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

    今天专门查了下百度词典“三思而后行”的解释居然是 “一思:思考过去的经验;二思:思考周围的他人经验;三思:思考未来可能产生的结果。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而我记得最经典的解释是“思危、思退、思变”显然后者更高一筹。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先想想有没有危险,有没有退路,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后者出自一部电视剧《大名王朝1566》掌印太监冯宝之口。写着写着又想起“每日必三省吾身”再次查查百度“三省吾身”出自《论语·学而》,字面意思是多次问自己。

春秋时期,孔子有一个得意门生,叫曾参,人称曾子。他为人忠厚、勤奋,深得孔子的喜爱。

孔子的其他弟子向曾参请教修养德行的体会,曾参说:“我每天都要‘三省吾身’:替别人出主意,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方?老师讲授的东西,是否温习好了呢?”

“三省吾身”引申含义是经常自我检查、自我反省,人们用它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虚心。

一个虚心的人,一个愿意站在别人的角度反省自我的人,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如果一个社会都是这样的君子,实现社会的和谐就不是一句空话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孔子   自我   虚心   君子   论语   经验   得意门生   王朝   地方   社会   忠厚   空话   字面   德行   退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