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为了一次次教训的启示!(原创)

11.15火灾,我在外出行的途中,旅人的心中总是充满了对家的挂念,而亲人也总是挂念着在外的旅人。

骤然中,电话多了起来,父母的关心,兄妹的挂念,朋友的关怀,莫名间,才知道,那场大火其实离我真的很近。失火地点想来几天前还曾路过,仅仅相隔我寓居的住所几个街口之遥,那里的人们想必还曾和我打过照面,然而突然间,人鬼殊途,生死异路,悼念中!

央视的火灾,似乎依然历历在目,当时还听到华东院的几个专家被请去现场做了鉴定,后来自己为了主楼的缘故也去了现场,真切地看到了那过火之后附楼狰狞的外表,似乎火神在狞笑着告知我们,不要狂妄,不要狂妄,是火就一定会把你烧出原形!直到现在拍到的火神无情的杰作还存在电脑之中。自己本身从事建筑行业,所以对于建筑本身都有着较深的感情,所有的建筑都是给人来住的,建筑为人服务的本质是从来都不能磨灭的。

世博期间,看到世博局为世博项目专门制定的消防和防火规范,感到比较欣慰,央视的火灾看起来真的是能够警醒我们的行业,为建筑的安全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自己置身其中,的确感受了严格要求被落实到了实处,任何材料都需要拿到防火检测报告才能够被使用,在这个时候,每个行业中的执行人和被执行人都谨慎对待,小心执行,将规范和规定予以慎重实施。我想参与世博项目的人们可能最多的感受就是任何选材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提出,防火是不是过关,消防是不是合格。这是严格考验每一位建设方、每一位施工方和产品提供厂家、检测方的时候,事实证明,的确是经受住了考验。

然而,世博结束后的不久,大家还沉浸在世博会成功喜悦后仅仅几天,就发生了这样重大的火灾,几十条鲜活的生命永远地离我们而去,数百人失去了自己曾经美好的家园。献花的人群走了又来,每个人的表情都很沉痛,无论是在这里生活的还是外来的人们,无辜生命的离去,然而大家不能忘却,然而大家更多的是疑问,他们身上发生的灾难是否会在大家的身边也可能会发生?

真的是有可能,每个人在灾难来临的时候都会想到这样的问题,甚至大声地去责问,为什么政府不及时发现,为什么施工方不能够严格施工,为什么那么多的不合格和违规会在项目中出现,究竟为什么呢?

那我要问的是,我们自己呢?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着那么多的不合格,我们是不是在工作中也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和制度,检查同时需要从自身开始。有时候我们在笑德国人太严谨了,日本人太认真了,然而我们呢?是不是太过于容易变通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说的是我们,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说的也是我们,制定制度的是我们,违反制度的也是我们,我们制定或者颁发了那么多的制度,究竟有哪些在认真的执行?管食品的就一定重视完全按照规定去检查?做食品的难道就一定严格按照规范去生产?如果是这样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什么奶、什么毒的事件了。管煤矿的完全按照安全制度去实施?下煤矿的就一定能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果是这样,那么多的矿难会发生?管车的就一定按照安全条例去执行?开车的就一定遵守交通规则?如果是这样,那么多的交通安全事故会发生?我们嘴里在叫嚷着为什么他们不遵守这个不遵守那个,那我们自己呢?我们自己有没有在消防演习的时候不认真对待?我们自己有没有在地震轻微来临的时候按照抗震要求去执行?怕不会那么震的厉害吧。每个人都有侥幸的心理。每个人都心存变通的心态。我们不注重细节,不关心细节,我们总是喜欢在事故发生后喊那么多为什么,所以事故依然会发生,逝去的人依然会增加,活着的人虽然悲伤,但依然侥幸。犯罪的依然会犯罪,腐败的依然会腐败,没那么严重吧,掉个砖头没那么巧就砸到我吧,砸到了是我命不好,砸不到,爱谁谁。

说的有点远了,还是说说火灾的事情,主要保温材料,聚苯板,显然成了这次火灾的焦点,然而其实我们大量的建筑都在使用当中,包括地铁。这当然首先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当然也和我们普遍的侥幸心理相关,没那么巧吧,更何况我们还有现场那么多的安全操作规程,然而,只要是人就会犯错误,难道一定有证的工人,电焊就不会打出火星?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逼迫我们只能做廉价的选择,然而,一定就是这样吗?我们难道没有别的选择吗?既能防火又能保温,而且便宜的材料就一定没有吗?我知道的还有保温砂浆,当然也还有一些其他的材料,我们为什么不能去慎重的选择呢?这其实也和大而化之的心理有关系,上面认为我们有那么多的安全规程做保证,下面认为我们只要在规程的框架里选择就与我无关。然而,也许大火就会在你我身边。也许我们的选择同时也会伤害到我们自己,更何况,做决定的人一定也应该要想到,即使伤害到别人也不行。

其次,焊工的责任,焊工一定是主要责任吗?合格的项目应该聘请合格的焊工,这是起码的常识,民工只管干活的,难道也要去管自己是不是应该为项目考虑,这里只需要有证的工人。现实的实际是,合格的焊工是那么的少,价格也比较高,管理者往往去选择了没有证但是便宜的工人,显而易见,选择的责任应该是由谁来承担。这样的事情在这个行业里屡见不鲜,监管的人不来管,谁会知道?被监管后的代价那么小,又有谁来听?其实,就这点来说和我们的新交规类似,只有要把你拘留或者判刑了,人们才知道酒后驾车的代价有多大。更何况聘请廉价无证的工人的确会便宜很多,利益的诱惑在这里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而这样的问题似乎始终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

再来说说分包,国家规定,项目总承包后,只能分包给专业有资质的承包人。然而,挂靠、层层分包,下面的人包括总承包有的是办法拿来合理的资质和说法。许多时候,监管方根本找不到对方的任何疑点,以为一切正规总承包分包的表象的同时,其实项目方已经面目全非。这些问题,各地都有,然而,上海这边,大的有实力的总承包对于分包方的管理也还是相对比较严格的,监管方的注意力也相对集中到了一些大型项目的监管了,对于小型的项目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管理,更何况,这里的大型项目真的很多。

再来说说监理。监理制度本身从国外搬了过来,起初的用意很好,但实行下来远达不到原来的目的,究其原因在于,监理本身是业主雇佣的。监理需要业主聘用并且直接付费就造成了监理惟业主之命是从,怎么能够达到公平、公正的执行法规呢?自然是能够变通的就变通,能够忍让的就忍让了。而且项目当中合同额最大的总承包方必然和业主的关系最好,赚的钱最多,总承包方当然需要和业主保持很好的关系了,而监理在这里变成了弱势群体,不仅要看业主的脸色,还要看总包的脸色,否则你的监理费怎么能收到呢?大家都要生活啊,而大家已经忘记的是,监理是业主聘请来监督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方的,监理在起步的阶段已经成了三奶,哪里能够挺直腰杆呢?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只要不出事情,大家和气发财。监理制度,真的很失败!在某些情形下,还不如以前的政府监督。现在的政府监督,已经不承担责任了,只是起组织的作用,把工程的责任全部推倒监理方去承担了,但监理方又没有能力也没有足够权利去承担和实施。恶性循环。每每看到,有些工程建成豆腐渣,监理先倒霉被判刑,其实感觉他们真的很倒霉。还有什么因素能够决定这些呢?

其实现在的体制下,大多数建筑行业人士也是坚持原则的、坚持制度的规范操作的,因为很重要的一点是,现在是建筑质量终身负责制,出了问题,只要你没死,签了字就一定要坐牢的,所以大多数人都是负责任的,大多数建筑的质量也是好的,甚至有许多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为了项目质量呕心沥血的,这些是目前建筑的主流,前面所说的只是一些心存侥幸的。就是这样的侥幸心理造成了后续和建设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的问题,然而,我们还是应该从监督、监管、处罚的角度去更加严格地要求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一味地压低建设成本是不行的,我们现在已经在提倡合理的建设成本,最低价已经不是中标的第一选择,这些都是建设质量得到提高的有效途径,我们需要高质量的建筑,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合理的利润才能合理的生存和发展,才能使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一味地压低成本,只能带来更多地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一句话,大家都要吃饭,不能只管你的菜篮子,不顾人家吃糠咽菜。这些是我们管理者更多的应该思考的问题。当然优质优价是最好的选择,能够做得到最好,真的能做到吗?我看不见得,一分价钱一分货啊,现在的社会已经相当实际,以前说有理行遍天下,现在可是没钱寸步难行啊,只是说说空话谁都会,但是谁家的锅里有没有米,谁最清楚。

我们不能奢望未来就一定没有灾难,灾难可能就在你我身边,我们所能做的是,管好每个人自己,靠良心吃饭,不赚昧良心钱,遵守自己该遵守的,坚持自己该坚持的,每个人从自我开始,从每一件事情开始,我们需要较真,我们需要严谨,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降低灾难发生的次数,尽可能地降低灾难发生的频率。你所做的就是为了你自己的安全。

安全,从自己开始!

大而化之害死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项目   发生   制度   建筑   业主   火灾   灾难   侥幸   焊工   施工方   火神   责任   更何况   承包方   合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