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旅游热背后,中年人的反常:同学聚会消失,亲戚也走动少了

今年国庆,各大热门、冷门景点都是人山人海,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国庆,中年人群体有两大反常:同学聚会几乎消失了,亲戚也走动少了。

中年人为何不热衷同学聚会了?

一转眼,这个国庆长假已经过去一半了,但是曾经各种初中、高中、大学同学群,在国庆前夕热衷搞同学聚会的那股子热闹劲已经消失在各个同学群里。整个国庆,同学群都是静悄悄,曾经誓言三年一聚或者五年一聚的同学情,在参加过一两次之后,久不联系的情况下,也渐渐淡了。

有网友感叹:国庆原本想组织同学聚会,结果近的没时间,远的回不来。从网友的反映来看,今年也几乎没有多少人聊同学聚会的趣事了,甚至去到陌生的城市,也不愿意联系同学。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我们知道,在毕业3~5年之内,同学之间的聚会热情是最足的,那个时候刚刚离开校园不久,同学之间的情谊与共同回忆还在,而且彼此之间在毕业3~5年,大家的差距不太大,刚刚跨国找工作的艰辛,渐渐稳定下来,收入也开始在增长,不少人也开始结婚,但总体上,大家的心态还很年轻,对未来依然充满憧憬,大家聚在一起,天南海北,过去现在未来畅聊,也是一大人生乐事。

而在毕业10年之后,人近中年,对同学聚会热情就渐渐丧失,笔者的大学同学群或许能反映这种现状,曾经毕业5年的时候,大家聚过一次,聊的喝的也比较开心,曾经约定10年后再聚一次,但是10年之约没有聚起来,群里的老同学要么沉默,要么说没时间,再后来,就没人提聚会。

或许在某个瞬间,突然就不想参加,曾经的“同学情”是青春最美好的注脚,但在工作多年之后,人近中年之后,有些人养活一家子已经精疲力尽,有些人已经拥有一定的资产与资源,大家虽然当时读的一个专业,但工作后生活轨迹与阅历都不一样了。

对于有些人来说,参加同学聚会不仅让自己陷入阶层的差距后的心理失落,也要算一笔经济账,来回车费+聚餐AA+伴手礼,够给孩子报个兴趣班了。

饭桌上聊的不再是糗事和梦想,而是房产、年薪、孩子学区房。当饭局变成“跨界交流会”,除了校园旧事,很多事情聊不到一块了。当共同记忆被反复咀嚼到索然无味,那些一年一次或者几年一次的尬聊,就渐渐难以再维系了。

中年人的反常:国庆中秋走亲戚的少了,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与同学聚会变少一同出现的,是走亲戚的少了。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月饼、烟酒都不好卖了,一些做了多年月饼生意的参展商感慨说,与去年相比,销量略有下滑,尤其是年轻人来得比较少。而白酒红酒都也没等来热卖期。

卖不动背后,是在整个国庆,很多人都是规划去旅游,甚至小众的旅游地也越来越火爆,陕北的老寨、云南的小村、贵州的瀑布,都有很多游客,“城在水中”的四川遂宁,广西小桂林靖西,吉林延吉等等都成为不少人的旅游打卡地。但是很多人宁愿去另一个小城市看风景,也不回老家走亲戚。

于是我们看到,整个国庆,各大景点都爆满,但走亲戚的话题越来越少。曾几何时,每逢中秋国庆就是走亲访友的“修罗场”。提着特产礼盒走门串户,从早忙到晚。

有网友感叹,现在走亲戚的少了,烟酒、水果生意也没以前好。烟火也不放,没有以前热闹。

对中年的我们来说,联系方式越来越方便,而且有车一族越来越多,走亲戚与亲人们联系是越来越方便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与亲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了。

这源于,很多人到了中年,就会有一个感觉,过去觉得有意思的事情,现在渐渐觉得没意思了,过去一帮亲戚朋友喝酒聚会吹水的场景,在中年人身上,也少了很多,这其实是快乐反馈机制失效了。

对于大部分中年人来说,现在两眼一睁就是想着赚钱,赚钱这件事本身给中年人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烦恼,因为没有啊,有也不多,能把家里老小的衣食住行打点好就不错了,很多中年人为了碎银几两,每天操心得都睡不着觉。

在今天80、90后的小时候,走亲戚是一件快乐与难忘的事情,那时候亲属或家族朋友来往频繁,就是邻居们也时常走动,过节走动就比较多了。有时候,一件礼物会被转送很多家,还有概率会到自己的手中。

但现在,亲戚们不是年纪过大,就是天南海北相隔太远。当大家都在各种工作的地方买了房,家离的远了,感情就会疏远,话题也聊不到一块了。因为大家的生活已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没有共同的生活经历,自然感情上的共鸣与亲切感就慢慢也少了。

结语:

人到中年,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朋友越来越少,与过去那种热闹嬉笑打闹的生活渐渐告别,回归到自己的小家庭,但却又时常怀念过去的旧时光,但同时又会意识到,自己与过去的老友、亲戚们的心理距离在慢慢变远了。

我们身处这个时代,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平时都忙着挣钱养家糊口,没有多余的时间,停下来,去跟过去的老朋友,亲戚们熟络熟络感情。有时候大家抱着互相不打扰对方的心态,感情就会越来越淡。

但心里始终还是有一块柔软的地方,怀念曾经“满桌人笑,满院月光”的热闹。只不过,这种场景很难再回去了。

中年人的疲惫感,体现在国庆这样的长假,同学聚会消失,亲戚也走动少了,背后是中年人的心态变化,正所谓,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少年时期热衷的,中年之后,都变了味。

这看起来有点丧,却是不少中年人的现状,这其实也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距离与疏离感,中年人其实需要改变,打破这份距离与疏离感,积极生活与社交,敞开心扉,与那些见证我们青春的人见见面,聚聚会。但问题是,世界在变,人也在变,以后无论是走亲戚,还是同学聚会只会越来越少,这或许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接受并逐步适应的现实了。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旅游   反常   中年人   亲戚   国庆   同学   中年   热闹   熟络   中秋   天南海北   景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