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方言中的“不”和“没”对留学生汉语习得的影响

铜仁位于云贵高原的东边,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省怀化市,北接重庆市。土地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7万,聚居着土家、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由于当地民族的多样性和历史文化的复杂性,普通话在铜仁只是一种工作语言,基本上没有得到普及。

一、铜仁方言中的不和没

铜仁的汉语方言属北方方言区的西南官话,除具有西南官话的一般特点(鼻音边音不分、平翘不分、无翘舌音、无后鼻韵母ing、eng、ueng)外,还具有其自身的区域特点。最明显的就是铜仁方言中否定词没有不,只有没。一切否定语言,不管是应该用不还是应该用没,都一律用没来表达;会普通话和不会普通话的当地人都习惯用没来表达所有的否定语气。例如:

(1)只要没下雨,明天就可以开运动会。

吕叔湘(2012)在区别不和没(有)时指出,没(有)用于客观叙述,限于指过去和现在,不能指将来。不用于主观意愿,可指过去、现在、将来。[1](P383)这个句子说的明天下不下雨,指的是将来不是现在,所有不能用没,而应该用指将来的不。

(2)没要紧,这个没重。(谢绝别人帮忙拿东西)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不和没的解释,这个例句前半句应该是不要紧,而不是没要紧。因为不可以用于某些客套话中,如不谢、不客气等,而没则无此用法。例句的后半句应该是这个不重,而不是这个没重,因为重是形容词,不可以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否定,没是对领有、具有存在的否定。

二、铜仁话中的不没对留学生汉语习得的影响

为了了解当地留学生受铜仁话中不没的影响程度,特地选取了在铜仁当地日常生活中使用率较高的18个否定句做了一份关于不和没的问卷调查,调查了来自老挝、肯尼亚、叙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喀麦隆、乌干达、尼泊尔、索马里和多米尼克的35名留学生。问卷调查内容如下:

(3)这肉可以切一块吗?

( )可以。

(4)我今天( )上街,就坐这辆车回去。

(5)老挝币( )值钱。

(6)这张椅子坐起来( )舒服。

(7)中国银行可以交费吗?

( )可以。

(8)要袋子吗?

( )要。(超市结账)

(9)生孩子休产假了,下学期( )要上课。

(10)这种花生是小粒的,( )是大粒的。

(11)我家孩子( )肯坐公交车。

(12)你去吃饭吗?

( )想吃。

(13)四季桂花( )香,八月桂花才香。

(14)这菜( )好,买那种。

(15)参加比赛的男生只要几个就可以了,( )要这么多。

(16)小孩子衣服穿多了,上厕所( )方便。

(17)谢谢你帮我带东西。

( )谢。

(18)他知道吗?

( ),他( )知道。

(19)他现在身体好( )?(问候)

(20)他现在身体好( )?(康复)

从留学生完成的问卷调查来看,正确率只有62%,并且没有一个留学生能正确回答第(5)、(11)、(13)和(19)题。在应该使用不的场合,错误地使用了没,这说明留学生受铜仁话中不没用法的影响较大。因为在铜仁方言里,以上句子的否定词一律用没,根本就没有否定词不的存在。

(一)阻碍正确的汉语语感的形成

留学生来到铜仁,第一要务是生活,而进行正常的生活就必须接触铜仁当地人。生活比课堂学得多、学得快,先入为主极其重要,一旦铜仁话中的不没入主了留学生的语言系统,则会较严重地阻碍正确的汉语语感的形成。况且铜仁人除了在需要的场合(如课堂、交际等)说普通话外,都说方言,普通话成了所谓的工作语言,日常生活中几乎全用方言交流。而作为来铜仁学习汉语的各国留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触的是普通话外,接触更多的却是有利于生活的方言。校内学生大多数是贵州省内的,平常交流以方言为主,所以即使在校园环境中,听到的也是方言居多。去饭馆吃饭、小卖部卖东西、逛街等更是完完全全、地地道道地使用铜仁方言。留学生会无意识地、也会很容易地、更会乐意地学习、掌握、模仿地道的方言。耳濡目染,生活中的语言比在课堂上学习的语言生动,影响更深,从而严重阻碍了不和没的正确的汉语语感的形成。

(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负迁移的作用

负迁移表现在学习新旧知识,掌握先后方法的相互影响之中。来铜仁当地高校留学的学生的汉语基础几乎为零,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铜仁话中的不和没对学习不和没产生了负迁移。生活要继续,话语会重复,铜仁话中的不和没在生活中不断地重复着,干扰了不和没的习得及运用。

三、应对策略

(一)区别对待方言和普通话

对新来的留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要指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使其清晰地认识二者的区别,特别是认识到方言的局限性。更要清楚地意识到学汉语要学习普通话,而方言只是当地人的生活话语,并不是全国通用语言。

(二)为学生详细讲解不和没的区别

不和没都是否定词,二者同中有异。鉴于铜仁方言的特点,应该结合当地留学生的习得情况,归纳不和没的使用方法。

1.不可用在所有的助动词前,没只限于用在能、能够、要、肯、敢等少数几个词前。所以例(3)、例(7)应该用不,而不能用没。

2.不常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这种情况较多。所以例(4)(5)(6)(8)(9)(10)(11)(12)(13)(14)(16)中应该用不,而不应该用没。

3.不单用,作否定性的回答,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所以在例(18)中就应该用不来回答,而不能用没来回答。

4.不用在句末时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如例(19),相当于他现在身体好不好?这个例句还隐含有问候的意思,这是口语中经常使用的句子。例(20)隐含着以前身体不好,询问现在好没好。所以例(19)用不,例(20)用没。

5.不能用在某些客套话里,意思是不用、不要。如不客气、不谢、不送等。所以例(17)应该用不。

6.不指将来,没指过去,表示已然、曾经的否定,如例(1)。

7.不用于对固定搭配的否定,如对不感兴趣。

8.其他情况

(21)他没喝酒。(意思是说他之前或此时此刻没有喝酒。)

(22)他不喝酒。(言外之意是他没有这癖好。)

(三)严格训练、及时纠正

不管是在口语还是书面语教学中,只要发现留学生误用不和没,应当立即给予纠正,并讲清楚原因。另做专题练习,使留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加深印象,正确区分。

(四)合理利用方言的干扰,让负迁移变成正迁移。

铜仁方言中只有没,没有不,即使学生受到了方言影响也不必过分担忧。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负迁移变成正迁移,把不利影响变成有利影响。从另一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至少对没的使用已掌握了,只需强调不的使用情况,这比同时学习不和没更容易分清二者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汉语   铜仁   老挝   留学生   语感   方言   普通话   不和   区别   语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