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议小学数学的主题式教学

随着以人为本的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主题教学以其关注学生兴趣与实验,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关系,突破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越来越受到小学数学老师们的青睐,并广泛地应用到自身的教学中。那么,如何运用好数学的主题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呢?

一、密切教科书与生活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生活是一切学科的源泉。数学学科也不例外,从生活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它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所以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曾说:数学教学就是源于生活、扎根于现实。因为,离开生活的数学是一片没有魅力的死海!

翻开小学数学,许多数学知识都是由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很多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所以在主题教学时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直观入手,一是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二是在操作运用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三是可逐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小学一年级元角分的认识以及四年级人民币的兑换教学,就可充分利用学生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但对元、角、分之间的转换关系还不是很清楚,我们就可设定一定的场景如跳蚤市场,让学生通过购买食品、玩具、学习用具等活生生的生活事例,把学到的知识最后还原到生活当中去,感知元角分之间的转换和兑换,在生活事件中接近数学,爱上数学,喜欢数学。

二、关注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提炼主题研究

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表现为超越学科间的硬性壁垒而走向综合和融汇,强调各学科的对话、合作与互作。因此,在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各位同仁纷纷创立了打破传统数学界限的相关课程、整合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等学科间相互渗透的、不同于传统单一学科课程形式的主题教学研究。

如在数学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性,抓住数学学科中的数学思想,或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质思想,从中找出德育教育的素材,建立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学分秒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圆周率可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在世界上的辉煌,以此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等等。

三、针对教学效果积极反思,培养有效思维

有研究发现,数学思维品质以深刻性为基础,而思维的深刻性是在数学思维活动的不断反思中实现的,所以,教师要自觉地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针对教学效果、作业水平等反馈信息,全面而深入地冷静思考、总结,重新组织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主题构建,开展主题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进行问题、资料的收集,有效地对知识进行回顾,从而综合各方面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增强学习能力。

为此,当学生出现错误率比较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较弱等现象时,就非常有必要进行错题反馈、专项练习寻因等主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异同点的寻找,进行分析,进行归类,培养学生的有效思維活动。

实践证明,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是既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模式之一,又因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突破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符合探究性课程的设计要求,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数学   主题   教科书   各学科   学科   数学知识   思维   课程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