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衔泪祭母

                               清明后衔泪祭母

 

    3年前,93岁高龄的母亲去世。按照家乡的习俗,3年后的清明前后给母亲立碑修坟。依照弟弟请人所择定的良辰吉日,在清明的第二天动工,共忙活了4天,才完成所有程序。

  母亲出身贫寒,外祖父靠种菜和给别人打短工维持家计。母亲没有上过学,不识字,但从小聪颖淑惠,从小就是父母的好帮手。10岁时母亲就学习绣花,缝衣。她一辈子所穿的衣服,和我们姐弟小时候穿的衣服,绝大部分都是母亲自己缝制。我见过母亲亲手绣成的花鸟,的确是女红精湛。可惜的是,当我意识到母亲手绣的价值时,翻箱倒柜也只找到一幅绸缎门帘的一角,上面绣有一直漂亮的翠鸟,那神态,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一角残缺的绸缎,多年来我都极为珍惜的收藏着,它也是我母亲留给我们的唯一一件宝贝。

  我父亲出身小康之家,自小熟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通晓,并学得一手好中医,医术高明。父亲本性刚直正义,心地善良,行侠仗义,但因是长子,从小被我祖母娇生惯养,所以又有狂妄不羁的脾性。我祖母去世后,继祖母与我父亲矛盾频生,常年吵闹不休,我父亲几次离家出走,游荡在外,后来甚至被逐出家门。因为媒婆在我祖父授意之下,完全瞒过隐情打动我外祖父,我母亲才嫁到谭家。过门后,我父母便正式与我祖父分家另住,一副碗筷的财产都未分得。这时我外祖父和我母亲才知道受骗,但母亲却甘愿认命,不怨天,不怨地,全心全意地做谭家的媳妇,辛辛苦苦地操持家务。在我母亲的感化下,我父亲与其继母的矛盾终于冰消融化,与其家族的关系也重归和好,但在经济上依然未能得到任何帮助,依然在十分窘迫困难中生活。所以我们家与我祖父和我几个叔父家历来往来很少,倒是与我几个舅舅的家庭相处密切很多。

  解放初,我父亲与新化城关镇的几个无业医生自愿联合,开了一家纯民间性质的“联合诊所”,我父亲出任所长。1957年,诊所经大家商议决定,将部分营业所得利润分配到个人,每人分得200多元。当时的200多元,的确是一笔较大的财产。可是我父亲却并没将这笔钱用到家庭,而是自己在外挥霍一空,我母亲全然不知。这还事小,在1959年,我父亲就因1957年联合诊所分红之事,被以集体贪污之罪拘押判刑,锒铛入狱!在狱中,父亲患上糖尿病,1960年保外就医,1961年在家病逝。当年,我仅有9岁,我弟弟7岁,我姐14岁。家庭的经济依靠彻底断失,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没有任何稳定工作的母亲的肩上。

  我母亲是不幸的,但她也是坚强的。她除了夜晚躲着我们姐弟默默流泪之外,在我们面前,她挺直了腰杆,靠她的一双手,辛勤的劳累,维持着家计。母亲不识字,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她就给人洗衣,做厨。粮食不够,她就到城外的菜地去捡菜农丢弃的白菜兜,萝卜兜,去挖些野菜,拿回来充饥。我们没有衣服穿,她就向我的舅舅们要来一些他们不穿的旧衣服,自己动手改成“新衣”,给我们姐弟穿着过年。在舅舅的帮助下,我姐姐15岁就进了新化商业局做通讯员,每月7元钱的工资,大大减轻了母亲的负担。后来,我姐姐19岁时结婚,我姐夫是部队的士官,也是几岁时就失去父母双亲的苦孩子。他们结婚后,我姐夫便成为我家的顶梁大柱,家境才慢慢好转起来。

  我家的境遇,在我们家附近是最为人熟知的。我母亲的为人,也是深受我们内外两大家族和附近邻居所一致称诵的。在同龄的长辈里,我母亲也是一位最受人尊重和敬仰的德高望重的老人。

  母亲的晚年是幸福的。我们孝敬给她的钱,她大多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来买纸香信品拜佛敬神,那些买来的纸钱香烛,一年四季都堆满了她的卧室;其次是用于舍赐给那些她认为可怜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她身上都要带点钱,这能方便她随便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遇到了残疾人、重病人、孤寡老人,甚至乞丐,她都要毫不吝啬地掏出些钱来送给他们。

  母亲晚年身体也很硬朗,耳聪目明,没什么大病。我经常和家里人议论,母亲能健康长寿,究其缘由,最重要的一点是母亲有最好的心态。她一辈子吃了那么多苦,但她却从不怨天尤人,一直能以坚忍顽强的意志,默默地应对一切挑战。即使碰到天塌地崩的难事,她也不向别人叫苦,而是以坚强不屈的精神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随便什么事,她都能更多的考虑别人,从来不计较自己的得失。与人为善,以德报怨之类的事,是她待人处事的常见之事。本来我们以为,按照母亲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她老人家活过百岁,是根本没问题的。万没想到,200911月的那天,母亲意外跌倒,造成右腿骨折,在病床上忍受了20来天的病痛之后,便离开我们走了,永远地走了。

  母亲的去世,给予我的精神打击是巨大的。在母亲去世后的半年之内,我一直处于大脑虚空而又一片混沌的状态之中,睁眼闭眼,都能看见母亲那慈祥至爱的笑容。给母亲立碑修坟的计划,由我弟弟和姐姐制定和实施,各项准备进行了3年。我知道,即使修一个再大的坟,也是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的。按照家乡一般的风俗修建,也只能是表示我们对母亲的一种感恩和无尽的怀念之情了。

  为了铭记母亲的恩德,我撰写了母亲的“墓志铭”,尽管有些随俗,但也是我们心声的表白,这次也请修墓的石工,刻立在母亲的墓前:

  呜呼先妣!自幼聪颖,巧熟女红,少小持家,孝老爱弟,和亲睦邻。

  姻适谭府,相夫尊长。自忍饥寒,苦育儿女。中年丧偶,忍痛负重,

  坚贞自洁,饱尝万苦。幸得佳婿,温暖门庭。晚年安愉,励子教孙。

  崇佛笃禅,行善布德,惠泽梓邻。百年人生,品行高洁,慈怀大度,

  德懿淑善,寿终正寝,光昭日月,万世芳馨。勒石铭记,母仪千古。

 

 

2009年端午节为母亲拍的纪念照。这个端午节是母亲生前的最后一个端午节。

 

 

我女儿和我侄儿与他们奶奶的纪念照。

 

 

 

 

新修成的母亲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母亲   父亲   外祖父   新化   祖母   祖父   姐弟   端午节   舅舅   晚年   诊所   家计   清明   聪颖   绸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