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都能留下点东西的——浅谈贾大泉先生

2014 年 7 月 16 日,一早得到贾大泉先生去世的消息,感到很突然。贾先生虽已退休多年,但宝刀不老,近年来对破解三星堆之谜很感兴趣,且在四川省广元市的一个山村发现了长相酷似三星堆人形面具的村民。于是和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老所长王炎、院长助理李庆三人一起与复旦大学联系,希望通过 DNA 技术,找到这些村民与蜀国早期先民的某种联系。贾先生冬天一般住在在深圳工作的女儿那里,天气暖和了就会回成都。去冬摔了一跤,导致骨折,就一直住在深圳养病。但为三星堆课题研究的事情,我们时不时会打打电话,贾先生不久前还在电话里和我聊过。

作为四川省著名的历史学家、宋史专家,贾先生是与四川史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前不久,韩国驻成都总领事郑万永先生离任,我和盛毅副院长为他送行。郑先生是个中国通,据说郑夫人祖上在我国唐朝时期还考取过功名,并在朝廷任过官职。郑先生和夫人对中国很有感情,我们代表社科院赠送给他一套《四川通史》(重修本)。最近,配合院里组织研究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问题,我还时不时地翻阅《四川通史》(重修本)。在这样的时候,接到贾先生去世的消息,怎不感到突然?

2004 年,大约是夏末或秋初的一天,我找到贾先生,向他提出修订再版《四川通史》。我 1990 年担任科研处长时,《四川通史》课题正在进行中,因此,对那部书的情况有所了解,包括该书出版后学界以及社会上对该书的反响,我也比较清楚。之所以产生修订再版该书的想法,一是当时只印了1000 册,很快就没有了,以至于有时省上领导想找去看看也找不到 ;更主要的是,该课题启动于上世纪 80 年代,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思想认识的局限,阶级斗争史的特点比较突出,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感到原来写作的指导思想和一些观点不是很妥当 ;此外,该书 1993 年出版后到 2004 年的十年间,也是四川考古和史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十年,为了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四川的历史,许多新的考古发现和史学研究成果需要在史书中得到体现。我始终有一个认识,社科院作为专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除了配合四川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撰写对策、建议,为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直接的智力支持外,还应在弘扬巴蜀文化和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发挥专业的作用,为繁荣发展四川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应有的贡献。盛世修史,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在研究和编撰四川历史方面做些工作,也是应尽的责任。所以,我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巴蜀文化通史等方面的研究。作为专门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社科院要为后人留下点学术成果,应有几十年后还能摆到桌面上的东西。

贾大泉、陈世松两位主编和各分卷的主编以及各位作者,对我的提议给予了十分积极的回应。但他们认为十年后再看该书,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结构,都需要作大的调整,资料也需要充实和重新取舍,简单地修订再版显然无法达到目的,故提出重修《四川通史》。从这一点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些老专家在对待学术问题上的严谨态度。

对此我当然很赞成,但也有担心。这是一项庞大的学术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许多老同志年岁已大,精力上行不行,身体吃得消不?但贾先生和陈先生他们的决心很大。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筹措经费,因为2004 年那个时候,院里的科研经费还十分紧张,仅依靠院里的经费支持还有困难。要完成重修《四川通史》,需要院内外数十位科研人员参与,需要大量的调研和资料挖掘、收集、整理工作;也不是简单地编写,而是一个深入的学术探讨过程,是全体参与者清晰思路、统一认识的过程,需要召开系列研讨会,这样一来,所需经费就较多。我和当时院科研处处长向宝云、院办主任李庆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找了理论处王素处长和联系社科院的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郑晓幸,讲了社科院想重修《四川通史》的想法,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并同时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的王少雄同志作了汇报,也得到了他的支持。在他们的协调下,重修《四川通史》被确定为四川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协调小组的重点科研课题,第一笔就安排了 30 万元课题经费。有了这笔资金,该项目就能启动了。在以后的几年里,该项目还得到继任联系社科院的宣传部副部长殷建中等宣传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又陆续为该项目研究安排了一些资金,并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了研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贾大泉和陈世松两位主编以及各位分卷主编、各位撰稿人,在重修《四川通史》的过程中为我们作学问树立了榜样。重修《四川通史》项目确定后,课题组首先围绕重修的指导思想,一些重要的观点,全书的结构调整等,多次召开会议,反复讨论。在写作的过程中,对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等,也不断地集体讨论,还常常听取课题组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初稿拿出来后,一卷一卷地集体统稿,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反复修改。在学术问题上,大家都能畅所欲言,常常会听到不同的意见,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和尖锐的学术批评。有的老同志身体不好,还是坚持完成了书稿的写作。时任四川省政协主席的陶武先亲自为《四川通史》作了序。

重修后的《四川通史》被四川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作为重点项目出版发行。2010 年 4 月 24 日在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举行了隆重的新书发布会,陶武先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彦蓉等领导出席。该书发行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在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被评为一等奖。

我那天中午下班回到家里,和爱人讲起贾先生组织编写《四川通史》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我、支持我的一些往事。对贾先生的去世,我们都很难过。她深有感触地说到:贾老师走了,但留下了《四川通史》(重修本),不是每个人都能留下点东西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历史   宣传部   通史   社科院   经费   课题   中共   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   东西   四川省委   工作   贾大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