些无法消化的草根和棉絮。敌人实在难以相信,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杨靖宇是怎么在冰天雪地里坚持这么久的。

虽然在战场上对立,但是这种民族精神震撼人心,日本军官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认杨靖宇是大大的英雄,并为杨靖宇举行“慰灵祭”。

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日本《朝日新闻》对杨靖宇将军战死的报道

杨靖宇牺牲了,但是他牺牲的时候就叫杨靖宇,并不是马尚德。再加上当时消息比较闭塞,家人还不知道他英勇就义的消息,郭莲只好一边要饭,一边寻找自己失联的丈夫。

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之下,一家人难以吃饱饭,即使有一口吃的,郭莲也会先给老人和孩子吃。躺在床上时日无多的张君守着杨靖宇的照片,只想等儿子回来再看自己一眼,但是始终没能等到。

临终之际,老太太张君把儿媳妇叫到跟前,把照片交给她,嘱咐郭莲:“我是等不到了,你一定要等他回来,找到他。”

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杨靖宇相关的报纸

之后的十六年当中,郭莲一直打听,一直苦苦等待,可始终没等到丈夫回来。1944年的时候,郭莲也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最后弥留之际,她把一直珍藏的那张照片给了马崇云和马锦云,让他们继续寻找自己的父亲。

郭莲说:“你们爹叫马尚德,就是照片里这个样子。”当时的日本侵略者虽然败局已定,但他们依然在中国大地上做最后的垂死挣扎。马氏兄妹二人在母亲去世以后,只好一边谋生,一边暗中打听父亲马尚德的消息。

抗日战胜胜利了,家乡也解放了,寻找父亲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兄妹二人拿着照片,问解放军战士有没有见过他们的父亲,马尚德。只是很多人,包括马崇云和马锦云在内,都不知道杨靖宇就是马尚德,所以苦苦寻找一直未果。

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日本投降

黑龙江省委知道了马崇云和马锦云寻父的事情以后,专门成立了一个帮助兄妹二人寻人的调查小组,四处奔走,搜寻有用的信息。多方面认定之后,调查组确认马尚德就是杨靖宇,马崇云和马锦云的父亲,就是杨靖宇将军。

1952年开春,马崇云和马锦云被来家中拜访的调查组成员告知了实情:杨靖宇就是参加革命以后改名的马尚德,就是马氏兄妹二人的父亲,只是在11年前,他就壮烈牺牲了。兄妹二人一开始都不敢相信,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父亲就是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

组织上知道了这个消息,想给马崇云安排一个好一点的工作,但是马崇云拒绝了。他说:“我在铁路局工作很久了,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去省委工作怕给组织添乱,父亲是英雄,我不能贪图富贵,给他丢脸。”

河南兄妹寻父8年未果,黑龙江省委查出真相:杨靖宇就是你们父亲

之后的马崇云一直在普通岗位上工作,由于他是杨靖宇将军的儿子,当地政府就以烈士后人的身份,为他谋取了一些权益。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马崇云也严格要求,用爷爷的事迹激励孩子。而马继志作为英雄杨靖宇的孙子,长大后参加了人民解放军,还立下了三等功。

杨靖宇将军的精神意志和优秀家风,得到了传承。他和他的家人们,都值得我们敬佩,值得中国人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确山县   兄妹   云和   兵痞   父亲   黑龙江   河南   日本   省委   将军   真相   敌人   妻子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