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唯有读书方宁静

“惟有读书方宁静”,这话不错,晚上八时许,泡上一杯热茶,靠着椅子,读着《中国百合班的故事》,一晃个把小时过去,看了近三分之一内容,合上书,顿有神清气爽之感。

          说到《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这本书,早在暑期的山东之行就有所耳闻,朱永新教授对此书的作者——俞玉萍赞赏有加。期初,乐清市召开了新教育联盟校会议,叶双艳主任也极力推荐此书。于是就购置了40来本,在上周的校“新课标学习会”上分发给了全体语文老师,让老师们在两三周之内读完这本书,然后再举行教师读书会。“言出必践”,作为学科组织者,自然要先读了。

          一个半小时之间,五个章节,我震撼于百合班孩子的语文素养,感动于俞玉萍老师的教育细节,我似乎也跟百合般的孩子一样,享受这种教育的丰盈与完美。是的,百合班的生活很阳光,早晨在金钥匙池塘边读书,不仅读课文,也读美文;每个课间,充盈在教室里的是幽雅的世界名曲;每个傍晚,或打球或跑步;晚上,依然读美文

          书籍前五章,开学时的名片设计,期末的颁奖庆典,搭班老师的突然离世,与书籍的热烈拥抱,都无不让我触动、感叹。而其中两个细节,给我的感触更深。一是一次假期作业检查中,发现十几个孩子几乎没完成每科的作业。当时,俞老师并没有发火,而是很平静地让他们每天补上假期里遗漏的作业,只是,每天规定他们应补的数量,比别人多花40分钟,又不至于影响他们的睡眠。平和之中透着严厉,严厉之中暗合宽容。这件事惊醒了我,孩子是需要时时唤醒,时时激励的,教育永远不可能是一劳永逸。

          这也让我想到了在早上,我第一次翻看了钟鼎文妈妈的空间,她在去年九月份描述了一件鼎文跟我之间的事,在前一天,鼎文对他妈妈说,怎么会有这个老师,因为我跟鼎文说了一句,作业没写完,就不要回家。第二天,鼎文却无比兴奋地跟他妈妈说,老师竟然抱他了,这个老师真好!鼎文妈妈说,我常常抱你,也没觉得你这么兴奋。我也不曾想,一个不经意间的拥抱,竟然会有如此大的能量,让一颗冷却之心重新燃放。时时唤醒,时时激励,我准备着。

         另一个细节,是俞玉萍老师能让学生在校园各个角落心无旁骛地读书,诚然,专注读书是最美的读书姿势,但要达到这个境界谈何容易。而俞玉萍老师则从一次班会课做起,她拍下了所有孩子晨读时的眼神,进行分类展示,并即兴采访,相互交流。这次班会课后,百合班无所事事的晨读现象绝迹。妙哉,这是一种无痕的教育,相信这样时时唤醒,时时激励,百合班孩子凝在字里行间的双眸定然是每个早晨校园里最美丽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老师   百合   作业   孩子   妈妈   细节   此书   美文   中国   钟鼎文   严厉   乐清市   假期   早晨   晚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