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映像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写得的六十年代的东北旧事,好象是说那里的乡村贫穷近似于恐怖,我不知道黑土地的故事,但是只知道那里是一个肥沃的粮仓,以前别处活不下去的人,都是凭借勇气去闯关东的,即便是天下霸唱里的书里面,好象也不至如此,也许是大兴安岭的山里面会更好吧。但我小时候,对于江苏的乡村是向往之极的,因为我无法知道在农田里扛大活是什么滋味,我只知道在那里有着比市更美丽和丰富的物事,我到那里多半是作物繁茂的夏天,以至于到后来我对那些叫乡村的地方都有一种很复杂的情感。

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农村是苏北的知青农场,第一次见到猪跑,以前都在画上,所以特意踩着猪屎去猪圈看新鲜。在那里我看到了比五分钱硬币的直径还粗的凤仙花,五彩宾纷;看到又圆又大光亮的粉色和橙色的西红柿;看到菜市场里从未出现过的细而脆嫩的豇豆;看到小河沟里又蹦又跳的泥鳅——不过那个时候不作兴吃这个,当地人只用它喂鸭子;还有长在地里的玉米——第一次看到青纱帐,还有洪泽湖石头下的小螃蟹,彼时未成熟,软软的,可以炸着吃;还有活蹦乱跳的鲫鱼……凡此种种皆是城里见所未见的东西。当初发小们去过苏南的南大农场,我就艳羡不已,所以一直到初中,我最热衷的事情就是巴望学农,因为十中彼时也有农场,那个年月没农场的单位大约没有。在青龙山上有大片的野萱草,如果能赶上一开学就去学农,那就是捡到宝。以至于高一的时候,我们班没捞到去,改在学校为新校舍搬泥土,是不遍怨声截道,可见有这种想法的并不是我老人家一个。

后来工作了,和同事去她在苏南农村的家,阳羡米向来声名卓著,软香可口,尽管那个时候我们的工资依然会让年轻的胃常有胃亏肉的感觉,但是在她家,我和她都是无视桌上的鱼和肉,而是钟情与米饭与那盘鲜绿清脆的南瓜苗——以至今年在云南又吃到一次,念念想想,可惜那里也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离沙子们的单位太远,他们都了无兴趣——大嚼特嚼,她的一家都甚为稀罕地看着我们,我想难怪方鸿渐妈会觉得外国没吃的,估计她妈那时的感觉只怕也是城里没吃的,她哥嫂更是不住地用那些鱼、肉让我们,后来我同事忍不住说,你们别忙了,她是没吃过这些,我想那会子的吃相肯定够看,她和我说她也很久没吃过南瓜苗了,自己也觉得好吃,好在她的吃相和我相去不远,呵呵。

后来去一个校友闽西的老家,看着那大片大片除草皮和伤痕累累的歪脖子松树的华南虎的故土,不禁感慨万千——好在听说那里现在在封山育林了——所以在林芝的时候最恨福建援藏干部教人家伐树,在横断山里的时候看到原始森林都伐到百年冷杉的时候都会想起闽西。所以那个时候就想,找什么人去援藏,都不能找林业局的,贤书就笑话我说以偏盖全,林业部门也不是就教人砍树,呵呵,现在也不知道那里的森林是否无恙。在闽西的乡间,不知道她和家里说了什么话,我终于申请到和朋友的妈妈——一个很矮、很结实、很能干的农村妇女——一起去割稻子,我满心欢喜地找了一把镰刀拎上,瞟到她叔公正坐在打谷场摇头,呵呵。还拍了几张照片回家。我姐看后说还真象知青,算是过了一把后来没当上的知青瘾。不过那会子也终于知道为什么知青在乡下为什么不招人待见——因为她妈已防着我农活有失,还背上了一筐小鸭子,省得我把谷子打得四处飞溅,浪费粮食——因为是山区,田都在山里,不能象江南似的把稻子扛回家再打谷子,那里的谷子都是把小型机械背到地头打,只把打好的谷子背回家。

所以尽管比起贾宝玉那种家伙,对于农具的认识进步得多,但是对于农村的感觉只怕相去无几,所有的东西都是新鲜有趣,说白了就是都好玩,当然她妈后来就不让我用那个场地里的扬谷子的机器了,呵呵。尽管那时候看到那些鲜果鲜菜已不会大嚥口水了,但想到为什么那些读书人,书卖不出去的时候就说去耕读呢,那就是聪明阿。后来一个巧合走进了基层,才知道正是农村负载着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所以我老人家是赞同在城市化的进程里,必须考虑进城的阶梯的,也赞同十八成万亩耕地红线的,不唯是因为还在向往新米和土鸡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谷子   知青   苏南   农场   山里   农村   稻子   乡村   洪泽湖   大片   感觉   林芝   南瓜   大兴安岭   相去无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