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年随想记(二十二)

《小龙年随想记》已经写了大半年,原定的基本数量明显不够,短文的质量也明显下降,好多篇短文基本是没有主旨的,即使是叙述性日记,也显得非常的琐碎而杂乱。

写过当是没写,看过以为没看。——悲

这大概都是非著名作家的悲哀吧。

当下特别多的青年小作家们,为了赢取读者的欢心,赚取价值不菲的稿费、出版费和签名活动费,不惜伪造华丽,尽阿谀奉承之所能,见风使舵,写出的文章貌似都非常深刻,其实又是毫无根基的,没有一点点营养。

读者看过以后也就看过了,没有任何知识的积淀,浪费了宝贵的阅读时间。整个青年文学界又是千人一面,大家写文章都成为一种套路,跟CCTV-1《新闻联播》一样的,每段话和每个故事都是用同一种方式来表达,像做数学题,一步一步的推演和程序性解答,似乎现在的文学创造不需要体验生活,直接采用标准答案的基本流程。

写小孩子成长的童真,总是历经曲折而百折不饶;写年轻人爱情的忠贞,总是有第三者若即若离;写大社会残酷的现实,总是要人接受时间的考验……

类似的文章比比皆是,加上现在网络文学的兴起,同时文字传播速度和媒介明显有了质的飞跃,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各种各样的社会信息又以爆炸的方式突然占据到每一个人的大脑,进而形成了不同人、不同时、不同角度的看法和意见。

事多了,也就杂乱了;人多了,也就淡忘了。

高速发展的全球社会,给所有的人带来任何事情都在转瞬即逝,危机感自然就开始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并且时时刻刻,无法消除,这是多么得可悲。

有时候不是人们不想停下来多看看,多欣赏,而正好是这个美丽的社会不允许人们停下来,一旦停下来,或许这个社会就不那么美了,看上来很美,更是一种境界。

在海边悠闲钓鱼的老人,给我们讲述的哲理故事,其实是一种社会的无奈,没有任何一个年轻人会选择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去享受垂钓的乐趣,而往往是在经历繁花似景的绚烂之后,才懂得当初为你热情绽开的单纯想法。

可身边总有许多人,一直在思考,一直在练习,一直在玩笑,如同当代小作家们尽其可能得去赢取社会最大化的读者心态和钱包,以便快速积累必要的最低财富,去赢取更高更大群体的需求,从而给自己获得独立创作的思想空间和经济基础,并且在新的平台等待另外一个成为大家、成为名家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就好比牛顿家果树上的苹果。一不小心就砸下来……

许多年轻人都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

说是在等待,其实我更觉得是在寻找,努力的寻找,刻苦的挖掘,利用可利用的全部资源去营造等待机会的外部环境,期待着幸运之神随时降临在自己头上。而后要干什么,拿到了这个机会要做什么?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会明白当初我为求得这个机会的初衷。

人生若只如初见……

纳兰容若的词确实有很多首写的不错,流芳百世,但论起经典,大概就这一句话,深深的刻在多情者的心底,多少年来多少人为此而落泪,甚至伤心欲绝。

同时我也想借用这句话,引起大家的思考,我们眼下的奋斗与我们当初的梦想,是否存在着差异?而这个差异是我们自己主动的改变吗?

答案不明,也无需回答。回到我大学毕业开始工作以来,保持着随时记录自己的心情日记的随想记习惯,当初我是为了记录下生活的点滴,留存着,到老了可以慢慢回味,以免得了什么疾病而忘记了这一生的精彩。

可如今,我却将其看成了一种必写的任务,每天提醒自己记录点什么,还很关注朋友们在空间里的回复和点击,这就是自我产生了另外一种写作的负累。

我甚至一度想着如何写点深刻的文章,可以拿去外部发表,又或装订成集、送友惠存,徒增自己的麻烦和不安,总觉得会写不好,或者写错什么伤害到人,于是大多数的杂文都显得比较虚伪,不够真实,渐渐的就会失去了自我。

今晚,我就以写作的初衷为由,写下这一段话,当作自责与忏悔。虽然杂文不长,也没有反复就具体的事情进行剖析和纠正,但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

讲句事实……其实很难。

是以为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社会   机会   赢取   当初   读者   短文   杂乱   杂文   初衷   文章   随想   龙年   差异   深刻   年轻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