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苹果”之历时复合结构

摘 要:汉语中“我吃(了)他三个苹果”这类结构在国内学界论述诸多,提出五种观点:①单宾结构;②双宾结构;③兼有单宾结构和双宾结构;④虚化结构;⑤传承整合结构。本文从“同形替代”切入,历时地分析该结构,将其视为从单宾结构衍生出来的,同时具有单宾结构、双宾结构和虚化结构的历时复合结构。

关键词:吃(了)他三个苹果结构 双宾 单宾 历时复合结构

一、各家观点

(一)单宾派 (二)双宾派 (三)折衷派 (四)虚化派

袁毓林(2002)认为,“我吃(了)他三个苹果”中的“他”无具体指称,只是出于韵律的需要,“他”在语义上无所实指,已被虚化。熊学亮(2008)认为“逛他三天北京城”是一个动补宾结构,句中的“三天”是补充说明“逛”的程度,而“他”无指称。我们认为熊学亮是在虚化“他”的前提下进行阐述的,所以把他的观点也归入虚化派。

(五)传承整合派

王寅(2009)认为“吃他三个苹果”是一个传承整合新结构。王文将“吃他三个苹果”视为从“单宾结构”“双宾结构”“语气结构”“双音结构”等同时传承了相关的语法、语义、语用信息,从而形成了四者(还有可能受到其他构式,如“动补结构”的影响)相结合并将它们有机地整合为一个“集合体”。

在前人的基础上,我们试着从历时的角度来探讨“我吃(了)他三个苹果”这类结构之间的关系,以求能促进这一老大难问题的解决。

二、同形替代法

笔者发现在赵元任先生《汉语词的概念及其结构和节奏》一文中,赵文谈到陆志韦先生在《国语单音词词汇》的序言中以形式化的方法“同形替代式”确定汉语词的大小。选用的替代式必须是同形,不能只是能替换就可以。比如,“说话”在结构上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可以先看能否找到含有“说”的同形结构,再看能否找到含有“话”的同形结构。如果能,那么“说话”是两个结构词而不是一个。说话、听话、讲话和说话、说梦、说书,从而确定“说话”是两个结构词。

笔者认为这一方法是揭示“我吃(了)他三个苹果”这类结构之间关系的突破口。虽然本文采用的“同形替代法”源于此,但取其广义用法,即分步骤地进行同形替换,先是严格意义上同等功能和地位的替换,然后不断放开限制条件,允许一个结构不具有同等功能和地位出现,到两个不具有同等地位和功能,以此类推。

三、历时复合结构

我们曾作过粗略的调查,一般人听到“我吃(了)他三个苹果”都认为它和“你吃(了)他四个苹果”以及“他吃(了)我三个苹果”是一致的。我们认为“我吃(了)他三个苹果”这一个句子,在最初使用的时候是和“你吃(了)他四个苹果”以及“他吃(了)我三个苹果”功能和地位是一致的。要分析“我吃(了)他三个苹果”这一类的衍生和变化结构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先了解“我吃(了)他三个苹果”在最初的时候是什么性质。

我们把“我吃(了)他三个苹果”切分为四部分:“我”“吃(了)”“他”和“三个苹果”。运用严格同形替代法,把“我”替换成同等功能和地位的“你”和“他们”等九个代词(此处可以是人名或者是物名);同理,“吃(了)”也可以换成同等功能和地位的动词,如,“喝(了)”和“打碎(了)”等;“他”与“我”一样也可以替换成九个代词;“三个苹果”可替换成同等功能和地位的名词短语,如“三瓶可乐”和“四个杯子”等。

(一)严格替换

通过严格意义上的同形替换,讨论这一结构中四个部分都具备同等功能和地位的情况。限于篇幅,只讨论两个类似结构。

1.你‖喝(了)‖他‖三瓶可乐。

2.她‖撕(了)‖你‖五本书。

不难看出,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他”和“三瓶可乐”与“你”和“五本书”之间都是语义上的领属关系,为定中结构,虽无形式标志“的”,但语义相同。从以上分析可知,最初此类句子只可能作为单宾结构存在,我们猜想此时还没有出现双宾结构这一用法。

(二)广义“吃”替换

根据广义同形替换,讨论动词不具有与“吃”同等功能和地位的情况。限于篇幅,只讨论两个类似结构。

1.你‖送(了)‖他‖三瓶可乐。

2.他‖告诉(了)‖我‖两个秘密。

从以上同形替代法得出句子来看,有如下共同点:“他”和“三瓶可乐”与“我”和“两个秘密”之间为接受关系,“送(了)”和“告诉(了)”具有给予义。“他”和“我”作为受事宾语出现在这类结构中,此类句子结构属于双宾结构,并且是从单宾结构衍生出来的。

(三)广义“三个苹果”替换

根据广义的同形替换,讨论不具有与“三个苹果”同等功能和地位的情况。限于篇幅,只讨论两个类似结构。

1.他‖骂(了)‖你‖三个小时。

2.你‖饿(了)‖它‖三天。

不难看出,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三个小时”和“三天”为程度副词,是“骂(了)”和“饿(了)”的补语。此类句子结构属于动宾补结构。此处讨论的和熊文的动补宾结构不太相同。熊文中的“他”是无指称,已经虚化了的。限于篇幅我们不再赘述,请参阅熊学亮(2008)。在这里也把熊文的结论作为下文讲到的虚化结构的一个分支类,即动补宾结构。

(四)广义“他”替换

根据广义的同形替换,讨论不具有与“你”“我”和“他”等同等功能和地位的情况。此种变化虽然是已经与“我吃(了)他三个苹果”这一类结构区别很大,但依然是这一类结构用法的进一步发展,很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讨论。同形替换之后,像“你我喝他两瓶酒”和“我唱他三首歌”此类结构其实为袁文讨论“他”已经虚化的情况,此处只能用“他”和“它”两种。限于篇幅,只讨论两个类似结构。

1.你我‖喝他‖两瓶酒。

2.我‖唱他‖三首歌。

不难看出,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主要出于韵律的需要,与其前的动词构成一个类似于双音节的整体动词。正是袁文所讲,本文不再赘述,请参考袁毓林(2002)。

(五)广义“他”和“两个苹果”替换

对于上面所谈虚化结构,如做一些小改变,把“两瓶酒”中的“酒”去掉和把“三首歌”中的“歌”去掉(不去掉也可以,但中国要把它们看成补语),那么就是广义替换中两个不具有同等功能和地位的结构的情况。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一新情况。

1.你我‖喝他‖两瓶(酒)。

2.我‖唱他‖三首(歌)。

不难看出,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主要出于韵律的需要,与其前的动词构成一个类似于双音节的整体动词;后面的NP只作补语表程度而不是宾语,即熊文所讲的动补结构,本文不再赘述。

四、结语

以上就是对“我吃(了)他三个苹果”进行的讨论,正如上文所讲,如果对某一结构做一些哪怕是很微小的变化,结果就会全然不同,我们无法穷尽研究每一种可能的情况。但通过以上讨论,我们认为以上每种结构都是存在的并且具有足够的理由继续存在下去,而且它们的产生和发展是有时间先后顺序的。虽然目前无法考证到底哪个结构先产生,哪个结构后产生,但我们猜测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如下所示:

单宾结构 → 双宾结构 → 动宾补结构 → 虚化结构(包括动补和

动补宾结构)

我们这么猜测,出发点是从历时的角度,以“他”的功能地位变化为依据。从上文可知,此类结构中的“他”已经从一个单独表人代词发展成为同时具有表人代词和虚化词的统一体,导致“他”在句子中一旦出现就可能会有很多种解释,这也正是各家研究和争论的缘由。

参考文献:

[1]李宇明.领属关系与双宾句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3).

[2]刘乃仲.关于《“打碎他四个杯子”与约束原则》一文的几点疑问[J].中国语文,2001,(6).

[3]陆俭明.再谈“吃了他三个苹果”一类结构的性质[J].中国语文,2002,(6).

[4]满在江.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双宾语结构[J].现代外语,2003,(3).

[5]满在江.与双宾语结构形同质异的两类结构[J].语言科学,2004,(3).

[6]王寅,王天翼.“吃他三个苹果”构式新解:传承整合法[J].学术探索,2009,(4).

[7]熊学亮,杨子.“V NP NP”结构的语用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6).

[8]徐杰.“打碎了他四个杯子”与约束原则[J].中国语文,1999,(3).

[9]徐杰.语义上的同指关系与句法上的双宾语句式——兼复刘乃仲先生[J].中国语文,2004,(4). [11]赵元任.汉语词的概念及其结构和节奏[A].潘文国,杨自俭.共性、个性、视角——英汉对比的理论和方法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研究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汉语   苹果   结构   语义   动词   广义   地位   两个   情况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