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云南省小学校园薄弱项目的推进,我们这些相对落后的学校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方面也能日趋普及,这标志着小学教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课件集形、声、色、光多种功能为一体,使静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的变革,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可视化,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一、巧设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刺激,乃是对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展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主要推动力。每当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学生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兴致也很高,他们被电脑中优美的动画、先进的教学设计所吸引。教师将这种兴趣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效果会很明显。

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提议和学生一起去昆明旅游,然后利用多媒体软件创设列车即将启动的情境:火车汽笛响起,列车播音员以甜美的声音致欢迎词,并向全体旅客介绍本次列车的始发站、终点站、全程公里数以及总共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到达等信息。动听的配音,优美的风景欣赏以及趣味动画效果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立刻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促使其兴趣盎然地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

二、注重学生心理特征,化静为动,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学生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这一点,经常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设计学习内容、教学情境,并做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一目了然。

如在二年级上册第56页例5(乘加、乘减)时,我利用计算机将“小熊掰玉米”的画面打出来,孩子们就绽放出了可爱的笑脸,我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还没问完,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把他们的发现说了出来:“我发现图上有小熊、青蛙、玉米,还有大树。”“我发现每一棵树上都长着三个玉米。”“老师,他说得不对,不是每一棵树上都有3个玉米,只有3棵树上有3个玉米,最后一棵树上只有2个玉米。”一个孩子急着反驳了起来。还没等我亮观点,另一个又站起来,手指着电脑上的图说:“那不是让小熊给掰走了一个吗?”俨然他成了一个“小老师”,而把我当成了还没有看懂图意的“小学生”。借着学生的兴致我趁机提出教学重点――“还有多少玉米呢?可以怎样算?你们先讨论讨论。”教室里一下子沸腾了起来,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的接受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三、创设悬念,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时,依据教材的内容,我先设计了问题情境画面――有旅客要乘飞机到北京和上海去,并设计了相应的问题――去北京的比去上海的多多少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探究计算方法。在画面的引导下,积极讨论并得出了多种计算方法,如“先算50―20=30,再算6―2=4。然后56―22=34”;“我是利用拨计数器计算出56―22=34的”;“我是通过画图算出56―22=34的”;“我是用竖式算出来的”……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都参加了这次研究活动。学生在与别人讨论交流的时候,既拓展了思维,又培养了探究与合作的能力,这完全得益于多媒体生动、有趣的特性。

四、互动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自主精神

利用多媒网络进行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网络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一起成了学习过程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学生不仅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同时也可以与老师探讨问题,从而形成了交互学习的氛围。

如在学习“对称图形”时,教师以网页形式建立学习结构,网页中包括学习要点、生活实例、练习广场、闯关游戏等几大模块。学生浏览网页时,进入学习要点可以看到本课的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内容的展示。通过欣赏大量生活中的具体有对称特性的实物,激发探究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地寻找规律,探索出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够提出关于对称轴和有几条对称轴的问题,十分自然地引出下面知识点的学习。“练习广场”中提供了不同层面的练习题,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自主选择不同层面的题目练习,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闯关游戏”是一种休闲益智的游戏,在轻松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整个网页的设计都是从学生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索、自主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通过CAI提供的生动、直观、形象、真实的学习情境,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受益匪浅,它能把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意志、想象、创造等素质的培养整合于数学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实现学生全面、自主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数学   对称轴   兴趣盎然   情境   对称   玉米   画面   重点   多媒体   教师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