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经典】我的父亲(2007)

    深深地记住了《背影》里朱自清使用的“父亲”的称呼,那是那个年代的特征。而我们的年代,应该是称“爸爸”。但我一直觉得,“爸爸”这个称呼用在文章里显得幼稚,而“父亲”却显得很有深度。 ­

    父亲节到了,我很想写写我的父亲,可是又不知从何说起,因为每每想起他总有很多不快乐的事情涌上心头.稍微长大点后对父亲的感觉就不亲,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印象只有很小才几岁的时候对他撒过娇,后来再也没有和他很亲热,以至于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和父亲很亲热时,心里都油然地嫉妒, 或许是缺少父爱的缘故吧. ­

    在我年幼的印象中,父亲一直很好,他从不打骂我,而且很宠我,每当我哭闹着要求什么时,他总是答应我。记得小时候,外婆在家里养有几只鸡,我经常去捉鸡玩,甚至还把鸡放在床上,外婆很生气,经常把鸡从2楼丢下去。终于有一天,我放学回来看见鸡被杀了,便大吵大闹,哭个不停,所有人都不理睬我,而这时,父亲却冒着太阳,骑摩托带我到市场去买活鸡,这件事已经过了十几年了,而我却依然记忆忧新。 ­

    小时候很调皮,经常惹妈妈生气,记得有一次就被妈妈绑在树上。父亲却护着我,我闯了什么祸他都不会责罚我,只是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有时在母亲那里受到责骂时,就到父亲那儿撒娇。 ­

    还有一次,我要玩摩托,父亲只好给钥匙的我,我踩了几下,都不能启动(小没力嘛),他也以为我是不可能踩“生”的,便上楼去了。我不甘心,站上车身,使出吃奶的劲儿,猛的一睬。“轰!”的一生响,家里人以为出什么事了,赶紧跑下来,看到摩托“咚!咚!咚!”的已经启动。家人都很惊讶,父亲笑着过来刮了我的鼻子,“家伙!多危险啊!”。而我心里却甜滋滋的,像干了一件大事一样。那年我还不到7岁! ­

    那时,我和父亲的关系很融洽,觉得有这么好的爸爸,自己简直就是最幸福的孩子了…… ­

    1996年底我们全家搬到海口来了,来到这个陌生的繁华都市,我没见过的东西太多了,对什么都好奇,常吵着让父亲带我去这去那玩,在商场里坐电梯上了又下,下了又上玩得好开心,父亲总是陪着我,不厌其烦。可上小学后不久,我却发现父亲渐渐地变了,变得好可怕!稍微有点调皮或犯点小错误,他就大打出手…… ­

    自那时起,他就再也不听取我的意见和顾及我的感受。我对家里的电器很好奇,于是便把家里的电话线和电视天线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还有摆弄些其它东西,毕竟那时年龄还小,难免有时出错弄坏东西,但父亲并不是耐心的教我,而是粗暴的拳脚相向。 ­

    有一年春节,我的几个表兄弟都在文昌过年,由于我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没什么同学朋友,所以很渴望能留在文昌去跟他们一起过年,于是我便跟妈妈说:我想在文昌过年。妈妈没有拒绝,而父亲却硬生生地拒绝了,非强迫我跟他回老家过年,最后我妥协了。父亲就是这样的人,在他眼中,容不得我对他说一个“不”字。 ­

    父亲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对我进行语言上的“制裁”,要求我即使在家里,说话也要循规蹈矩,不准嘻嘻哈哈的。有时候开个玩笑或说错了一句话,他便大声斥责,搞得我连说话也要顾虑,这样我在家里与父亲的交流逐渐减少了,父亲跟我说话时从来都爱用一种命令的口吻,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而妈妈却很随和,妈妈是我唯一说得了心里话的人。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便不再叫他“爸爸”了,而是直接说话,见了面也是不冷不热的,父子间的亲密早已不在,我开始感觉到我和他之间明显有了隔膜。我真的恨过我的父亲,甚至希望他永远不要再回来了,但他一直很关心我,有时间还尽量带我去玩,但这本应令我感到父爱的温暖,却和他的冷漠专横交织在一起,让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

    还有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了,一时也说不上来…… ­

    准备上初中前的那个暑假末,我因心理治疗需要住院要做脑电图,需要观察24小时。那天晚上是父亲来陪我,为我忙前忙后,饭都顾不得吃,陪我聊天。他背对着我在做些什么事,我看到他的背影心里一震,他转过身来,疲惫的双眼似乎因为担心而流露出一丝焦虑,我默默地望着他,头上已经有了白发,心里莫名地升起一阵酸楚.人说父爱如山,也正是从那一天起,我才开始用内心去感受父亲的爱,我也渐渐地体会到父亲对我的良苦用心. ­

    上中学后,跟父亲的关系明显有了很大的突破,我没有以前那么恨他了,跟他的交流也慢慢多了起来。可是,我却做了很多让他失望的事情……他没有像小学时那样粗暴的对待我,他为了我做了很多努力,耐心地教育我,在他的帮助下,我从新回到了校园。那时的父亲像一座灯塔,为我在黑暗的大海上指明方向;像一个港湾,让我避风避浪。 ­

    父亲对钱很看重,他对我经济方面管制很严,但我天生似乎就是有虚荣心,以至于他常常觉得我用钱过度,太过奢侈.有时候我买了一件稍贵的东西,他会拿“下层人”的收入来作比较,告诉我这一件东西的价钱是“下层人”要用多少个月的工资才能换得,而我常常是把这些当成耳边风的.而现在,我也会以此作为全家人饭桌上的笑谈,但父亲却不以此为乐,可能是他经历过奋斗,能够深深地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我想,当我开始自己的生活时,应该也会如父亲一般教育自己的子女吧,毕竟节约是一种美德. ­

    父亲是很典型的大男子,但母亲却不是典型的小女人,所以在家中听到他们拌嘴是常有的事.但母亲也很怪异,和父亲吵嘴归吵嘴,到了大事发生的时候,还是对父亲言听计从,而父亲一般的决断也是正确的,所以我对父亲的大男子性格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认可的,当然,也仅限于某些事情的决断上. ­

    我现在已经读高中了,随着年龄的增加,我渐渐懂事了,对父亲的理解逐渐瓦解了我心中对父亲恨意,可是我们之间的隔膜似乎越来越深,我和他很少讲话,有时想培养感情想找些事聊聊,但看到也严肃的脸时,我又无语了……父亲的性格很沉闷,我和他很难交流,每次和他说话不到两句,就要吵起来,说吵一点不过分,因为他从不和我讲道理,他觉得他的话就是真理,每当和他商量事情,只要他认为不对,便大吼大骂,也正因此,即使我在已不在恨他,我们之间也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

    多少次想喊他一声“爸爸”,可到嘴边又哽咽了,因为小时候的事情深深地伤害了我,我真的觉得叫起来别扭,再说他现在对我还是不冷不热的,我总觉得这个家冷冷清清的,我实在没有勇气叫出那多年没有在他面前说出口的,但却是寻常百姓最淳朴的两个字。看到身边的同学、孩子们跟自己的父亲亲昵时,听到别人说他/她跟自己的父亲怎么怎么亲时,想起父亲冷漠的脸,顿时心生悲凉,只有对别人羡慕的份。 ­

    爸爸,我们早该“休战”了,请原谅我曾经的不懂事,也许我也做过了不少伤害您的事,您表面上装做没事了,可是心里一定很痛苦。这都是长年的“冷战”造成的恶果,我们没有很好的交流,所以我会违背您的意愿以伤害您为代价去干我自己喜欢的事情,买我喜欢的东西。 ­

  请别在继续使用“冷暴力”了好吗?儿子期待着能发自内心,亲昵地叫您一声“爸爸”的那天,那天我们没有隔膜,没有代沟…… ­

­    时间是不会停步地,父亲也渐渐地老了,头发变白了,牙齿不好了,眼角添了皱纹,鬓角添了白发,昔日的意气风发不再。可他,依然还是我的父亲。那个在我做错了事,还让我回家的人;那个无论我身在何处,都会牵挂着我的人;那个让我恨得咬牙切齿,却常常给我最多叮咛的人;那个即便我老去,也依然是我父亲的人。

­

­

写于2007年父亲节­

­

­

精彩评论­

--------------------------­------

­

1楼  评论时间:2007年6月28日 20时10分35秒 (小慧姐姐留的)­

老弟``我看了你的这篇文章之后感触很大!!在我们家我和我爸爸的感情在小的时候很好,现在也只是一般,因为我做了很多让父母失望的事情!!所以和父亲的关系很平淡,我父亲是个事业心很强的大男人,也要求我做很多,从来没把我当成是女孩子看.男孩子有事业我们女孩子也要有,所以我现在很发奋,呵呵.在我们家妈妈很疼我,因为我从就很懂事,当然和妈妈斗嘴的时候也是有的,不过那些都已经离我很远了,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呵呵``现在我感觉我和父母之间的感情有时候一个眼神就能表现出自己的心里的感受~也许我张大了吧~ 弟弟你也会的!!加油挖~ 快点张大!!好让你父母认可你!!­

­

­

3楼  评论时间:2007年6月29日 13时46分41秒 (28班卢汉雄同学留的)­

随想小朋友写给轩:­

   ­

我不恨我的父亲,但我也不爱他。­

我只是静静地站在墙的这一边,­

看他亲手用转块垒积起我与他之间的砖墙,­

看他一块一块地往微高的墙上加砖,­

然后走上去一块一块地往地下卸砖。­

如此反复着。­

理解的种子,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父亲   事情   妈妈   文昌   爸爸   东西   说话   时间   父爱   隔膜   感觉   不冷不热   父亲节   小时候   性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