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编辑的重要作用

作为地方志编辑,笔者认为必须切实发挥好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是协调作用。通过协调,改坐着等稿为走出去组稿,这是修志作风的一大转变。一方面深入部门单位,宣传修志意义,提高对修志工作的认识,协调领导支持修志人员工作,为其解决经费、场所、设施等,提高修志人员的积极性,使前期工作迅速铺开,快速拿回初稿。另一方面,是要有的放矢,组织部门单位修志人员,针对资料搜集中出现的瓶颈和初稿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社会各层面,用社会学的调查统计方法进行调查,包括普遍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掌握相关事物的真实情况,冲破瓶颈,解决问题。

通过协调,改单一征稿为多渠道供稿。社会日趋多元化,要征集到多角度、多层面的资料,就必须切实改变过去那种靠单一的行政手段征稿办法,在各部门单位确定文字功底厚、政策水平高、编纂能力强的离退休老同志,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修志队伍,并聘请当地资深人员担任学术顾问、建立修志智囊团等,形成专兼职、复合型的多渠道修志体系。

其次,是鉴别作用。一是对资料的鉴别。鉴别的原则是:(1)图书资料与档案资料出现矛盾时,一般以档案资料为准。(2)内部资料与外部宣传资料有矛盾时,一般以内部资料为准。(3)距离事件发生时间近的资料同距离事件发生时间远的资料有矛盾时,应以时间近的为准。(4)亲身经历者的资料同旁证者的资料有矛盾时,应以亲身经历者的为准。(5)统计数据不一致时,一般以统计局正式公布的数据为准,但要注意统计口径的一致。(6)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有矛盾时,应以第一手资料为准。二是对稿件内容的鉴别。稿件的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如何,要进行认真分析和科学评价。修志一般不退稿,但要求修改、补写甚至重写的却很多。编辑只有对初稿加以认真鉴别,作出科学细致的评价分析,并提出明确的修改方案,作者才能乐于接受、易于修改,同时,只有做好鉴别评价工作,才能取得与作者互动交流的前提,才能团结作者,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密切配合,愉快工作。

再次,是把关作用。地方志编纂从初稿到终审稿,必须经过多道工序修改补充、精雕细刻,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臻于完善。具体要把好六关:(1)政治关。稿件思想内容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观点是否正确,提法是否准确,必须慎之又慎。(2)体例关。是否横排竖写、横不缺席、竖不断线,是否只述不评、述而不作,是否生不立传、以事系人等。(3)史实关。要对所记述资料进行全面核实,特别是数据资料必须细致审核,看其是否准确,是否前后统一,数据的统计口径是否一致,分量之合是否等于总量等。(4)内容关。内容记述是否全面合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涵盖全局,又突出重点。(5)文字关。编辑要力求行文严谨、朴实、简洁、流畅,消除错字、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已简化的繁体字;改正错句、病句、语意模糊、概念不清、存在歧义的语句等违反汉语语法规范的句子;删除穿靴戴帽的套话和没有信息量的虚言浮语等假、大、空标点符号按2012年6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范使用。(6)保密关。删除涉嫌泄密的资料,严肃审慎把好保密关。

以上是多年从事地方志编辑工作一些体会和看法。笔者虽参与《运城地区志》《永济市志》编纂,也主编过多部企业志和村志,但内心深知,如何认识地方志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发挥地方志编辑的重要作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只有在探讨中积淀,在积淀中提升,才能把握规律,科学编纂,提高质量,多出精品,共创地方志工作新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历史   地方志   编辑   多渠道   标点符号   初稿   矛盾   人员   内容   工作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