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张三丰

    父亲退休后就练上了太极拳。
    他一生都做的是握笔杆子的事,烈士暮年竟“投笔从戎”闻鸡起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了。
    我小时候拜师学武他是反对的,年轻人血气方刚,整天舞枪弄棒,不免争强斗狠,不幸总是让他言中。每次打伤了人,老师和家长找上门来,赔礼赔钱的事都是母亲出面的。一次,他实在气愤得不行了,一拳打来被我捉住,又一拳打来被我另一只手捉住,让他知道了有时候笔头和舌头的力量是比不上拳头的。一直以来“以德服人”是他的人生信条。  
    当然父亲练拳是为了健身,除了画画写写以外他也没有什么爱好。不打牌、不下棋、不钓鱼、电视也看得少,他是看不惯那些所谓的名主持人打闹、发嗲、惺惺作态的。
    父亲一生没用什么大钱,自从和我母亲结婚后,一切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上次回家看他二老的时候,父亲正在他练功房里拴上门站桩。母亲说到他一次从北京体育大学邮购回五百多块钱的太极拳书籍,我进房一看整整齐齐四十多本太极拳专著。
    两个多小时后,父亲开关出来,神采奕奕。笑哈哈对我说:“你妈妈又说我说我坏话了吧,是不是那书的事?”我一笑没有作答。他又说:“一切的实践必须有理论支持是不?不同的人练习太极拳有不同的心得,我买那多的书籍就是要综合那些人的经验,以利于自己的提高,这样也可以少走些弯路。”
    我说:“你每天早晨上山走套路,回来再站几个小时的桩,达到活动身子的目的就行了,真想练成张三丰啊!”
    他说:“生命在于运动,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我父亲把他一生认真的劲头儿又用到这儿来了。
    我说:“现在有一种理论认为生命在于静养。”
    他说:“所以啊,你们年轻人大多在睡大觉。提出这个理论的人一定不知道太极拳。“太极”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即阴阳,含有至高,至极,绝对之意。太极之理即阴阳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转化之理,太极拳以此解析拳理。太极拳除活动全身的肌肉群,关节外,配合均匀的呼吸与横膈运动,对中枢神经系统能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同时也是一种无敌的拳法。你也要多练练,等身体差了再去临时抱佛脚是要后悔的。”
    以前瘦弱的父亲,现在是结实了多了。我一看他跟我练上了,进房拿出给他买的龙泉宝剑,就他细看的机会,一招“如封似闭”赶紧撤兵。
    第二天我和他一起到他们练功的场地一看,向他学拳的人真不少。父亲站在那里气沉丹田,英华内敛,看着就是一个高手。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父亲双手相对缓柔抱球于胸前。四周的空气在抖动,地上的落叶在旋转,仿佛要把一切揉进“太极”里去,气势如几百年前站在武当山上那位开创内家先河的大宗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太极拳   父亲   太极   母亲   理论   英华   阴阳   争强斗狠   周易   龙泉   投笔从戎   系辞   闻鸡起舞   年轻人   书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