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地区汉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

民族地区学生在汉语文阅读中应受着民族语言、方言等语言的影响,其阅读時在语音、语义诸方面存在差异,这势必给汉语文阅读学习与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为此谈一下对民族地区汉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拙见。

一、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使学生获得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体方法有:1、注重诵读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有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诵读词句章段,在朗读中体验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2、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3、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语文课是要阅读的。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善于阅读。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在语文阅读课中,应注意以下对话:1、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我是这样理解文章的;我理解的理由有这些等等;2、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等等;3、与编者对话:如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研讨与练习与读一读,写一写有什么区别?编者的意图是什么等等。

二、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在研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79年级),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室)、浏览互联网、查阅图书资料、看书读报、收看电视节目等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阅读竞赛,或通过其他活动促使学生去阅读。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阅读教学与写作有机结合

把说写训练与听读训练结合起来,语文教学的目的最终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听读而忽视说写。教师要使听说读写训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谐地发展。首先,阅读内容为写作积累材料。中学语文教材,基本上是古今中外文学的经典。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课文向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如写散文、诗歌时大量引用教材中的精彩句子,文章顿生光彩。其次,利用阅读教材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让学生从课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实践证明,利用阅读课中作品的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写作,不仅使学生对课文的写作特色心领神会,而且能使学生很灵活地借鉴课文的写作技巧,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水平。第三,把阅读教材作为范文与学生同一题材的习作同批同改。虽然,学生作文与大师作品差距很大,但在批改中,把学生作文在篇章结构、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课文作比较,这样就使学生看到了自己作文的不足,使他们能够取人之长而补己之短。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讲评作文,使学生学有榜样,改有目标,自然地提高了阅读课文和练习作文的积极性。

在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阅读带动写作,使写作促进阅读,完成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优化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汉语   阅读教学   语文课   课文   意图   语文   语言   教师   学生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