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秋天


文化的秋天

秋夜的郊外是静谧安宁的,且透出阵阵野花杂草的清香。盛夏蒸腾的气浪被秋天清凉淡爽的气息所征服了,曾是辉煌活跃的夏季已悄然成为静穆成熟的秋天,而城市中的秋天依然没有脱离夏天的浮噪和喧哗。一叶落,而知秋,这也许是哲学最原始的启蒙吧。若联想到人生,则其意深也。。秋天是没有属性的,我之所以谓之文化的秋天,我想你会和我一样,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秋天,她那独具特色的文化气息和氛围。不过,你首先必须拥有文化的境界,你的视野和感受中的秋天,才会呈现出文化的色彩。那么自然的秋天,又会带给人们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文化的秋天

大凡古今中外的文人学士,对秋天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和不同的人生际遇,借秋天抒发个人的情绪,因而秋天也附丽了理性的思想和文化的色泽。悲秋者,有之,咏秋者有之,令人感慨系之。由于我国古代文人大多对政治腐败的封建统治不满,愤世嫉俗,又多因个人命运坎坷抑或怀才不遇,故借秋天寂穆萧瑟的情景,抒发个人悲秋的情调者多矣,使后人阅后不免唏嘘。

文化的秋天

如杜甫巜登高》诗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可见杜甫一生困苦潦倒的境况,在秋日登高悲秋惨淡的境遇中一目了然。柳永的巜雨霖铃》词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其难舍离情在冷清寂寥的秋天映衬下,更显得情绪沉郁悲切。欧阳修的《秋天赋》描绘秋天的情景为,"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将个人的忧思融入烟霏云敛,山川寂寥的秋声之中。徐志摩在他的散文《秋中》,把落叶比作衰败和凋零的象征,其情调几乎是悲哀的。诗经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

文化的秋天

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情景交融,令人叹为观止。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写的则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相比以上对秋的无奈,李白在感慨之余也尽显其豪放不羁的诗人本色。"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文化的秋天

总之,秋天的景色大都凄凉,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诗句也会大不相同。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杜牧也在长安秋望中望出了秋日的风清云淡,别有洞天:"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由此观之,秋天是情绪丰满的季节,秋天也最能催生出诗人的高歌,秋天更是因此蕴涵了深遂的文化境界。

文化的秋天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秋天殊异。北国的秋天来得清静,寂寥,萧条。故不少文人描绘北方的秋天是深沉的,幽远的,萧索的。的确,北方的秋天正如郁达夫笔下所描写的那样: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其实,北国的秋天与夏天的区别太明显了,如树木的颜色反差很大,一到秋季北方的树由绿变黄了,树林一片金黄,辉煌璀璨,在阵阵秋风的扫荡下,片片黄叶纷纷扬扬的飘落大地,尤为壮观。而南方秋天的树木仍然是绿色的,任凭秋风怎样吹拂也不会轻易凋谢和坠落,它献给大自然的是永恒的绿色。

文化的秋天

南国之秋又是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乡村里是一片金灿灿的稻浪;山坡上是遍野黄澄澄的柑子,瓜棚上攀满缀腾的瓜果。因而秋天又被人们誉为:金色的秋天,沉甸甸的收获的季节,自然成为人们心中最美的季节。从秋天的丰腴来说,季节的物质弥补了精神的境界,文化的秋天持续发展了人类的文明。

文化的秋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名句所指的婵娟就是中秋的月亮。在沃野千里的江淮,秋天的月亮不再是朦胧的,秋高气爽的月亮是皎洁明亮,清辉溢耀的。秋月更催人对远方的亲人朋友的思念。。无论秋到哪里,只要你细细的品味,秋天文化的气息,总是那么一种或清越,或怡然,或忧郁的淡淡的味道。

文化的秋天

如同所有的景区都贴上历史文化的标签一样,秋天也被人为的贴上了标签。其实文化的秋天就是心态的季节。你的心是春天,那么秋天也是春天;反之,亦然。但是文化的秋天也是我赋予她的内涵,并藉此秋天的视野,努力营造出人生永恒的春天。。。

文化的秋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山川   秋天   文化   潦倒   月亮   婵娟   寂寥   秋日   秋风   季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