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梁记游

        时值盛夏,同学五人驾车翻山越岭来到传说中的驼梁。买了五份平遥牛肉,边走边吃,充作早餐。驼梁的旅游路线是环形的,也即出发点与终点是同一处。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人生是否也是如此?走了一段卵石砌成的路,转上条石铺成的山径,拾级而上。一侧是刀砍斧劈的悬崖峭壁,一侧是水流淙淙的山谷。峭壁上,谷中的圆石上,斑斑驳驳的苔藓青翠得透出寒意。我们一路走,一路说笑。忽然,一块警示牌探到眼前,上写:“潭深五米,勿跨越栏杆”。我定睛一看,原来是飞流直下的瀑布倾泻到一个圆不过半丈的深潭里。潭水幽暗,深不见底。真是行路如人生啊,陷阱无处不在。我在想:几十年来,同学与朋友聚聚散散,每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当我们的人生轨迹重合时,相聚一时;当我们的人生轨迹分离时,便人各天涯。有时从地理说可能并不远,但由于没有相见的理由,便形成咫尺天涯了。

        我一边胡思乱想,一边用力登山。我感觉自己正在努力提升,快要进入一层新的境界了。果然,爬上陡峭的数级台阶后,山路一转,风景也随之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浮现眼前:大片的如茵绿草,起起伏伏,这是天上的草原牧场吧。再往山谷一看,一排排松树又瘦又直,直插苍穹,跟列队整齐的士兵一样。哦,人生也会经此境界转换,从幽暗阴冷湿漉漉的狭路,走到多姿多彩的开阔地。然后呢,下一次提升在哪里?走着走着,在一个山头上竟然遇到了十几年未曾谋面的正中老同学。惊喜之余,感到太偶然了,真是小概率事件。我在想,也许偶然性即是神。你掷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跟反面朝上的概率是一样的,但为何有时是正面朝上,而有时却是反面朝上,我以为这就是神决定的。就像我们平时说的:各尽人力,但凭天命。

        再往上走,第三层境界出现了。按导游图说,是到山顶原始森林了。登顶会给人带来成就感,带来快乐。然而,登顶也意味着你要走下坡路了。举目四望,但见阳光普照大地,缭绕的白云使天地实现了无缝连接。六道轮回,苦海无边。我辈须努力超脱啊。在山顶农舍里吃了一碗刀削面,在大火炕上小睡了一会儿,终究得动身下山了。康德所说的彼岸固然好,但我们还得回到此岸。下山时,两腿发酸,但总比上山省力一些。一路走,一路想。洛阳白马寺对联:“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无缘之人。”看来要想离苦得乐,首先得有佛缘。然后呢?禅宗讲究顿悟,但往往也得辅以名师的棒喝等。我辈凡人,如何悟呢?我们不过指望有些心得罢了,离悟可能还差十万八千里。有佛缘的人,应实现禅定。即以智慧观照宇宙人生,从纷繁复杂的外在世界,到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心世界,贯通有无,消泯差别,抱元守一,实现禅定。禅定而后知命,子曰: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就是找到了精神家园。就能“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事成,是应该成;事不成,是不应该成。事成,不是我的功劳;事不成,也不是我的责任。成败任它去,我自心不愧。知命而后无忧,我依天命行事,还有何忧,还有何惧呢?无忧而后生乐,此时会有无尽的快乐在心里形成,像泉水一样向外喷涌,滋润自己的身心。生乐而后正行,行得正,行得稳,行得快,行得快乐,这不就是我们的追求么?一个半小时后,我们下了山,站在了登山的起点。巍峨驼梁,我们已经走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人生   轨迹   举世   我辈   无忧   合时   境界   白马寺   正行   同学   幽暗   天命   快乐   反面   山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