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教材建设的实践

一、《数学文化》的出版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入发展,“数学文化”课程应运而生。2000年前后,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编写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之《数学文化》(张楚廷著)、北京大学数学素质教育课读本《数学的源与流》(张顺燕编著)等先后出版,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加入到数学文化类课程的组织实施和建设中。2003年,在参与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制订过程中,我们开始关注数学文化类课程。经过广泛调研、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很多高校都面临着师资队伍和适用教材匮乏等问题,还没有能够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理念、提升大学生数学素养、更广泛地为广大高校借鉴选用的高水平教材。而高教社数学学科教材建设历史长、基础好,数学类专业教材在高校的认可度高、使用广泛。在以同济大学《高等数学》为代表的一批工科类基础课程教材经过数次打磨已日臻成熟、市场稳定,需要拓展新的领域以找到市场增长点的形势下,数学文化类教材正好成为一个可以开拓的新市场。

我们以教育部批准建设的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重点,深入了解各校相关课程与教材的建设情况,发现南开大学顾沛教授主讲的“数学文化”课程反响很好。作为公共选修课程,南开大学从2001年开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课,以比较浅显的数学知识为载体,讲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传播数学精神。顾沛教授是全国优秀教师、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他积极投身教改、热心教学,深受学生好评。2006年,数学文化课在南开大学公共选修课综合排名中名列第一;2007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名校名师名课”是“名教材”的重要基础,于是我们正式向顾沛教授约稿,着手推进《数学文化》教材的编写。

对我们提出编写出版―本高质量的《数学文化》教材的想法,作者十分赞同和支持,但作者教学与行政任务繁重,无暇整理长期积累的大量素材。为了加快进度,我们安排专人搜集相关资料供顾老师选用,大大减少了作者的工作量;因教材引用图片较多,处理不当就会涉及版权问题,所以我们与作者逐一沟通图片的选用和替代方案。最终,作者如期完成了编写任务,为确保秋季教学使用,我们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完成了书稿的编辑加工,为后续环节节省了宝贵时间。2008年6月,凝结着作者心血和出版社各部门辛勤工作的《数学文化》终于顺利出版。作者在前言中专门写道,“本书的出版,首先要感谢南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正是在该基地的督促和指导下,‘数学文化’课才得以开设和发展;还要感谢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分社的李艳馥社长,如果没有她的支持和帮助,本书的出版会推迟几年”。

在教材出版的当年,我们即与作者商议,针对广大高校对数学文化类课程师资队伍和教材培训的需求,着手组织系列、持续的专题交流和研讨活动。2008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南开大学等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在郑州召开,100多所高校的200余位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李大潜院士、张奠宙教授、张顺燕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到会并做大会报告。围绕教材的选材设计、课程开设、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内容,顾沛教授作了专题报告。这次会议是《数学文化》教材出版后首次与高校教师见面,不仅仅是对《数学文化》教材的一次宣传,更是对我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的一次全面总结,开启了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的交流研讨。在我们的倡议和支持下,由顾沛教授主编的《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集于次年正式出版,成为众多高校教师认识和了解这门课程不可多得的优秀读本。其后,第二届、第三届研讨会分别于2011年、2014年在天津、大连召开,规模也从200余人增加到300余人、400余人。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得到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等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此类课程。

二、信息技术助力《数学文化》转型升级

“十二五”期间“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的实施,加深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融合,促进了高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有力地推动了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2015年4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发布,进一步明确了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方向。数学文化课程内容丰富生动、学习方式灵活,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也可以成为有兴趣的社会学习者认识数学、感受数学魅力的桥梁,很适宜以慕课的方式传播。我们认为,把这门课程改造成慕课,是将数学文化课程建设再推进一步的良好契机。同时,高教社在承担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平台――“爱课程”网的建设与运营工作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条件也有能力共同完成这项工作。这一想法得到了高教社主管社领导的肯定和大力支持,经有关部门共同研讨及与顾沛教授多次沟通,数学文化慕课建设全面启动。

为此,高教社专门成立了由“爱课程”中心领导、出版事业部领导和数学编辑、音像出版部领导及专业编导和美术编辑等组成的工作组,与顾沛教授团队进行细致的方案交流与研讨,大到课程内容的选取、制作风格的确定、脚本的撰写、宣传片的拍摄,小到主讲人的服饰、演示文稿的制作、图表及动画的设计……最终,团队以极高的热情、精诚的合作,圆满完成了任务。2015年9月,“数学文化十讲”在“爱课程”网的中国大学MOOC频道成功上线,受到学习者的追捧和好评。我们作为课程“小编”和“团队成员”,全程参与了慕课制作与上线维护,实实在在地加入到课程建设者的行列中。慕课的上线,实现了优质课程资源更大范围的共享,《数学文化》的发行量也得到大幅提升。

多年来,高教社一直承担着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平台建设与运营,在传统教材与数字化资源结合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与实践――将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有机融合、一体化设计的新形态教材已出版近500种,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目前,我们已经着手《数学文化》的修订工作。修订后的《数学文化》在选材上仍以数学史、数学问题、数学知识、数学观点为载体,探讨数学与人文的交叉,在强调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的同时,选取开放课程中的微视频、小测验、拓展阅读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数字资源,以数字课程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拓宽学生的视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数学   南开大学   文化   教育部   素质教育   教授   教材   高校   课程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