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开展大学西班牙语口语教学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开展大学西班牙语口语教学

引 http://WwW.LWlM.cOm言

社会语言学独立于形式语言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学科对象定位于“语言的社会和情景基础,语言能在社会和交际过程中做什么。”(Coupland & Jaworski,1997)﹝1﹞相关理论将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工具,认为语言的发展演变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因此,二语习得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接受过程同时也是对该语言所在社会的风俗习惯、价值观、道德标准、思维模式、宗教信仰等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才能既准确又得体。从该意义上看,社会语言学对外语口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 宏观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对西班牙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与微观社会语言学不同,微观社会语言学关注语言的变异现象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因素,而宏观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涵盖的内容更加宽泛,比如双语社会中语言的变化和发展,社会因素对不同语言接触的影响和语言规范化等问题;同时,研究人们怎样在实际环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以及不同的社会、社团使用语言的差别。

众所周知,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口,遍布欧、亚、美、非,在历史和政治等因素共同推动下,西班牙语具有着极大的地域差异性。在近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快速条件下,地域界限早已被打破,新的信息交流模式、社会各阶层的交往和融合、移民政策等都使西班牙语的地域和民族差异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在口语教学中,半岛西班牙语(espaol penisular)和美洲西班牙语(espa?ol americano)的简单划分方法,已经不合时宜了。因此,教学中应该首先确立,西班牙语口语(el habla espa?ola)的概念,并强调社会因素,是当代口语变化的主要因素(factor agente)。

二、 目前我国大学西班牙语专业口语教学现状和问题

作为零起点的外语教学,我国大学四年制西班牙语专业分为基础和高年级两个教学阶段,以专业四级考核为时间分界线。《高等学校西班牙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原则是:“为了使学生能用得体的西班牙语进行交际,必须将技能训练和交际需要结合起来,尽量创造接近生活实际的语言交际情景。”这就要求教师在基础阶段的教学特别是口语教学中,应注意日常情境的设定,在词汇量和基本语言知识尚有限的条件下,以培养学生日常交际技能为主。但实际上,大多数学校在这个阶段并不开设单独的口语课,听、说的基本功训练是在精读等课堂上同时完成的,这导致教师和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缺乏对口语的重视,学生因此对口语表达缺乏自信,语言敏感度得不到提高,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有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词汇、句型和词组,但由于缺乏适当的交际训练,语言运用不得体,因此不能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显得过于单一,缺乏应变能力。比如有的学生在问候别人时只会用:hola,qué tal , 而不知如何回应朋友间常用的寒暄语 cómo te va,te va bien todo ,更少主动使用。再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了abuela(奶奶或外婆,仅限亲属关系)这个词后,见到年长的外国女性时,惯性的按照中国人的交际习惯称呼其“大妈”,“大娘”从而直接将两个词等同起来,闹出大笑话。笔者认为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注意进行社会语言学的对比干预,便可避免这样的错误。

进入高年级阶段,虽然大部分学校设置了独立的口语课,并作为专业必修科目,但基本上将教学任务交给了外教,这种情况固然有我国高校西班牙语教师现阶段自身口语能力有限、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但笔者认为还有一点原因值得注意,就是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逐渐转移到为配合社会对西班牙语人才现阶段的需要而开设的大量技能型或学术型课程上,这些课程因副语言信息量大,教师对专业术语、行业知识的讲授占用大部分时间,很难在课上开展口语练习,可以说口语能力的提高基本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了。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语言知识,所以社会和文化多样性引起的交际不畅,便逐渐占据了此时口语问题的主流。比如:En mi universidad hay más pan que chorizos, y la tuya 我们学校的女生比男生多,你们呢?该学生是西班牙人,当前大学男女生比例失衡已经成为了西班牙的一个社会问

题,pan和chorizo已经成为现代习语中男生和女生的替代词,缺乏社会背景知识,学生在沟通时障碍重重。

三、 对大学西班牙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西班牙语语言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面前,笔者认为口语教学必须要遵循社会语言学的规律,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基础阶段教学中注重日常交际情景的构建,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交际中 (二)在高年级阶段,引导学生关注西班牙语人文社会变化,体会语言在社会影响下的差异美,通过语言行为观察和学习外国文化

这一阶段,首先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的口语能力,并且在授课时引导学生从语言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语言及其运用的规律。要看到与语言相关的社会因素: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民族特点、地域特点,交际者的社会、职业、年龄、性别特点,交际者之间的角色关系、所要完成的交际任务等。通过把语言与这些因素相联系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方法、完成口语教学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语言学   西班牙语   口语   社会   角度   因素   阶段   能力   语言   教师   学生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