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品牌的战略规划与传播策略等12则

文化产业品牌的战略规划与传播策略等12则

文化产业品牌的战略规划与传播策略

1.提升品牌知名度是首要的传播战略。文化产品品牌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只有高知名度才会形成良性循环。提升文化产品的品牌知名度有三种策略:加大宣传费用投入、采用差异化的创意、多媒体整合营销传播。2.文化品牌侧重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按照创新的原创程度可将创新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文化产品品牌创建的风险较大,绝大部分的文化产品品牌在都采取集成创新或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3.品牌符号的跨平台传播战略。在塑造文化产品品牌时,应注重核心品牌符号的跨平台性,即这个核心人物或核心符号、核心理念应该具备 一定的平台普适性,过于局限于某种载体或某个地域的话,很难实现品牌延伸,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4.品牌文化传播的正能量原则。文化产品品牌不是单纯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功能需求,其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功能,因此过于小众和过于激愤、阴暗的文化产品品牌都很难获得长远的发展。品牌文化越具正能量,就越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长久的生命力。5.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同步传播。如果公司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如旗下产品品牌一样高,那么公司推出的产品也较容易获得“背书效应”。 6.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因为文化产品品牌的垄断性特征,其知识产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内地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还不够,文化产品品牌知识产权容易受到侵害,在此背景下,企业要加大法律保护的力度,更重要的是探索行之有效的保护策略。(据尹良润《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7期)

警惕并规避媒体发展中的几个误区

1.单纯市场化,落入“收视率陷阱”。市场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吸附能力和运动惯性,媒体一旦完全信奉市场、过度追逐经济利益,缺乏市场理性,就会被市场“黑洞”所吸附,无形中落入“唯收视率”陷阱而不能自拔。2.简单娱乐化,忽视核心社会问题。如果媒体为了追求收视率或逃避社会责任而纷纷陷入到娱乐和麻木之中,核心的社会价值就得不到有效传播,媒体会落入到泛娱乐化的陷阱。3.传播浅表化,媒体节目缺乏深度。传播浅表化是单纯市场化和简单娱乐化的直接后果,有责任和思想的主流媒体要警惕这种倾向,用自己的道德责任和思想水平来争夺被“信息垃圾”误导或被娱乐俘虏的受众,创造出一批新型的民众。4.媒体人焦虑,缺少基层的沉淀提升。媒体人由于职业特点和竞争压力很容易陷入紧张焦虑,从而难以对当今的诸多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全方位观察和冷静的思考。5.习惯性传播,缺乏创新的栏目设置。纵观当今媒体,虽然节目众多,内容各异,但习惯性传播的媒体还占多数,符合时代要求,传递时代声音,表达民众诉求,引领社会发展的创新栏目和节目仍然十分缺乏,亟待补充和完善。(据王石泉于《新闻记者》2013年第7期)

广电企业文化建设三原则

1.文化目标朴素易行。“朴素”是指提出的文化口号不能脱离实际、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易行”是内容不空洞,针对性、操作性强。对于一些高度提炼的文化目标,也应做好进一步的分解与解读,方便员工理解与遵从。2.文化榜样平易近人。企业文化建设中宣传塑造的榜样应以发生在企业成员身边的真人真事为基础,用“真实”来发挥引导劝诫的功能。以人物或事迹为标杆是实现企业文化“人格化”的重要方式,但过度的艺术加工渲染往往使之脱离人情、远离真实。3.文化变革上行下效。强调企业领导者的表率示范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初始阶段,主文化一般代表企业的愿景,亚文化体现员工的行为,欲使主文化占据主导地位,领导者必须率先垂范,形成自上而下的文化变革。(据刘云芳于《视听界》2013年第3期)

全媒体时代电视市场的三大趋势

趋势之一:内容适配全媒体。全媒体化有三个方面的诉求:一是多终端适配,才能实现影响力的最大化,但并不是简单的平移与搬运;二是产品适配,从为电视生产内容到为全媒体生产内容;三是机制适配,全媒体传播需要全媒体生产播出机制。传统电视要进行转型,要达到产品适配就要从生产机制上进行改造,新闻采编机制要达到一体化,形成资源的整合。趋势之二:新闻资讯由移动终端主导。新闻资讯当前已经实现了由移动终端主导,电视无法第一时间到达。传统媒体的新闻观众在减少,通过在线和移动终端看新闻的人数已经超过听广播和看报纸的人数。当新闻资讯由移动终端来主导,则移动阅读已成为普遍形态。趋势之三:娱乐回归大屏幕,与移动第二屏互动。娱乐节目社交化乃大势所趋,社交媒体如今开始向电视方面进军。随着接收终端的发展,大屏的魅力还是不可替代的,但是这种大屏是对传统电视机的超越,而不是简单的回归。人们看电视视频是通过大屏来看,通过手机来进行互动,这是一种主要的新形态。未来在语音视频的显示下,进行社交模式的互动,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交电视的转变。大屏化、移动化、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这种形势下,互动模式应是作为电视屏与第二屏融合条件下消费者的新诉求。(据黎 斌于《北方传媒研究》2013年第3期)

广电产业:三千亿高地上寻突围

广播电影电视总收入达到3476.93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而占据广播电视收入近一半份额的广告收入增幅连续两年下降,视听新媒体正快速抢占广告市场。接下来,广电产业将在三千亿高地上寻突围。(消息来源:《光明日报》)

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取消

国务院近期决定,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等行政审批项目、全国计划生育家庭妇女创业之星等评比项目均在被取消之列。这次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中,取消和下放的有29项,部分取消和下放的有13项;取消和下放的评比达标项目有3项;取消的涉密事项有1项;另有4项拟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是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国务院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相关法律规定。(消息来源:《人民日报》)

广电总局对音乐选秀下“调控令”

7月26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调控歌唱类节目的规定。规定中要求从即日起各上星综合频道在调控期内不再投入制作新的歌唱类选拔节目;尚未开播的节目将推迟播出,合理安排,避开暑期播出高峰;已开播的节目将调整播出时间,错时安排播出,避免同类节目扎堆播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言人还强调,所有电视媒体都要自觉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体现到节目制作中,要力戒铺张奢华,力戒炫目包装,力戒煽情作秀。(消息来源:《山西日报》)

广播影视业8月起实行6%低档税率

湖北广电网络将重组

拟收购省内四公司

央视春晚节目组

向社会征集喜剧作品和人才

7月30日下午,2014年央视春晚节目组正式开始向社会征集喜剧作品和喜剧人才。征集令写道:“请把你觉得爆笑的‘喜剧新作’‘喜剧形式’推荐给我们吧,请把你喜欢的‘喜剧新人’推荐给我们吧,如果你是‘喜剧达人’或‘喜剧创作

者’也请不要犹豫,我们将热情地欢迎你毛遂自荐。”据悉,央视对此次民间征集极为重视,其中一个原因是今年新一届的央视小品大赛即将如期举行,导演组非常期待在这次大赛中能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此外,冯小刚总导演走马上任后,提出了“春晚的首要任务是让观众高兴”。并对语言类节目提出了四字方针:“干预生活”。加上外界对“冯小刚+赵本山”组合的期待值特别高,今年导演组在语言类节目上的压力势必高过往年,对真正来自民间的佳作的饥渴程度可见一斑。(消息来源:《辽沈晚报》)

光线传媒上半年净利翻倍

央视网高调涉足电商领域

在悄然改名半年之后,央视网不久前展开大范围招商,并于7月2日正式高调推出“央视网商城”(mall.cntv.cn)精品购物平台,希望通过“媒体+电商”的定位吸引企业入驻。据介绍,央视将平台定位为新品、精品和优品,目前已经和银泰网、百盛网和央视网达成战略合作。 央视网商城商品包括服装、化妆品、珠宝、家用电器以及母婴等产品,据悉,其已与40多家B2C网站达成合作。(消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文化战略   广电总局   品牌   国务院   终端   文化产业   战略规划   喜剧   策略   节目   媒体   电视   文化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